家长要做孩子情绪的容器

2022-05-30 10:48刘春建
中学生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逆商英子容器

刘春建

家长很容易被好孩子惯坏

很多时候,不仅是孩子,连家长都习惯了众星捧月的感觉。嘉伟原来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诗涵原来总是台上最亮的星,学校开家长会,自家孩子就是那个挂在老师口头上的小太阳,被人仰望,家长们自然腰板挺直、脸上有光。所以,当升入新的学段,孩子从主角变成配角之后,家长和孩子都有点适应不良,那颗骄傲的心也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难以平静。此时,家长和孩子都需要调整预期,培养一下逆商。

“逆商”即逆境商数,是指人们面对逆境的时候所采取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理智上我们都知道,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不会一帆风顺,遇到困境很正常,没有什么教育比逆境来得更实在,但情感上可能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我们成年人总说现在的孩子很脆弱,一点小事就吃不消了,殊不知家长自己可能正是那个压力源中最大的因素。家长把成绩看得太重,就像电视剧《小欢喜》里,总是考第一的英子,就因为偶尔考了个第二,妈妈就急眼了,问英子为啥没考第一,为啥退步了。英子道歉说:“妈妈我错了,我就是压力大。”英子已经认错了,妈妈却发疯一样地咆哮:“你压力大,妈妈压力不大啊!你从小到大就妈妈一个人带你,我白天要上课,晚上要备课,我买菜做饭照顾你起居,我容易吗?我压力不大啊!”孩子只说了一个压力大,家长先失控了。

所以,家长需要尽快转变观念,允许孩子的成绩有高有低,与孩子成为一个战壕的战友,陪着孩子直面焦虑、寻找勇气。告诉孩子,生活本身就有起有落,这就像心电图,上上下下地波动说明活着,要是变成一条直线,说明挂了。原来咱们总是当鲜花,现在也不妨尝尝当绿叶的滋味,给别人鼓鼓掌,让生活富有弹性,这就是成长。

知道吗?许多孩子的考试焦虑源于满足不了家长的期待,尤其是曾经的好孩子,越是急切地想学好想证明给家长看,越是担忧地左冲右突,不能专心致志。这些内耗会成为孩子巨大的精神负担,所以家长要先学会放下,当孩子沮丧或怀疑时,给到支持和理解,成为孩子情绪的容器,融化掉孩子的不安,让他放心尝试。

孩子为什么不跟家长说?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我家孩子之前什么都跟我说,现在回家啥也不说了,到底是谁出了问题?当孩子表达他的难过或受到伤害时,家长是不是会迫不及待地出主意、想办法或再把他们训一顿?而孩子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或者是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他感觉更差。最激怒他们的就是说他们的感受毫无道理。这时候他们的感觉是:“算了吧,再说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我真蠢,干吗要自取其辱?以后再也不跟他们说了。”

沟通学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当一个人听别人说话的时候,通常3秒钟之内就已经开始想我应该怎么回应他了。这意味着根本就没听明白,就想着如何回应了。

比如当嘉伟说:“我们班同学都好厉害,老师连题还没说完,他们就把答案说出来了。”家长可能的几种回应是——

1. 你也挺聪明的呀!原来你不是也能老师一边说题,你一边说答案吗?(孩子正在自怨自艾自己怎么做不到,家长还提当年勇,哪壶不开提哪壶。)

2. 肯定人家假期补课补好了,你肯定补少了。(埋怨孩子,雪上加霜。)

3. 没啥啦,他数学好,你的语文还好呢!(急着安慰,却否认了孩子的感受,导致孩子不愿意再说。)

4. 糟了,咱赶紧找人补补,肯定能超过他。(家长先着急上火,急着出谋划策,孩子再不敢说了。)

看出来了吗?家长惯性使然,急着出主意、想办法,没容下孩子的焦灼。孩子就不想自讨苦吃,不愿意再说了。

克制自己去纠正别人的冲动

家长要怎样做孩子情绪的容器呢?

首先就是要倾听,要有意训练听,让自己先别说话。可以用“哦”“是这样啊”等句式,鼓励孩子讲下去就行。

第二是认真体会孩子的情绪和感受,并接纳他说出来,让孩子感到被理解了,自然就放下了许多顾虑,家长只充当孩子情绪的容器就好。

如果你不确定孩子的情绪是什么,给大家提供一个“重复尾语”的技巧,就是重复孩子的话,可以是孩子末尾的那句话,或者是孩子自己提到的情绪的词,家长重复出来,就会让孩子感到被父母充分地理解了。

比如孩子说了一堆抱怨的话,最后说:“气死我了。”你就说:“听起来你很生气。”这样一重复,孩子的气就消了大半了。

第三是积极回应、适当提醒,孩子就会自己想出主意来。

第四是自我暴露,说一说自己当年的怂事,也会拉近跟孩子的距离,以心换心。

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理解。

比如前面当嘉伟说:“我们班同学都好厉害,老师连题还没说完,他们就把答案说出来了。”

家长:哦,这么厉害。(重复尾语)

孩子:是,我感觉自己一点优势都没了,原来的好感觉都不存在了。

家长:嗯嗯,我都感觉很有压力。(帮孩子说出他的感受)

孩子:是,我现在就能理解我们原先的同学,见我抢答问题时的感觉了。

家长:哦,你这个角度很独特。(积极回应)

孩子:嗯,我倒也不是都答不出来,语文课上我还是有优势的。

家长:生物也行吧。(适当提醒)

孩子:是,生物是我的最爱,但是妈妈,我可能不再是你的骄傲了。

家长:谢谢你都这个时候了,还想着妈妈的感受。妈妈当年上了初中,从老师的掌上明珠到泯然众人矣,有一段时间心里很不好受呢。(自我暴露)

孩子:啊,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那后来呢?

家长:我不如你,我没处说,只知道埋头苦学,不知道摸索新的方法。

孩子:我要吸取你的经验,多总结……

家长的倾听,让孩子充分表达;家长说出了孩子的感受,让孩子被尊重和理解。任何一份经历善加利用,都可以转化为成长的肥料——妈妈说出自己当年类似的状况,给了孩子极大的支持。孩子有了這份经历,并在家长的协助下,很好地处理了角色转化带来的冲突,就会增加孩子的逆商,将来他们在遇到困境时,就能更有信心去面对,更有办法去解决。

孩子上了中学,迫切需要家长的平等对待。家长要及时转变态度,放下对孩子必须一直拔尖的执念,体贴孩子的不容易,给到孩子信任,接住孩子的情绪,充当孩子情绪的容器。家长淡定的姿态,就像放开了攥紧的拳头,从容地捧着沙子一样,双方都能轻松上阵。而且孩子的情绪被家长看到了、接纳了,孩子也就放下了。去掉这些忧心忡忡和自我否定,孩子反而能集中精力,自己就能想出很多办法来。这样,孩子的心理韧性就在一点点增强,这难道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吗?

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只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当我们跟孩子一起去披荆斩棘时,就成为了孩子有力的后援和支撑,当有一天孩子展翅高飞时,家长才能更放心。

猜你喜欢
逆商英子容器
容器倒置后压力压强如何变
难以置信的事情
大学生逆商教育实施策略探析
培养孩子的逆商始于接纳
逆商:决定孩子人格完整和未来发展的关键
被忽视的“逆商”培养
独臂作家之死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