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人员疏散对策

2022-05-30 00:41陈卓
消防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火灾对策

陈卓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选择到城市里发展,这就造成城市的土地资源出现了紧张的局面。为了缓解这一压力,高层住宅建筑便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但高层住宅建筑不同于普通住宅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文章从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的特点和火灾现场人员疏散的难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人员疏散对策。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人员疏散;对策

虽然高层住宅建筑符合城市建设现代化的需求,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了卓越的力量,但高层住宅建筑层数多、建筑高的特性,使得居住的人数远超普通住宅建筑,火灾救援的压力更大,如果在火灾中不能保证居住人员安全疏散,后果将不堪设想。

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事故特点

在我国消防车喷水的高度是划分高层住宅建筑的重要指标,根据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住宅建筑总层数10层及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层住宅建筑层数多、住宅人员数量庞大,一旦发生火灾,危害性要远超于低层建筑。

(一)火势凶猛,发展迅速

高层住宅建筑发生火灾时,火势凶猛、发展速度极快,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高层住宅建筑的建造结构,电梯井、风道、楼梯间、各类管道井等是高层住宅建筑的标准配置,在火灾发生的情况下,楼梯间等会产生“烟囱效应”,在极短的时间内火势可以迅速蔓延到顶层;二是外力因素——风,风虽然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在物理学角度上,它的大小是会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而发生变化的,在高层住宅建筑中,楼层的高度与阻力之间成反比,高度增加,阻力就会减少,那么风力就会不断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在风的作用下蔓延速度非常迅速。

(二)人为火灾与电气火灾事故率较高

所谓的人为火灾主要是指由于人们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而引起的火灾,如在装修过程中随意堆放杂物,并且擅自使用高负荷或者是极易产生明火的设备;吸烟后不熄灭烟头便随意丢弃;夏天房间内使用蚊香不采用相应的防火措施等;另外就是建筑物内电路年久失修,出现严重的老化问题,但是建筑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始终抱有侥幸心理,不及时进行更换或者是维修。电气火灾事故主要是指人们所使用的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的火灾,高层住宅建筑的人员相对较多,如果用电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人员在使用的过程出现操作不当,就极易引发火灾。

(三)人员转移疏散难度较高

人员疏散的难度较高主要因为高层住宅建筑的体积大,所容纳的人员数量非常多,一旦发生火灾,人们容易恐慌,普通群众缺乏相应的火灾自救知识,在火势蔓延迅速的紧急情况下,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非常有限,很容易出现“乱成一锅粥”的现象,由于高层住宅建筑楼层较多,火灾救援疏散工作难度更大。

二、高层住宅建筑的人员疏散难点

(一)火场内部外部侦察困难

不管是灭火还是疏散受困人员,都需要对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物内的布局进行全面的了解,但由于物品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很容易对在场人员的身体造成损害,所以在火灾发生时,对火灾现场做全面侦察的可能性很低。另外物品燃烧的火势一旦加剧,火花四溅,加上燃烧时制造的声音,侦察工作更会陷入困境。还有一点就是高层住宅建筑的高度是非常高的,但我们现在用于灭火的器材,并不能与楼层的高度相匹配,这同样也影响了火场外部的侦察。

(二)人员过度集中,易出现混乱

因为高层住宅建筑具有楼层高的特点,所以较其他建筑而言,高层住宅建筑的容纳空间较大,居住人员数量更多,并且过度集中,个体差异也很大。首先,在火灾发生时,每个人的感知度是不一样的,有部分人员可能很快就会闻到烧焦的味道或者察觉到有火燃烧,但有部分人员的察觉力会较弱;其次,每个人应对火灾的第一反应也不一致,有部分人员会尽快想办法撤出火灾现场,有部分人员会立刻采取救火措施等;最后,就是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很多人在火灾发生时会变得惊恐不安,失去理智,只想着要快速逃离,无秩序,容易出现拥堵、踩踏事故,增加救援疏散的难度。

