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票房破16亿元 冲进年度票房榜前4“沈马组合”归来 《独行月球》带热暑期档

2022-05-30 01:43钟茜
综艺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黄子韬沈腾马丽

钟茜

暑期档终于迎来一部解压大片。7月29日,由张吃鱼执导,沈腾、马丽主演的开心麻花科幻喜剧《独行月球》全国上映。故事讲述为抵御小行星的撞击,人类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陨石提前来袭,全员撤离时,维修工独孤月(沈腾 饰)被领队马蓝星(马丽 饰)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计划失败,独孤月成了“宇宙最后的人类”,开始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

《独行月球》是经典的开心麻花风格作品,笑点密集且“含腾量”很高。这也是沈腾和马丽继2015年《夏洛特烦恼》后,时隔7年再次合作剧情长片。除了颇具号召力的演员阵容,该片的关注度还来自特殊的题材类型——喜剧+科幻,二者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该片上映首日票房突破4亿元,创中国影史暑期档最快破亿元纪录,至发稿,《独行月球》累计票房16.32亿元,升居2022年度票房榜第4名。该片导演张吃鱼日前接受《综艺报》专访,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

科幻是壳,喜剧是核

张吃鱼透露,《独行月球》创作历时近5年,上万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作为开心麻花的自我突破之作,《独行月球》融合了科幻设定、航天题材和喜剧类型。在影片首映礼上,不少观众给出了不错的评价,“科幻和喜剧巧妙结合,兼具科幻大片的场面和特效”“沈马组合再次携手,虽然同框戏份不多,但非常有火花”“既有笑点又有泪点,反转不断”……

《独行月球》是开心麻花导演张吃鱼首次操刀“科幻+喜剧”题材,他坦言,每种题材都有其难点。“科幻的难点是建立世界观,喜剧的难点是让观众笑。”他同时表示,科幻元素只是《独行月球》的“壳”,喜剧才是这部影片的“核”,片中很多桥段都是按照这一思路设计的。为了不让喜剧包袱消解科幻感,影片在创作时会尽量平衡二者的关系。

虽然主打喜剧类型,影片在科学设定上却不含糊。张吃鱼介绍,剧本初创阶段,团队就邀请科幻顾问对剧情设置是否符合科学常识进行研讨;电影筹备期和后期阶段,也有科影融合专委会的相关专家為影片世界观的构建保驾护航,“他们对科学和科幻的度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满足了剧情需要,又尽量地规避科学硬伤。”

张吃鱼感慨,科幻和喜剧的结合是有难度的。每当创作遇到瓶颈,他便会想起脑海中最初浮现的画面:在广袤的月球表面,有一个穿着黄色宇航服的小人,“这个黄色的小人,象征人类的勇气和希望。这也是我拍摄该片的初心。”

“沈马组合”再携手

沈腾和马丽上一次合作长片是2015年的《夏洛特烦恼》;7年后,两人终于在《独行月球》中再度联手,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宇航员,故事背景也从地球搬至月球。两人的角色关系和《夏洛特烦恼》相比,有了全新反转:这回是独孤月暗恋马蓝星,上演一场单向奔赴的“异球恋”。因此,两人很少同框,大部分是隔空对手戏。

张吃鱼透露,感情线是电影看点之一,如何推动人物关系,并让他们的感情深深扎进观众心里,是创作方面需要攻克的难点。

沈腾在片中扮演月球基地一名普通的维修工。关键时刻,他挺身而出,保护全人类。在片场,为追求真实的月球失重效果,沈腾需要身穿40斤重的宇航服吊威亚,做出翻滚、跳跃、奔跑等动作。

影片中,陪伴独孤月的只有一只同样被遗落在月球的科研袋鼠“金刚鼠”。这意味着沈腾大部分时间都得在绿幕前演独角戏。虽然无实物表演难度很大,但沈腾很享受这个过程,“这次在表演上可是过足了瘾,拍摄时间接近5个月。除了拍摄现场那些月球表面布景扬起的石粉,让人感觉呼吸时有些呛,其他都还好。”

沈腾在电影中被性格暴躁的金刚鼠花式痛揍的情节,引发观众爆笑。为此,他奉献了从影以来少有的动作戏。首映式上,马丽连连感慨,“独孤月颠覆了沈腾在我心中的形象。其实,他身上还有伤,但都不吭声,自己撑着。”

马丽在片中饰演英姿飒爽的领队,全程高冷,不再是搞笑担当。“关于表演,我跟张吃鱼导演讨论过很多次,马蓝星在那样的环境下,必须是严肃而冷静的。她巨大的情感力量都隐藏在内心,画面上不能崩,一直持续到最后。”马丽表示,为准确刻画人物内心,她和导演反复讨论、打磨细节。拍摄时,她甚至会把两人想要的呈现方式各演一遍,让导演在后期剪辑时更加游刃有余。

