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2022-05-30 08:46刘大川
幸福家庭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绘本意识家长

刘大川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传统美德,良好的感恩意识能够反映个人的道德品质。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道德品质的关键期,也是培养幼儿感恩意识的重要时期。在幼儿园实施感恩教育时,教师要从多视角出发,给予幼儿丰富的情感体验。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围绕幼儿感恩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展开探讨,分析了幼儿感恩教育现状,介绍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成长特点,并提出幼儿感恩教育活动实施途径,以供参考。

一、幼儿感恩教育现状

(一)幼儿缺少感恩意识

现如今,大多数幼儿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们缺乏对感恩的理解,不明白感恩的真正意义。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幼儿常常认为教师、家长的付出是理所应当的,他们不理解什么是感恩,也不懂得怎样表达感恩。

(二)家庭忽视感恩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幼儿。当幼儿试图通过哭闹、大喊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时,家长往往会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请求。一些家长纵容幼儿的不恰当行为,忽视了感恩教育,导致幼儿对感恩的认识不足。

(三)园所感恩教育浅显

虽然部分教师在幼儿园开展了感恩教育,但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在学习和活动中,教师常常使用讲故事、唱儿歌的方式进行感恩教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持续时间较短,无法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成长特点

(一)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年龄大多为3~4岁,他们能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养成基本的生活习惯。但是在情感的支配方面,小班幼儿的情绪不够稳定,容易冲动,比如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大喊大叫。因此,要想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教师和家长必须进行正面引导。

(二)中班幼儿

中班幼儿年龄大多为4~5岁,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并能在生活和游戏中遵循一定的规则。对此,教师可结合具体事件、榜样人物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增强中班幼儿的感恩意识。

(三)大班幼儿

大班幼儿年龄大多为5~6岁,他们各方面能力较强,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和家长可从生活、实践活动角度入手,让幼儿在亲身操作和实际体验中体会“感恩”的意义。

三、幼儿感恩教育活动实施途径

(一)挖掘绘本资源,加强教育渗透

绘本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生动形象的图画以及性格鲜明的角色,容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可挖掘绘本故事中的资源,寻找与感恩元素相关的故事,带领幼儿走进角色,使其在阅读中获取全新的体验、领悟感恩的真谛。

教师可以根据绘本故事的种类选择绘本资源。例如,想让幼儿学会感恩亲情,教师可选择绘本《幸福的大桌子》《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逃家小兔》《最喜欢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给爸爸的吻》等,这些绘本故事生动有趣,能够让幼儿在阅读中联想到自己的家庭环境,感受亲情之爱;想让幼儿学会感恩友情,教师可选择绘本《阿莫的生病日》《鲁拉鲁先生的院子》《艾薇的礼物》《你真好》《我是霸王龙》等,这些绘本故事围绕友情展开,教师可引导幼儿在阅读后回忆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故事,让其体会友谊的重要性;想让幼儿学会感恩自然,教师可选择绘本《彩虹色的花》《一粒种子的旅行》《小房子》《大熊抱抱》《谢谢你,好吃的面包!》《爱心树》等,此类故事从自然视角出发,幼儿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从而产生感恩自然的意识。此外,教师可选择绘本《市场街的最后一站》《穿毛衣的小镇》《凯琪的包裹》《先左脚,再右脚》《爷爷一定有办法》《妈妈的红沙发》《喀哒喀哒喀哒》等,这些故事以成长经历为主,能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不同年龄、不同情境、不同环境下的爱,从而学会感恩。总而言之,教师要合理挖掘绘本故事中的资源,让幼儿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感恩意识,并将阅读体会融入生活中的行为。

(二)将感恩教育融于日常生活

教师应将感恩教育融于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获取全新的情感体验。在创设感恩活动时,教师要从身边的细节入手,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让其在生活、学习中懂得感激,切实地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爱,并引导其学会关心、关爱他人。

在幼儿清晨来园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表达情感。例如,当父母要离开时,教师可引导幼儿对父母送其来幼儿园表示感谢,让幼儿认识到父母的爱,引导其通过表达建立感恩行为。同样,在傍晚离园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大声地对父母说:“谢谢爸爸妈妈来接我放学,您辛苦了。”除此之外,在一些游戏、活动中,教师也要加强感恩教育的渗透。例如,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之间互帮互助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第一时间说“谢谢”与“不客气”;在看到辛勤的保育教师时,引导幼儿对教师说“老师,您辛苦了”;在散步路上遇到让路的小朋友时,引导其回复“谢谢”等。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是渗透感恩教育的良好契机,能够让幼儿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巧设节日活动