(三)“烟囱效应”增加疏散难度

火灾现场疏散受困人员本来就是一件争分夺秒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有人遭遇不测,但高层住宅建筑的管道、竖井等在发生火灾时会产生“烟囱效应”,加速火势蔓延,火势蔓延的速度越快,相应的留给人们救援疏散的时间就越少,这无疑也就增加了疏散的难度。并且在“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得到助长,燃烧的速度加快,会严重破坏现场的营救疏散路线,火场的情况会变得更加恶劣,平时想要组织大批的人员有序撤离就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是在火势不断蔓延的火灾现场。

(四)受困人员安全疏散时间不足

在日常情况下,想要从高层住宅建筑的顶层到达地面,即使借助消防楼梯,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在火灾发生的紧急状态中,想要克服其他诸多不利因素,将人员疏散到安全位置,如果时间不够充裕,那就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此来看,用于受困人员疏散到固定安全位置的时间要在可用安全疏散时间范围内,如果超出这个时间范围,受困人员没有逃离火灾现场,那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受火势蔓延速度、建筑施工中防火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用于现场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往往不会达到理想的标准。

三、高层住宅建筑的人员疏散对策

(一)全面侦察火场形势,确定合理的疏散方案

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受困人员安全疏散方案的制定必须以火灾现场的形势为基础,所以全方面侦察火场的形势尤为关键。救援人员首先要根据火灾现场火势、所产生的烟雾及建筑外部燃烧的状態和周围环境情况,判断火灾的发展趋势;其次是向建筑管理人员或者物业管理人员索要高层住宅建筑内部平面设计图和可用于消防的水源分布图等,进而全面了解建筑布局,实施救援方案,另外向已疏散的住宅人员或火场知情人员询问火场详细情况;再次就是通过高层住宅建筑物内原有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初步观察其内部着火的位置及火势目前的发展情况;最后就是成立多个内部侦察小组,对高层住宅建筑内部进行划分区域侦察,而在进行内部侦察的时候,救援人员可以使用辅助的仪器,如测温仪、有毒气体探测器、红外热像仪等确定具体的火源位置、燃烧物质、燃烧范围及受困人员的数量和位置等。

根据火场的侦察情况,救援人员合理制定疏散方案,其一就是根据高层住宅建筑内部结构,确定可行性的疏散路线,并尽可能保证疏散路线畅通无阻,不受火势的破坏,为疏散受困人员提供有利的条件;其二是确定最短的疏散安全距离,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安全疏散人员,因为高层住宅建筑的疏散不同于普通建筑,其难点就在于高,所以在方案可行的情况下,受困人员从火灾现场到安全位置的时间和距离要保持最短最安全;其三是确定人员疏散的方式,如楼梯等,并根据受困人员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他们安全疏散,对于受困的儿童、孕妇、老人及殘疾人,想通过楼梯的方式进行疏散显然是有困难的,所以对于这类人员,要采用更加便捷的方式;其四是确定消防水源位置,利用消防设备阻止火势蔓延,增加疏散的安全时间,火势的发展是影响安全疏散人员的重要因素,因此灭火一样要迅速。

(二)确定多条疏散通道,缩短安全疏散距离和用时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安全疏散距离和用时是决定高层住宅建筑救援工作成功与否的一大重要因素,“时间就是生命”,人员疏散到安全位置的距离越短,用时越少,人员伤亡情况就会越轻,并且能将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值。而安全疏散距离和所用时间与疏散方式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最常用的疏散方式有封闭楼梯、楼道内的救生器材及直升机和擦窗吊篮等辅助设备。

1.楼梯间疏散

电梯是高层住宅建筑上下楼必备的便捷工具,每栋高层住宅建筑都会设置两三部电梯供大家使用,其垂直式的运输方式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帮助建筑物内的人们达到顶层或者是地面,具有省时、省力两大优势,也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对于电梯的依赖性是非常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时,严禁私自使用电梯逃生,一旦电梯断电停止运行,逃生人员便会困在电梯桥厢内,如果此时高温浓烟侵入电梯桥厢,极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为此,可以选择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或者防烟楼梯间进行避难或者疏散逃生。楼梯间疏散逃生方案也需要视情况而定,比如,敞开楼梯间大多应用于11层及以下楼层人员的疏散逃生;封闭楼梯间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防止高温浓烟进入;防烟楼梯间是比较安全、有效的火灾疏散逃生通道,可以防止高温浓烟引起受困人员窒息,能够为受困人员转移疏散赢得宝贵时间。

