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效果

2022-05-30 00:37张烜晔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中医西医抗生素

张烜晔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70例列为研究对象,随机开展规范分组操作,组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所纳入的35例患者单一开展西医治疗;观察组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白细胞指标水平、肾功能水平、症状表现反复情况、细菌清除率和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西医疗效及中医疗效均相对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肾功能及白细胞指标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水平、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指标数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尿痛、尿频、尿急、尿色黄赤及腰痛症状表现反复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其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较为突出,可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促进病症表现及致病菌消失,减少病情反復情况,加快康复速度,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复杂性尿路感染;西医;中医;抗生素;中药

【中图分类号】R26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029-04

尿路感染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该病主要是指由细菌侵袭所引起的尿路上皮炎症表现,致病菌多为单种细菌,其疾病类型可分为单纯性尿路感染及复杂性尿路感染[1];其中,单纯性尿路感染患者在接受对症治疗后的疾病治愈率相对较高,且可得到良好的预后康复质量;而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在其病情复杂程度、易复发性等方面疾病特征影响下,可致使疾病治疗难度显著上升,由此不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情况,且由于该病患者除却伴有排尿障碍、尿急尿痛、尿频等尿路感染基本症状表现外,还可伴发不同类型的肾功能衰竭、糖尿病等并发症,因此在为患者开展临床治疗过程中若未能对其并发症状展开同步治疗,则可导致患者的基础病情迅速恶化,由此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2]。依据过往临床经验可得知,西医临床方面多主要采用抗生素药物为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开展治疗干预,上述治疗方法在实际应用期间虽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机体炎症及感染表现,但多数患者在长期接受抗生素用药治疗后多可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由此无法得到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同时易致使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病情反复等不良情况[3]。而近年来,随着现代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相关研究资料现已指出,通过依据尿路感染患者的病情特征,为其于西药治疗基础上,同步开展中医对症治疗,可显著提升整体疗效,同时可有效弥补单纯西药治疗在开展期间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由此大幅增加治疗效率[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观点的实际临床价值,本文于研究开展期间为本院收治的70例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分组开展了西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以此对比分析上述治疗方法在复杂性尿路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究过程详述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70例采用规范方法开展平均分组。组间在研究中呈现出的自然信息无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1)病情符合《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5]关于复杂性尿路感染疾病的西医相关诊断标准;此外,患者病情亦符合《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辩证分型试行方案》[6]中关于肾虚湿热证尿路感染的中医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均已知情研究内容,并已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3)具有完整临床资料;(4)可主动配合开展研究内容。

排除标准:(1)合并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疾病;(2)对研究中所选用的治疗药物存在过敏或排斥表现;(3)合并存在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表现;(4)临床资料部分缺失。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开展西医治疗干预,该组患者选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 H19990020)开展用药治疗干预,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用药剂量为100 mL/次,用药频次为1次/d;用药期间可依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对用药剂量及频次进行合理调整。

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益肾清热通淋方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用药方法如下:中药方剂的基础药材构成包括淡竹叶20 g、猫爪草20 g、白茅根20 g、淮山药15 g、益智仁15 g、车前子15 g、沉香曲15 g、炒白术15 g、滑石15 g、桑寄生15 g、鱼腥草15 g、菟丝子15 g、蒲公英15 g、扁蓄10 g、台乌药10 g 及瞿麦10 g;若患者合并存在肾气虚表现,则于原方剂基础上加用潞党参15 g 及生黄芪30 g;若患者合并存在肾阴虚表现,则于原方剂基础上加用旱莲草15 g 及枸杞子15 g;若患者合并存在肾气阴两虚表现,则于原方剂基础上加用太子参15 g 及生黄芪30 g;若患者合并存在肾阳虚表现,则于原方剂基础上加用仙灵脾15 g 及仙茅15 g。在确定患者的具体方剂药材构成后,将全部药材均置于水中煎制成药液,1剂/d,用药时间为饭后30 min。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白细胞指标及肾功能水平、症状表现反复情况、细菌清除率和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

临床疗效的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西医。①治愈为疾病相关机体症状表现消失,尿常规检查结果及尿菌检查结果均为正常,未出现病情复发表现;②显效为疾病相关机体症状表现基本消失,尿常规检查结果趋于正常,尿菌检查结果为阴性;③有效为疾病相关机体症状表现有所缓解,尿常规检查结果有所改善,尿菌检查结果提示存在偶有阳性;④无效为疾病相关机体症状表现、尿常规及尿菌检查结果均未得到明显改善。(2)中医。依据肾虚湿热型尿路感染的中医证候积分评分内容确定中医疗效评价标准。①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方法:依据患者的病情相关主症及次症严重程度对证候积分展开计分处理,症状表现分级包括轻度、中度及重度,其中症依据严重程度采用2分、4分、6分标准依次计分,次症依据严重程度采用1分、2分、3分标准依次计分;具体症状表现分级量表标准见表2。②中医疗效评价标准。痊愈为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率大于95%;显效为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率大于70%;有效为治疗后,医证候积分降低率大于30%;无效为治疗后,医证候积分降低率不足30%。

肾功能及白细胞指标水平的观察项目包括白细胞计数水平(WBC)、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上述指标的具体检测方法如下:于受检日清晨为患者采集适量空腹静脉血作为检验标本,之后对标本开展离心处理,然后应用血清对上述检测指标展开相应检验。 WBC 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3.50~9.50)×10/L9;Scr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44.00~133.00μmol/L,指标结果大于133.00μmol/L 代表肾脏组织处于炎症受损期,指标结果大于186.00μmol/L 代表肾功能存在受损表现,指标结果大于450.00μmol/L 代表肾功能存在衰竭表现,指标结果大于707.00μmol/L 代表肾脏组织处于肾衰竭或尿毒症阶段;BUN 指标的正常值范围为2.90~7.50 mmol/L。

