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慢综艺节目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

2022-05-30 01:08郑元
艺术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向往的生活慢综艺新媒体

摘要:进入新媒体时代,综艺节目发展迅速,各种类型的电视综艺节目争奇斗艳,形成了一股制作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潮。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下,慢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从多个类型的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获得了成功。在慢综艺节目成功的背后,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近年来,荧屏综艺节目虽然很热闹,但是已经显露出一定的颓势。如此一来,对慢综艺节目所处的生存状态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索和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首先对慢综艺节目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并以国内首档慢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为例,通过探讨《向往的生活》节目的优缺点,得出慢综艺节目应该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到精准定位,坚持“内容为王”,积极创新综艺模式,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慢综艺;《向往的生活》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6-00-03

0 引言

近年来,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得十分迅速,而且其类型也不断扩展,不管是电视综艺节目还是网络综艺节目,其发展前景都是十分光明的。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娱乐需求也逐渐增加,因此,依靠收视率存活的各大综艺节目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面临着受众的考验。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一档综艺节目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新媒体环境中存活下来,并且确保能够得到受众的喜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向往的生活》其实是对国内综艺节目形式的一种创新,它是在快综艺节目趋于饱和之后所创设的一种新兴模式。从开播以来,《向往的生活》就一直受到广大受众喜爱,虽然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它的成功确实是不容否定的。研究这样一档新型的综艺节目,不仅对综艺节目制作者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整个综艺界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1 慢综艺的生存状态

1.1 慢综艺的定义

“慢综艺在学界还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多种定义都是与快综艺做比较,也就是与竞技为主、快节奏的综艺相对应的一类综艺节目。如要进行更为具体的描述,慢综艺就是模拟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选择符合当下年轻人向往的生活方式,邀请具有话题性的明星,让明星在没有游戏,没有剧本,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下,用镜头对他们所见之景、所感之事进行最舒服的表达。”[1]

慢综艺节目就是让习惯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暂时放下一些压力,用慢节奏展示出一种舒适感,使受众慢下心来,享受生活。新媒体时代,电视综艺节目迅速发展,各个节目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受众也变得越来越挑剔,在快综艺节目趋于饱和时,慢综艺节目便开始受到广泛关注。

1.2 “物竞天择”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电视综艺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电视综艺节目的创作与发展无疑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也意味着电视综艺节目不得不积极寻求新的突破。而当前电视综艺节目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引进类节目过多,缺乏原创性;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性的弊端;节目过度娱乐化,缺乏深度和内涵;大成本高投入,过度依靠明星效应”[2]。

如今的受众已经不再是过去被动接受的群体,他们被时代赋予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如果综艺节目不进行一些新的突破,就会很快被淘汰。近年来,荧屏综艺节目虽然很热闹,但已经显露出了颓势。2019年末,某男明星猝死事件不仅导致《追我吧》栏目停播,而且引发了圈内人士和广大受众的不满。虽然主管部门对此进行了整治,出台了相关的规范措施,但是,这种利用大牌明星做宣传,促使節目收视率上升的做法,不仅违背了当下的主流价值观,更是打击了广大受众对国内综艺的信任度。

因此,必须正视当下存在的问题,在新媒体环境下寻求电视综艺节目的新的发展思路。这就要求节目的创作者有创新意识,要积极地去探求创新路径,既要符合部门的管理流程及市场秩序,又要重视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另外,还要重视综艺行业内存在的本质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综艺行业才能健康持久地发展下去。

1.3 “适者生存”

电视综艺节目是一种艺术表达,这种艺术是真实意义上的艺术,是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那些为了提高收视率而使综艺内容偏离生活、虚假浮夸的节目注定会失败。

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是否成功,归根结底要看这档节目的内容是否符合广大受众的需求,有了需求就会有收视,有了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口碑。慢综艺以其舒缓、安静且富有哲理性的特征打动受众,让受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产生共鸣,从而彰显节目的存在意义。

2017年湖南卫视推出的《向往的生活》以一种新的综艺姿态面向受众,并受到了大众的追捧,慢综艺节目由此受到广泛关注。《向往的生活》给了受众一个平台去认识那些平日里星光闪闪的明星们的背后的故事。佟丽娅和戚薇受邀的那一期,嘉宾们围桌坐成一圈,佟丽娅和戚薇开始讲述自己的演员奋斗史。受众通过嘉宾们的讲述不免会联想到自己,这样便引发了情感共鸣,留住了受众,也保障了收视率。

