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人民性的内在要求:内容、情感、审美的统一

2022-05-30 10:33卢秀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审美情感内容

卢秀峰

【摘要】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文艺发展遵循自身逻辑,将文艺人民性贯穿于思想内容、情感表达以及审美各方面,才能做到内在统一,在传递思想的同时,要做到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文艺人民性  内容  情感  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1112.015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与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既要在审美表现中浸透意识形态,又要巧借审美将意识形态传达出来。因此,优秀的文艺作品无一不兼顾思想性、情感性和审美性,不然很难在传递思想意识的基础上,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由此可见,人民性除了在思想内容上强调人民的主体地位,还要顾及人民的情感表达和审美表达方式,使其兼具思想的深度、审美的高度,做到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的有机融合,这是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

文艺人民性的内容要求:深入群众生活 抒写人民所思所感

文艺的人民性首先强调的是,在思想内容上要展现出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人民的生活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一切文艺创作都离不开这个活水源头。要抒写人民在历史中的伟大作用,就必先深入了解“老百姓”的生活。从古至今都不乏这样的范例,大量的文艺经典都源自对人民生产生活的描写,是对民间文艺的升华。《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大多收自民间。楚辞的代表人物屈原、唐诗的代表人物杜甫、宋词的代表人物辛弃疾、明清小说的代表人物曹雪芹,这些文坛巨擘都是历经生活劫难,体味民间悲欢疾苦后,才写出了不朽的传世作品。相对于古代先贤的坎坷和无奈,“五四”运动以来,进步的知识分子接受先进思想后,主动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占绝大多数的苦难群众,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老舍所著《骆驼祥子》等,在探索文艺的人民性方面作出尝试。中国新兴木刻先驱胡一川1938年在延安组织“鲁艺木刻工作团”,他带领这支“木刻轻骑队”深入敌后,扎根人民,勇于探索,创作出大批反映人民性、民族性的木刻作品。毛泽东同志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为解放区的文艺发展指明了方向。文艺工作者纷纷赶至延安,经受革命的淬炼,发掘和提炼人民生活题材,创作出一大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新中国成立后,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巴金、丁玲、臧克家、赵树理,到新时期的莫言、路遥、王蒙、贾平凹等,这些著名作家体验民间的疾苦,感受人民的心声,才写出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

深入群众,不是一种形式。那种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的采风,并不能产生效果。特别是随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一些文艺工作者染上了贪图享乐、追求奢华、炫富摆阔的坏习气。他们把创作当成追名逐利的工具,有的哗众取宠,制造各种“噱头”博人眼球;有的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孤芳自赏、闭门造车;有的沉迷于都市的繁华与个人享乐,凌空高蹈。越是在这种浮躁的环境中,文艺工作者越要守住自己创作的初心和本性,沉入生活的底部并长期坚持,必须要有不怕吃苦的韧劲,这也是实践的难点所在。

体验生活,要有敏锐的感知力。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强调文艺的人民性不是简单地刻画人民的生活。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要有敏锐的时代感知力,才能在体验和感受人民生活的基础上,精准地把握人民的内心世界,感悟他们在时代潮流中所展现的高贵品质和生动实践。只有以敏锐的感知力体验生活,在看似寻常的生活中感受细微的差异,在群众之中慢慢地锤炼自己,才会比常人更加深刻地把握和刻画社会的真实。

在实践中思考,回答时代之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把握人民推动历史发展的关口,才能更深刻地展现人民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惊天伟力和崇高道德品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孕育出的大量红色经典,成为了推动时代进步的号角,激扬人民奋发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市场经济浪潮和各种文艺思潮的冲击下,文艺工作者只有定力和恒心是不够的,还应在敏锐感知和洞察民众生活的基础上,在时代大格局中进行考量。从人民生活的“小切口”入手,生动刻画不同时代下的“大格局”,表达最具普遍性的时代感情,引起最广泛的共鸣,提高作品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文艺人民性的情感要求:倾注心血与情感才能以情动人