症状表现反复情况评估的症状表现评价内容包括尿痛、尿频、尿急、尿色黄赤及腰痛表现,采用4级评分法,评分数值与症状表现反复情况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具体评分标准如下:0分为恢复正常;1分为病情偶尔发作;2分为病情反复发作,但未影响正常作息;3分为病情持续发作,且影响正常作息。

1.4 统计学分析

资料经 SPSS 21.0中展开统计。计数通过[ n (%)]予以表述,经施以χ2检验;计量通过( x(—)± s )进行表述,施以 t 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西医及中医疗效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西医疗效及中医疗效均相对更高(P<0.05),见表3及表4。

2.2 两组白细胞指标及肾功能水平改善情况对比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各项肾功能及白细胞指标数值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指标数值均相对更低(P<0.05),见表5。

2.3 两组治疗后症状表现反复情况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各项症状表现反复情况评分均相对更低(P<0.05),见表6。

2.4 两组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及检验指标恢复正时间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细菌清除率相对更高,其检验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相对更短(P<0.05),见表7。

3 讨论

尿路感染作为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泌尿系统疾病,其可导致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出现由致病菌侵袭所引发的炎症表现,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排尿功能障碍、尿液异常、腰痛等临床症状;而复杂性尿路感染则是一种合并存在其他潜在病症表现的尿路感染疾病类型,该病的致病因素较为复杂,且多数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性疾病,若在该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缺失了基础疾病相关的对症治疗干预,则可导致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疾病相关并发症等不良情况,由此不利于整体疗效及治疗安全性[7]。

目前,临床方面普遍采用药物治疗方法为上述疾病患者开展疾病相关治疗干预,抗生素药物作为西医方面首选的复杂性尿路感染治疗药品,其在用药治疗开展过程中可有效抑制细菌扩散及炎症表现,同时可显效降低细菌活性,增强免疫细胞吞噬功能,提升杀菌效果;但相关研究报道现已指出,上述治疗药物在长期应用后较易引发耐药表现,由此可导致患者的后期疗效及病情控制效果均受到较大影响,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现免疫力下降或肾脏功能受损表现,由此无法得到理想的远期疗效[8]。因此,依据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疾病特征,为其选用一种更为适宜的用药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在现代中医学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相关研究资料现已明确指出中药治疗干预应用于尿路感染等类型疾病治疗中可产生的积极作用;而以中医角度对尿路感染疾病进行相应分析后可得知,该病在中医范围内属于“淋证”的疾病范畴,而湿热则为该病迁延不愈的主要病机;上述疾病属于正虚邪恋、虚实夹杂之证,患者在发病期间可致使湿热邪气侵袭人体,由此导致正气受损,脏腑正气不足,在肾功湿热不除及湿热伤表现的共同作用下,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由此不利于机体健康[9]。中药方剂治疗近年来现已在泌尿系统疾病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本文于研究开展期间选用益肾清热通淋方为该病患者开展了中药治疗干预,方剂中的山茱萸、熟地黄及山药可起到补肾滋阴功效,杜仲及菟丝子可起到补肾温阳功效,鱼腥草可起到清理下焦功效,蒲公英、车前子、瞿麦可起到通淋利湿功效,白茅根可起到凉血活血功效,乌药可起到行气温肾功效;上述方剂全方药材合用可共奏固元培本、清补益肾、通淋清热之功[10]。既往研究资料现已明确指出,通过于尿路感染治疗中,为患者同步开展中西医用药治疗干预,可有助于改善整体疗效,提升患者的病情康复质量[11]。

为进一步验证上述研究观点的临床价值,本文于研究开展期间为观察组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同步开展了中西医药物治疗干预,而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组间对比分析后发现,与单纯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相比,该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病菌清除效果、肾功能改善情况等方面的结果指标水平均更为理想,由此进一步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总而言之,为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干预可有助于提升整体疗效,加快致病菌消除速度,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郑华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尿路感染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1):57-58.

[2]  王悦,李若蒙,吕波.中西医结合治疗86例尿路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379-380.

[3]  陈萍.宁泌泰胶囊对老年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19,16(3):515-517.

[4]  杨小琴,高瞻,邵魁卿,等.女性非复杂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5):47-50.

[5]  孟宪锋,张哲.中医药治疗复杂性尿路感染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3):10,19.

[6] 黄勇翔,杨伟云,黄彦萍.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的臨床疗效评价[J].抗感染药学,2020,17(3):432-435.

[7]  Contreras A,LAURA M,Zavala V,et al .MolecularEpidemiology of Multidrug-Resistant U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O25 b  Strains Associated with Complic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ren [J]. Microorganisms,2021,9(11):2299.

[8]  韩京润.探讨八正散、无比山药丸加减佐治糖尿病并复杂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1-52.

[9]  龚学忠,徐映茹,简桂花,等.泰淋方联合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22(3):222-226.

[10]  梁恩军,周珂,谭勇,等.中药治疗耐药细菌性复杂尿路感染的研究现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4):2207-2209.

[11]  吴洪磊,姜倩倩.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下尿路感染疗效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2):146-147.

(收稿日期:2022-03-11)

猜你喜欢
中医西医抗生素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