2 《向往的生活》的慢综艺之道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带给都市人很多难以缓解的压力,人们想要远离尘嚣,享受朴素的农村生活,这样一来,一档能让生活“慢下来”的慢综艺节目便有了市场。《向往的生活》正是利用这一现状,打破了快综艺发展的瓶颈。

2.1 成功打造了“家”的形象

《向往的生活》最初请来的固定嘉宾有黄磊、何炅、刘宪华、彭昱畅和张子枫。这几名固定嘉宾在性格设定上各有特色。黄磊生活经验丰富,勤劳能干,在厨房掌勺,像一位父亲“无所不能”;何炅负责洗碗、打扫、关心客人,更像一位母亲;刘宪华是长子,调皮、贪玩,却懂事;彭昱畅是次子,开朗、肯干、不拘小节;张子枫是妹妹,平时话不多,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小姑娘。

不仅如此,节目还使小动物们人性化了,不仅给它们起名字,还给它们“加戏”,比如在第二季,小H有了自己的伴侣小O,并且在第三季还生下了四个调皮的孩子,分别叫锅、碗、瓢、盆。这些小成员与嘉宾们互动,一起玩耍,拉近了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

而那些来到蘑菇屋的朋友,并不像客人,更像来老家看望的“亲人”,他们会帮忙切菜、洗碗、打扫房子,吃完饭后,大家围坐一圈,感慨生活。到了要说离别的时候,也会有些不舍。

2.2 新媒体互动的整合营销战略

“融合新媒体是电视综艺完善自身、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因此在完善节目内容的基础上要改善节目的模式,要正视和利用新媒体,这样才能使综艺节目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为了适应网络时代人们信息获取的习惯,电视综艺节目也会选择新媒体作为前期制作与后期推广的主平台。”[3]在《向往的生活》开播之前,节目组会通过官方公众号、微博等线上平台推出相关话题,以增加与网友的互动,提高节目热度。例如,在第三季开播前,节目就开始做宣传。因为是在湘西录制的,所以节目会介绍有关湘西少数民族的一些特色风俗,如长龙宴、拦门酒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手机客户端成为各大卫视节目推广的重要阵地。受众可以通过芒果TV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收看《向往的生活》的正片、预告片以及相关信息。此外,除了正片之外,还有一些节目的番外、升级版内容,这些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得不删减的内容,也许会有一部分是粉丝爱看的“宝物”,节目可以此赚取额外的收视率和话题热度。

2.3 “扶贫”政策升华综艺主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开始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邀请明星、企业家或者学者担任嘉宾,深入县域乡村,探寻地方文化特色,以互动性的考察体验打通完整的文化产业产销链。”[4]文化评论人何天平说:“这些新型扶贫节目在收获良好口碑的同时,也让文化扶贫助力乡村振兴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为贫困地区的文化、旅游、农业等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向往的生活》第三季与前两季的叙事方式明显有些不同,前两季更加注重以嘉宾为中心的叙事方法,而第三季把乡村作为一个新的要素,不仅在叙事手法上有了突破,而且更升华了综艺的主旨内容以及价值意义。其一方面真实地呈现了乡村的风俗与文化;另一方面,增加了“乡村国情调研”的项目,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对乡村进行调查和研究,这样一来,结合国家政策,在体现节目主旨的同时,也宣传了乡村的文化和风俗。当地在经专家合理建议后,制定合理的乡村发展战略,从而带动乡村发展。这不仅提高了节目的公益属性,也升华了节目的主旨和意义。

2.4 存在的不足

《向往的生活》在被指出抄袭韩国综艺《三时三餐》之后,节目的口碑和评分都有一定的下降。不管是借鉴还是抄袭,这都表明了节目的原创力不够,无法获得受众的“真心”,这不仅使节目背负上骂名,也失去了部分受众的支持。由此可见,节目策划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展现节目的独特魅力,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并将其展现给受众,以夺回收视与口碑。