节日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师可创设节日活动,在节日氛围的带动下,鼓励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以传统节日重阳节为例,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被称为“老人节”。教师可以该节日为契机,将感恩主题渗透在活动中。比如,教师可向幼儿讲解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引导幼儿讲一讲自己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之间的故事;随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制作一些礼物送给家中的老人,如折纸、彩泥做的鲜花、一段舞蹈、一首歌等,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表达感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节日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例如,在母亲节、父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为幼儿讲解绘本故事《我妈妈》《我爸爸》,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感受父母的爱,并引导幼儿亲手制作一些礼物送给爸爸妈妈,如贺卡、手工鲜花、一幅画、亲手捏的泥人等,通过具体活动,让幼儿学会感恩。

(四)构建主题活动,整合多个领域

主題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对教育主题进行拓展、延伸,并将其与五大领域内容相结合,让幼儿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1.健康领域。健康领域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教育目标。在构建主题活动时,教师可创设活动“心存感恩之心”,带领幼儿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家人和长辈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从而激发幼儿的感恩之心,使其学会表达感恩之情。

2.语言领域。语言领域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主,要求幼儿形成想说、敢说、大胆说的意识。在该领域,教师可为幼儿创设讨论类活动,如“感恩的心”,引导幼儿探讨在生活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中感受到的帮助和爱,从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视角出发,让幼儿在讨论中进一步了解感恩的含义,感受爱与被爱的美好,并学会运用语言感谢他人的帮助。

3.社会领域。社会领域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为主要的教育目标。教师可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入手,构建活动“谢谢你”。在该活动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幼儿展示多个不同的社会场景,如凌晨工作的环卫工人、驻守边疆的军人、寒冬下的医护人员等,让幼儿明白这些社会中的不同身影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幼儿的感恩之情,达成感恩教育的目标。

4.艺术领域。艺术领域是美育教学的重要途径,以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为主。在感恩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为幼儿构建多样化的活动,如律动活动“听我说谢谢你”,通过音乐渗透感恩教育;手语操“感恩的心”,让幼儿在手语学习中了解“感恩”;舞蹈活动“谢谢你这么爱我”,让幼儿在舞蹈中学会表达。这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动都是良好的教育契机,可帮助教师达成感恩教育的目标。

(五)环境创设渗透,培养识恩能力

环境具有隐性教育功能,教师应注重对园所内外环境的创设。由于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应为幼儿营造充满感恩气息的环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识恩能力,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在室内环境的构建中,教师可在公共大厅投放一些感恩主题的绘本,以供幼儿随时阅读;在墙面的布置上,教师可以粘贴一些感恩宣传报,美化园所环境,凸显主题目标;在展示墙上,教师可粘贴一些幼儿活动照片,如母亲节、父亲节活动中幼儿制作礼物和表达感谢的照片等,这些环境的创设能予以幼儿一种教育暗示。在户外环境的构建中,教师可借助宣传栏进行创设,比如在宣传栏张贴感恩小故事、分享园所的感恩活动。

(六)家园携手共育,共促幼儿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感恩教育的培养与渗透中,家庭与幼儿园要携手同行,制定一致的教育目标,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良好的感恩意识并非一朝一夕间形成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与配合。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和家长要勤沟通、勤交流。例如,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以感恩为主题向幼儿讲述了绘本故事。教师可将故事分享到班级群,让家长在家中再次带领幼儿阅读,以巩固幼儿记忆,增强感恩教育效果。教师还可利用节日开展线下亲子活动,如母亲节——“我的女神妈妈”、父亲节——“爸爸是超人”等,在亲子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除此之外,家庭中的感恩教育也同样重要。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幼儿说出“谢谢您、辛苦了”等语句时,家长要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在外出活动时,家长可引导幼儿为环卫工人送水,对警察叔叔鞠躬,利用社会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强化幼儿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感恩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结合各个领域的活动,并发动家庭教育的力量,为幼儿打造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在幼儿心中埋下善良的种子,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学会表达感恩,从而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新馨花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绘本意识家长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绘本
绘本
绘本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家长请吃药Ⅱ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