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地区火灾防控研究

2022-05-30 01:07薛亮
消防界 2022年16期
关键词:火灾防控农村

薛亮

摘要:在新形势下,农村地区人口外流导致空房、空巢“两空”现象,城镇化“磁吸效应”引发农村人口减少,这都导致农村灭火力量不足,消防设施投入及维护难以维续,给火灾防控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文章通过实例,结合日常工作和一定的数据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和方法,以期最大限度降低农村地区火灾发生率,提升农村火灾防控水平。

关键词:农村;火灾;防控

一、辖区概况

笔者所在辖区黑河市爱辉区位于我国东北边境,面积约1.4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38万人,下辖3个镇、8个乡、4个街道、86个行政村,是典型的农业区。

二、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地区火灾防控的必要性

受到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地区火灾事故一直处于多发易发状态,特别是春秋季大风天气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给村民及整个社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农村火灾易蔓延的根本原因在于房屋结构比较特殊,房屋顶层内部很少设有防火分割,加之农村院内都会设有柴棚,堆放木材等易燃物品,一旦某一户房屋发生火灾,并且未能及时控制,就会牵连多户房屋,造成大型火灾,救援难度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另外,农村大部分房屋都存在一定的电路老化问题,一些老房子的墙内电路已经出现“爆火花”现象,房屋墙壁被熏黑开裂,且大部分村民为节省开支,家庭电路多为自行敷设,线路线径选择不合格、铰接方式不科学、临时用电不规范,超负荷、短路、打火等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非农耕时期,村中大部分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相對比较薄弱,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尤其是农耕时期,白天村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离家较远的土地耕种,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灭火作战人员不足、到场时间较晚等,易造成火灾蔓延。因此,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地区火灾防控,对于有效解决农村消防安全问题,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率,避免大型火灾发生,提高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是十分必要的,对保护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当前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消防基层工作薄弱

从调研情况来看,虽然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老旧房屋排查、消防宣传教育等,农村消防工作有了很大提升,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人口逐步减少,依旧存在很多消防安全问题。一是一些乡镇政府领导及村干部对农村消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防范措施不多、方法成效不足。虽然各乡镇均建立了消防安全领导组织,但是没有完全实现实体化运行,消防工作落实不够,个别组织处于空转状态,致使农村消防工作仍停留在一般性的部署和要求上。很多乡镇政府现有的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往往一人身兼数职,无法全面细致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同时由于个人业务水平有限以及人员更迭变化频繁等原因,导致无法固定专门人员处理消防安全工作,相关工作缺乏及时有效的衔接。二是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意识仍不高。尽管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农村地区的人民群众消防意识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一些边远山区农村,由于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基层消防宣传滞后等原因,往往成了消防宣传教育工作中被遗忘的角落,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外流,村屯居住的多为老年人群,其消防安全意识更加淡薄,对于消防救援也不理解。三是农村火灾隐患大量存在。主要是建筑布局不合理,防火间距达不到要求,房前屋后还有大量可燃物堆积。村民家用电线乱拉乱接、老化、破损现象较为普遍,存在超负荷、违规用电现象。从火灾统计来看,农村地区因电气原因引发的火灾占比达50%以上。由于爱辉区人口较少,农村地区耕种土地较多,大机械使用频繁,多种机械同时作业,导致在农业播种及秋收季节,村民存储柴油量加大,有的直接放置在屋内,未与火源电源等保持足够的防火安全距离。同时,由于缺乏机械保养维修常识,有的机械处于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状态,易发生农业机械车辆火灾。四是季节性变化产生连锁反应。根据调研来看,辖区86个行政村整体呈现人口季节性变化趋势。所谓季节性变化是指在农业播种及收获季节,村民从城市回到乡村进行劳作,暂时居住在原有的房屋中,劳作完毕后回到城市。此类情况直接导致农村地区空房屋多、空巢老人多,村民不愿意投入资金对房屋进行维修,相关火灾隐患长期存在,得不到及时消除。五是乡镇消防规划未有效落实。虽然各乡镇均制定了消防规划或在总体规划中制定了消防专篇,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大部分乡镇消防规划实施不到位或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在消防间距、消防车通道、消防设施、电气线路敷设等多方面均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发生火灾时极易蔓延,易发生连营火灾。

(二)农村消防装备及力量不足

爱辉区共有乡镇专职消防队2支,均为依托当地粮库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还建立了志愿消防队伍,“一村一屯一泵”建设工作基本到位。从调研结果来看,乡镇消防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火灾救援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青壮年人口减少导致火灾扑救人员不足,难以做到及时到位实施扑救。二是普遍缺少防寒型消防水源或加水点,对冬季火灾扑救产生严重影响。三是消防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等基础消防设施配置不齐全,设备保养不当、不到位,甚至出现损坏或者挪至他处的现象,无法满足灭火所需。四是消防投入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一些乡镇政府没有将基本的消防设备设施置于发展规划之内,导致消防装备建设滞后。根据调研,一些乡镇年度消防投入没有固定的规划和计划,多是临时性的项目,多为修修补补,未能切实解决根本性问题,且一般投入均在2000元以下,难以满足消防工作要求。