2.沿着封闭楼梯疏散

高层住宅建筑内上下楼的步行楼梯通常使用率相对较低。但当火灾发生时,楼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员安全疏散途径,首先高层住宅建筑内的楼梯设置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防火标准设置的,它的封闭性可以较好地隔绝火灾中产生的烟雾、有毒气体等,保证在疏散过程中不会出现身体不适、昏厥的现象;其次是楼梯的宽度设置等可以更好地用于人员疏散。但利用楼梯疏散人员,一定要井然有序,否则会很容易出现摔倒和踩踏事件,受火灾的影响,现场人员会出现恐惧的心理,争相逃跑,造成混乱,所以利用楼梯进行疏散的时候,既要安抚人员的情绪,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尽量确保人员安全有序疏散。

3.使用楼道的救生器材疏散

为了响应国家的消防政策,现代化的高层住宅建筑在前期建造的过程中都会设置一些用于消防灭火救援的器材,以备火灾发生时及时用于灭火救援工作,保障住宅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压制火势的蔓延是人员安全疏散的重要前提,对于楼道内设置的各种类型的灭火器,疏散途中也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并且在火灾发生时,楼道内的防烟排烟系统也要第一时间打开,避免楼道充满有毒烟气影响人员疏散,增加受困人员的伤亡率。

应急照明是高层住宅建筑必备的消防器材之一,但如果电路受火灾影响出现故障,楼道内就会一片漆黑,将严重影响疏散进度,这个时候要利用楼道内的箭头指示标志、楼梯栏杆的扶手进行人员疏散。此外,对于楼道内配备的其他消防器材,疏散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利用起来。

4.利用直升机、擦窗吊篮等辅助设施疏散

除了利用高层住宅建筑物内现有的消防灭火救援器材以外,还要科学地借助各类辅助性的设备进行疏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辅助性设备的选择也日益增多,比如当建筑物的顶层有受困人员或火势极其猛烈时,负责现场救援的人员可申请调用直升机协助进行人员疏散工作,也可以使用擦窗吊篮等辅助设施进行人员安全疏散。

(三)做好应急疏散救援现场安全管理

为保障被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疏散方案的实施,在疏散期间必须信息畅通,将安全门打开,保证所有安全出口处于畅通状态,以确保整个救援过程和整项救援工作可以有效完成。

虽然上文已经列出了高层住宅建筑发生火灾后,可以采取的一系列疏散方式,但这不能代表疏散管理工作是有章可循的,灾情存在着太多的不可控因素,这就要求救援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冷静,根据受困人员的位置等果断地做出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对自身负责区域内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采取与之匹配的救援方案或者将现场情况汇报给救援指挥人员,及时制定安全疏散方案。并且在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前提下,还要制定易爆物品的处理对策。

四、结语

为了避免火灾的发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学习相关的消防知识,坚决杜绝容易引起火灾的行为。同时针对高层住宅建筑,日常应该多开展疏散演练工作,制定合理的疏散引导方案,借助更多的疏散辅助工具,确保人员的安全高效疏散。当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发生时,及时按照演练的疏散方案进行高效疏散,减轻拥堵现象,充分利用疏散楼梯,在短时间内将人员全部转移至安全地点。

参考文献:

[1]蒋鹏飞.高层住宅建筑火灾及疏散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17):74-75.

[2]张银.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预防及安全疏散逃生方法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06(22):76+78.

[3]贺鹏飞.对高层住宅建筑火灾中利用电梯进行疏散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2021,16(09):42-43.

[4]张少辉.高层住宅建筑火灾灭火救援中人员疏散分析[J].今日消防,2021,06(04):48-49.

猜你喜欢
火灾对策
高速火灾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火灾有话说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