另外,《向往的生活》的广告植入越来越多也是一大问题。广告植入较为生硬,且广告一旦变多,就会让人反感。就如节目的片头,基本上全是广告,过多的广告词会使受众失去耐心,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导致节目无法长期保住收视率。

3 慢综艺的发展趋势

国内慢综艺节目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综艺扎堆出现、同质化严重、情节平淡缓慢,这使受众失去观看热情、创新性不足、靠明星拉收视率等。面对这些问题,慢综艺节目必须学会适应新媒体环境,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各个方面努力创新。

3.1 做到精准定位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大综艺节目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节目想要生存,就必须对自身以及受众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一档好的综艺节目一定要知道如何展现自己的内涵,要传达给受众一种怎样的情怀。与此同时,还要符合受众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就《向往的生活》来说,节目对自身的定位是比较精准的。节目通过对农村自给自足生活的展现,呼吁人们回归田园生活。此外,节目还减少了任务关卡的设置,增加了有趣、丰富且生动的字幕,整体呈现出慢综艺节目的舒缓感。不过,更重要的是,《向往的生活》第三季将扶贫政策加入节目制作之中,使节目有了更加深沉的意味,做到了升华自身情怀以及人文内涵。

同时,要仔细研究和精确定位节目的市场需求,探讨和研究慢综艺节目的生存状态,研究其发展趋势,从而促进慢综艺长期发展。《向往的生活》也正是在快综艺节目趋于饱和之时,对受众和市场做了有效的调研以及定位,从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3.2 坚持“内容为王”

近年来,一些电视综艺节目制作者为了夺取更高的收视率,会制造一些虚假浮夸的内容,或者仅仅依靠明星阵容作为节目的内容支撑,这不仅会使受众对节目丧失观看的欲望,更是对节目本身的一种摧毁。电视综艺制作者应该明白,节目的制作要追求内容的丰富,不能单靠明星效应来拉动收视率。

《向往的生活》邀请的嘉宾可以说是涵盖了整个娱乐圈,无论是“70后”“80后”“90后”还是“00后”,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情怀。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慢综艺节目的本质和宗旨,把生活的酸甜苦辣真切地展现给受众,让受众自己去领悟。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受众,让节目留在受众的记忆中。

3.3 创新综艺模式

慢综艺节目本身就是综艺节目发展的一种创新,国内热播的慢综艺节目很多都引进了国外模式。如何将其本土化?如何对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与时俱进地寻求节目的主题?如何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内容?这都是当下必须回应与解决的问题。

对慢综艺节目这类节奏缺少跌宕起伏性和戏剧冲突性的真人秀节目而言,要找到符合自身节目形态和节目宗旨的创新方式确实不容易。新媒体时代,节目创作应该努力尝试与新媒体进行更深入的融合,借鉴和使用新媒体的表现手段。例如,运用VR技术增强节目的表达效果,甚至可以利用AR让虚拟事物和真实环境相结合,从而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真实感,增加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动[5]。

4 结语

《向往的生活》作为国内第一档慢综艺节目,它的生存之道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在竞技类快综艺节目市场饱和时期,推出这样一档注重生活的综艺节目是符合时代和受众的需求的。与此同时,《向往的生活》贴近生活,节目的社会价值也较为深刻,它的成功是对慢综艺节目发展的一种肯定,也充分说明了慢综艺节目的发展要在升华自身的同时,进行精准定位与创新,只有这样,慢综艺节目才能长期不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张文君.国内首档“慢综艺”《向往的生活》叙事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5.

[2] 傅雅慧.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探讨[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6:12.

[3] 胡泳.众声喧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9.

[4] 盧璐,牛梦笛.“综艺+扶贫”:用文化传播打开经济发展的大门[N].光明日报,2019-07-30(09).

[5] 胡正荣,周婷.新媒体前沿(2016—2017):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143.

作者简介:郑元(1997—),女,湖南湘西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翻译。

猜你喜欢
向往的生活慢综艺新媒体
浅析“慢综艺”真人秀节目的成功之道
“慢综艺”走俏 荧屏兴起“民宿热”
符号聚合理论视野下《向往的生活》的价值取向构建研究
慢综艺电视节目“不忘初心”的探索
快时代的“慢综艺”节目现况分析与未来发展建议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