暴躁又贪吃的金刚鼠,由真人动作捕捉和特效结合完成。饰演金刚鼠的开心麻花演员郝瀚,虽然在电影里并未露脸,却付出1年时间完成角色。为了演好金刚鼠,他提前1年搬到动物园附近,观察模仿袋鼠的动作,并提前4个月进组,进行体能、柔韧度、吊威亚等密集训练。郝瀚笑言,拍完电影有了后遗症,自己现在还会下意识地模仿袋鼠的动作。

影片中,黄子韬亦贡献了不少笑点。黄子韬饰演的角色就叫“黄子韬”,他经历了从“一线艺人”到“一号线艺人”(部分人类在地铁一号线躲避小行星撞击地球后产生的环境污染,黄子韬在地铁一号线接商演,戏称“一号线艺人”)的变化,不仅操着一口青岛方言,还以颠覆性造型亮相。张吃鱼直言,和黄子韬的合作超出想象,“我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没想到黄子韬很爽快地答应出演,最后的效果也很棒。”

爆梗出自即兴创作

《独行月球》是一部开心麻花喜剧特色浓厚的电影,演员临场反应力强,他们在拍摄中创作了不少即兴的桥段和台词。比如,袋鼠不受控制去玩导弹的戏码,让沈腾现场改词:“你还玩导弹,你是真捣蛋啊。”张吃鱼感慨,“腾哥的即兴能力太强了,很多时候,我只是告诉他一个情绪或者一个情境,剩下就看他现场发挥。”

片中致敬《流浪地球》《杀破狼》《夏洛特烦恼》的台词,来自主演之一黄才伦的即兴表演。黄才伦吹葫芦丝的爆笑桥段,则是他和马丽、常远、李诚儒等演员的现场二创,“喜剧不能照本宣科,这些梗在剧本里都没有,全是演员们现场碰撞出来的。”张吃鱼表示。

影片还埋了致敬经典电影的小彩蛋。比如,沈腾拿着加特林枪让人想起史泰龙,他用3D打印机制作加特林枪时说“I will be back”,这是电影《终结者》的经典台词。张吃鱼透露,“影片还有致敬《肖申克的救赎》的彩蛋,但需要非常仔细或者二刷才能发现。”

特效纯国产

《独行月球》是开心麻花首次尝试科幻喜剧,张吃鱼介绍,为了在大银幕上呈现宇宙奇观,剧组使用了15个共计超4万平方米的摄影棚,全片95%的镜头涉及特效。为了模拟真实月球表面,剧组在6000平方米的影棚中,铺设200吨沙石模拟月球表面粉尘,100%实景搭建月球基地。宇航服、月球车、空间站、飞行器等道具和美术设计,也都有材料学、机械学、工业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做支撑。

影片特效由国内特效公司MORE VFX完成,该公司曾为《流浪地球》《刺杀小说家》《外太空的莫扎特》等电影制作特效。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趋势:从早期依赖好莱坞技术,到国产科幻特效团队独当一面。

谈及特效公司的选择,张吃鱼表示,喜剧创作需要浓厚的本土文化氛围,和国外特效团队合作,沟通成本较大。他还谈到,国内团队对项目更用心,“这些科幻项目不仅能打磨我们的拍摄水平,也能让国内特效团队的技术不断提升。”

《独行月球》的特效制作耗时3年,全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其中,最大难点和挑战是金刚鼠的制作。MORE VFX CG总监罗秋林介绍,为了让金刚鼠看起来更真实,特效的毛发制作量惊人,“毛发是一根根画上去的,为了符合袋鼠毛发打绺等生物特征,每根毛发的制作都要控制形状和走向。”

通过执导《独行月球》,张吃鱼积累了不少科幻电影的拍摄经验。他表示,其中最值得分享的是正式拍摄前的虚拟拍摄。所谓虚拟拍摄,是指根据导演要求,全部镜头都在电脑虚拟场景中预演。由于《独行月球》特效镜头众多,虚拟拍摄能够帮助导演提前了解拍摄效果,降低实拍时的出错率,让成本更加可控。据悉,影片中“袋鼠拉车”等重头戏均进行了虚拟拍摄。

张吃鱼直言,《独行月球》是开心麻花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影片,“但投资和技术,永远只是手段。电影最关键的是故事本身。观众观影后能获得开心的、有满足感的体验,是我最大的心愿。”

猜你喜欢
黄子韬沈腾马丽
《哥,你好》魏翔&马丽
喜剧之王沈腾的“佛系”人生
黄子韬:只要你夸我帅,我们就是好朋友
马丽 瘦弱女子勇挑家庭重担
沈腾:努力演好每一个角色
马丽蜡染作品
ON GENERALIZED FEYNMAN-KAC TRANSFORMATION FOR MARKOV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SEMI-DIRICHLET FORMS∗
黄子韬《The Road》
黄子韬对粉丝摸头杀 小沈阳惊喜亮相
沈腾的爱情长跑:让幸福在最美的时刻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