(三)消防监督力量薄弱

一是消防救援部门监督人员少,各项工作任务重,加之点多面广较为分散,难以深入各村进行消防监督检查,使得农村消防工作出现漏洞,在日常的监督检查治理中不能及时发觉和排除火灾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给消防工作带来了阻碍。二是随着转隶改制,公安机关的人力物力更多用于治安防控,无暇顾及消防指导、监督检查,消防监督治理工作趋于淡化。三是对比城市地区,农村的消防网格工作在人员配备、监督检查、宣传教育、隐患处理方面还相对滞后,有的网格长落实工作不及时、不到位,或认为消防工作不是网格长的主要工作,思想上不重视,导致农村消防监督工作滞后。

四、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安全对策

(一)强化农村消防安全领导职责落实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落实农村消防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切实发挥政府在城乡多元化消防组织建设工作中的统筹、领导作用,细化任务分工,量化工作指标。紧紧围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通过“两督三考”,切实加大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督查、考核力度,并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党政领导班子和个人履职内容。

在成立消防领导班子时,除村委会成员外,还应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委会成员可以选举成立监督小组,每天负责村里的消防监督工作,特别是春秋两季天干物燥,应加强监督监管力度,通过每日巡查、每周抽查、每月大查的方式有效地督促各家各户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且每日巡查应实行责任制度,并落实到书面,除了排查违规堆积的易燃易爆物外,还应时刻检查消防工具是否配备,如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应该设置一口大缸装满水备用,家里应备有消防工具等,消防设备呈网格状铺设,并及时查缺补漏,避免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及时扑灭,进而引发严重险情。通过落实责任制度,可以更好地提高各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工作力度。

(二)完善消防安全组织机构并实体化运行

乡镇一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完善的消防工作组织机构,成立乡镇消防安全委员会,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依法落实规划建设、资金投入、专职(志愿)队伍建设、网格化管理和群防群治责任,制定乡村防火公约,将消防安全纳入村规民约,建立村屯消防工作组,每个村设立消防安全责任人,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辖区消防安全问题,实现实体化运行并逐步取得成效。

(三)增强农村消防监督力量

持续深化“一村一辅警”、扶贫工作队的亲民工作方针和辐射作用,开展隐患巡查、消防宣传。紧密结合乡镇事权综合改革,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乡镇综合执法办公内容,探索实施委托执法等方式,将消防执法的事权下放到乡镇、街道一级,解决消防监督执法力量不足问题,防止出现监管空白。

(四)深化消防宣传教育

继续依托墙画、板报、悬挂或粘贴消防宣传标语及发放宣传资料等传统方式进行宣传,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以影音视听等群众乐于接受的高效快捷的方式,向群众推送消防安全警示信息。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分析消防安全需要,及时向目标人群推送消防安全知识。充分发挥“学校”和“乡镇”两个消防宣传阵地,将消防知识作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将消防安全融入中小学生的教育之中。

例如,村委会可以组织村民参与消防知识科普活动,让村民了解不同火灾的扑救方法。如做饭时炒菜的锅突然起火,应寻找锅盖或者抹布将其盖上,阻断氧气,而不是用水浇灭。当液化气罐起火时,应先用湿抹布将火盖灭,再关闭阀门,然后给当地有关部门打电话,由专业人士将其带走并处理。与此同时,村委会还应该组织每家每户都学习如何使用灭火器,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每户人家都提供一个灭火器以备不时之需。村委会组织消防部门通过抖音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平台进行科普宣传,一来可以更好地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帮助村民提升能力和见识,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做好消防渗透工作,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当地的火灾防控能力。

(五)不断完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

要针对农村分布面积广、区域跨度大、灭火作战人员不足、发生火灾难以实施扑救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资源,挖掘社会各类应急力量,充实完善农村消防队伍,建立健全以乡镇专职消防队为中心,以乡镇、村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农村消防队伍网络,不断完善农村灭火救援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协同作战演练、技能比武、检查考评等工作,切实增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整体作战能力。村委会有关部门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做好消防措施,例如有些地方与河流距离较远,一旦发生火灾很难及时获取水源,因此应通过铺设水管的方式进行引流,或者在附近安装灭火装置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消防网点都成为一个可以提供水源的地方,避免出现救援不及时等现象发生。

(六)做好火灾隐患排查整改

乡镇政府要组织开展村屯火灾隐患排查,并督促落实整改,要广泛发动村民群众主动自觉地整改火灾隐患。同时各村委会、乡镇企业、各单位要开展自查自纠,对人员较集中、存放可燃物较多、容易引发火灾的重点部位、重点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觉并整改火灾隐患,切实提升村民群众的防火安全意识,加大生产生活中用火用电的治理,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五、结语

农村消防工作是最基层的消防工作,关系到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要正视当前农村地区的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夯实农村消防安全基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农村消防工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农村灭火力量,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振兴创造一个良好、优质的安全环境。

參考文献:

[1]孙海涛.浅谈如何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火灾防控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75-76.

[2]王勇.加强乡镇地区火灾防控工作的对策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2,08(05):122-125.

[3]范永祥.如何提高农村火灾防控能力[J].消防界(电子版),2017,03(11):64-65.

[4]潘锦凯,潘伟烽.浅谈抓好新形势下城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J].卷宗,2015,05(10):572.

[5]张玉鑫.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森林防火预防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5(28):198.

猜你喜欢
火灾防控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