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政”下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2022-05-30 05:16刘华明毕学慧王秀友李佩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16期
关键词:卓越人才能力培养思政

刘华明 毕学慧 王秀友 李佩君

摘要:为培养具有良好品格的计算机卓越人才,该文以阜阳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分别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鼓勵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和申请参与各类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方案、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有机融合等方面探讨了“创新+思政”下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创新;思政;卓越人才;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16-0178-03

创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1]。国家、社会和企业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计算机卓越人才,但目前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难以满足社会需求,欠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参与企业项目,且创新能力更是高度缺乏。这就需要在加强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同时,引入课程思政教学,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

因此,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全程贯穿思政教学,积极探索培养计算机卓越人才的新模式,具有很大的意义,也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迫切问题。

1 教学现状

目前,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轻视甚至忽视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高校和老师们已经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改革,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有:1)教师的“教”占主导。长期的单向传授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茫然,无目标无方向,缺乏学习激情,无主动性无创新性。2)重理论轻实践。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实践轻视的结果就是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工程能力弱,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3)教多育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点关注知识的传授和就业率等一些可比性指标的提高,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不太重视[1]。因此,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强且能正确树立三观的计算机卓越人才,是高校计算机专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引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知识,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到更多的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实际迈向更近的一步。

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内容包括:修订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注重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加强学校和企业间的联系[3-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5-6],申报或参与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和科研项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多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与实践,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9];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有机融合,思政教学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图1为“创新+思政”下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图。

2.1 修订专业课程体系

为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卓越人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阜阳师范大学在计算机相关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如软件工程专业构建了三个平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八个模块(通识基础、通识拓展、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方向①、专业方向②、基础实践、特色实践)的课程体系,具体见图2。

其中,专业方向分为两个方向:企业级应用开发方向和移动互联开发方向。除这两个模块外,其他六个模块包含的课程是相同的,这两个模块包含的课程见表1。

2.2 实施校企合作模式,加强校企联系

大学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如何有效衔接在校学习和工作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计算机专业很多学生感觉在校学习的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刚进入社会时很不适应,企业也为招收的大学生不能胜任工作而苦恼。为此,学校应加强和企业间的联系,深入调研社会和企业对计算机卓越人才的需求,完善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同步,整合课程资源,适当加入企业项目案例,解决学生和企业的烦恼。

学生一般在第七学期进入企业实习两个月,在低年级时一般每学期会进入企业见习一周或邀请企业老师进校给学生培训一周,在这些时间段内,学生可以将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在企业老师的指导下,熟悉软件开发流程,学会正确规范编写程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竞争合作等能力。

目前,阜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已与北京中公教育、北京千锋、南京网博等多家公司签订了相关协议,学生可以进入这些公司见习或实习,在毕业前就可以对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以更好地融入社会,投身于工作之中。

2.3 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申请或参与各类项目

学科竞赛是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各项能力的有效渠道。近年来,阜阳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们积极投入到数学建模、蓝桥杯、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各项赛事中,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等方式学习很多学校没有开设的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努力,比肩奋战,比赛结果虽然与985、211等高校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校鼓励在校大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每年申请上的省级此类项目有100多项,其中有部分优秀的项目还会提升为国家级项目。此外,学校也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般需要完成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实现、撰写论文、申请软件著作权等工作。

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比赛、申请或参与各类项目,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创新、实践、合作等能力日渐提升,这为以后的工作或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决定了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的成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鼓励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到国内外各大高校读博士、博士后或访学,评聘“双师型”教师等措施,逐步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理念。此外,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还经常邀请国内权威老师开设讲座,给老师和学生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老师、学生有和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院每学期一般都邀请企业工程师来给学生实训,学院老师同时担任辅助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学院教师和企业老师共同管理,可以就一些实际问题向企业老师请教,共同切磋,逐步提升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

为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和“四新”建设,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阜阳师范大学在去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学校对获奖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将获奖情况记入教师教学档案,作为晋职评优和申请本科教学工程相关项目的参考依据,教师们踊跃报名,参赛热情空前高涨。即使有的老师没有参加此项比赛,也都积极地在现场和线上进行观摩学习,对照自身的不足,不断进行改进,可以说,这是一场比赛,更是一项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且对师生十分有益的教学活动。今年年底,学校将继续举办第二届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此外,学校和学院还经常举办青教赛等教学比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各方面素质。

2.5 完善考核方案,注重公平公正

公平公正的考核方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实施的是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或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的考核方案,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作业、期中考试成绩等内容,而期末考试一般只看卷面成绩,严重地打击了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同学来说,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学习态度、个人价值观、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等也应该纳入综合成绩中,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大大提高,各方面能力均能得到有效提升。

2.6 专业教学和思政教学有机融合

如果培养的计算机人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很容易在学习甚至以后的工作中迷失自我,找不准方向,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无声地融合思政教学,使学生能正确地树立三观。在教学中,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学要真正地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培养出德技并修的计算机卓越人才。教師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学:1)转变教学思维理念,通过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托起强国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专业知识,践行工匠精神[10];2)建立案例资源库,方便学生随时查阅;3)介绍和专业相关的科技史、红色故事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4)介绍和专业相关的优秀人物,尤其是身边的人物,例如往届优秀毕业生,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奋斗史,从而更加自信地前行。

3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拥有良好品格的计算机卓越人才是社会的急需人才。本文在分析了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现状后,以阜阳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为例,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校企合作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申请或参与各类项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方案、融入思政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对计算机卓越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将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连福.地方高校“卓越计划”背景下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33):7953-7954,7968.

[2] 何松,陈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19,8(39):123-125.

[3] 廖文婧,梁敏.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计算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20(25):21-22.

[4] 钱瑛,杨晨宜,曹欲晓,等.以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促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以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18):5-6,9.

[5] 蔡丽萍,严宣辉,苏福再,等.卓越计划与学科竞赛结合的计算机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9,22(5):217-220.

[6] 王斌,邵华清,王全,等.基于学科竞赛的卓越计算机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经济师,2016(8):224-225.

[7] 高原.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基础实验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5):18-21.

[8] 余建潮.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5(5):53-55.

[9] 秦玮.浅析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的创新素质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55-156.

[10] 张艳.思政课融入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程的探索——以《云计算基础平台搭建与应用》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9):140-141.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卓越人才能力培养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经管类卓越人才校企培养模式
农业院校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