文艺作品通过形象的创造来表达情感,以自己曾经体验过的情感为支撑点,遵循情感发展的逻辑,以特定的形式表达,引起别人的情感共鸣,这就是文艺创作。

社会主义文艺既是人民的文艺,也是充满激情、感动灵魂的文艺。文艺创作者必须要有大爱之心,充满对人民最真挚、最深厚的感情,才能抓住转瞬即逝的生活瞬间,表达出自己最深层、最炽热的情感。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初期,由于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很多作品算不上十分精美。然而,这些作品凝聚了时代激情,即使是现在看来,也令人血脉偾张。革命美术家胡一川在22岁的年纪就创作出令人热血沸腾的黑白木刻《到前线去》,简单的线条倾注了作者及所有中国人民的悲愤和国破家亡的沉痛记忆。正如胡一川自己所言:“我刻了一幅较大的木刻《到前线去》,主要是自‘九一八和‘一·二八后中国失掉很多地方,人民遭到极大的痛苦,当时的黑暗统治阶级却采取不抵抗主义,我当时就认识到要救中国就只有在工人阶級领导下依靠广大群众,到前线去配合人民武装把敌人赶出去。”[1]他深刻表达出一个时代青年的呐喊,真实反映出20世纪30年代左翼美术青年在救亡运动中的思想风貌,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没有对人民、对国家最真挚的感情,就创作不出这样的作品,哪怕形式再精美,也显得苍白无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充裕,那段战火纷飞、艰苦创业的艰难岁月已离我们渐行渐远。然而,没有硝烟,并不意味着没有激情;没有贫穷,并不意味着没有拼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定然会寻找到饱含时代精神的典型事例,关键还是要我们带着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深入他们的生活去寻找、去感悟、去提炼。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迫切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时代的使命,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以饱满的热情回应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吹响激情饱满、催人奋进的强劲号角。

文艺人民性的审美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学风范 彰显民族特色

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生相伴,并成为中华民族灵魂最深处的审美文化记忆。从“四书五经”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到元曲,从明代话本到清末小说,流传至今、难以计数的经典佳句为我们在物质世界之外构建了一个意象世界。它不仅强调情感之美、境界之美,还讲究意象之美和语言之美,令人回味隽永。

中国传统美学折射出古代朴素的哲学观,強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密不可分,追求心灵体会,强调感悟。具体到文艺创作中,曲辞歌赋、琴棋书画,都强调“情”与“景”交融、欣合和畅、一气流通。高雅文艺与民间文艺各有千秋,前者精深、有底蕴;后者通俗、明快,但实际上它们可以相互融汇。“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传播新思想的同时,也打破了坚实的文化壁垒。作为新文化的领军人物,“鲁郭茅、巴老曹”都具有深厚的古文化功底和传统的美学底蕴,他们一旦将目光转向底层民众,就爆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他们的作品既具有诗一般的意象世界,又拥有通俗易懂的民间文学风格。毛泽东诗词更是如此,特别是名篇《沁园春·雪》,用通俗易懂、简单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气势磅礴、充满诗意的意象世界,景物之间充盈着对人民无穷革命伟力的赞许,把传统美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佳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特别是解放区人民争取国家解放、民族独立的斗志。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样,只有民族的,才是人民乐于接受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需要大胆借鉴世界各国的文化,但前提是要弘扬和传承好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中华传统美学。当前,文艺传播途径呈多样化趋势,特别是影视、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但其创作形式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都是通过文字、声音、线条和色彩等表达出来。在现代语境下,中华传统美学对于文学、戏曲、绘画、书法,乃至摄影、影视等领域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广大文艺工作者仔细揣摩和体味。既不能“曲高和寡”,也不能“趋利媚俗”,弘扬中华传统美学风范,善于思考艺术前沿问题,才能以群众喜闻乐见的美学形式,生动展现人民共同关注的生活主题,表达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时代情感,这样才能深刻触动人们的灵魂,达到以美育人的目的,实现当代中国文艺的社会价值,使中国文艺发展成为世界文艺百花园中的璀璨明珠。

(本文系广东省202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德育专项]“高校文艺铸魂育人的实践策略研究”和2021年广州美术学院项目库“学术提升计划”之“胡一川艺术教育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2021JKDY022、21XSB31)

注释

[1]胡一川:《我的回忆》,迟轲、陈儒斌选编:《广州美院名师列传》,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第207页。

参考文献

习近平,2021,《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

迟轲、陈儒斌选编,2003,《广州美院名师列传》,广州:花城出版社。

责 编∕陈璐颖

猜你喜欢
审美情感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