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低迷新基金难卖

2022-05-30 10:48张学庆
理财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型基金规模基金

张学庆

从全年情况来看,基金收益分化明显,一小部分基金表现突出的同时,大部分基金尚处于亏损态势。

受市场下跌因素影响,公募基金业绩大幅下滑。Wind数据统计显示,9月仅有占比约两成基金产品(A/C类合并计算,下同)月内回报为正,涨幅居前的基金包括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万家双引擎、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等产品。

从全年情况来看,基金收益分化明显,一小部分基金表现突出的同时,大部分基金尚处于亏损态势。

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总回报率为正的基金数量为2804只,占比约为27.52%。其中,共有34只基金产品年内涨逾10%,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万家新利、万家精选A以及QDII基金广发道琼斯美国石油A人民币年内回报率达到50%以上;与此同时,华宝科技先锋A、诺安创新驱动A、国泰境外高收益等22只基金产品的年回报率逾-40%。据此计算,今年以来基金首尾业绩差达到90%。

发行不振

基金业绩不好,影响到基金发行市场。

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共有1118只,新成立基金规模共计10906.14亿元。这一数据与此前两年同期相比都有所缩水,2020年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的数量和规模分别是1202只和23507.45亿元;2021年前三季度,新成立基金1456只,规模为23520.46亿元。

今年债券型基金成为新发基金的主力,市场风险偏好已经发生变化,谨慎为上。

截至9月26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债券型基金共有344只,规模达6876.38亿元,新成立债基规模占新成立基金整体规模的比例超过60%;新成立的股票型基金共200只,规模为743.09亿元;新成立的混合型基金共400只,规模为2365.09亿元;新成立的FOF(基金中基金)共107只,规模为372.72亿元。

今年以来的百亿级新基金只有12只,且大多是债券型基金,成立规模最大的新基金是招商添安1年定开,达150亿元。广发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景顺长城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等10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成立规模也在100亿元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新成立的基金中,百亿级别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仅有易方达品质动能三年持有一只,该基金成立规模为99.11亿元。

基金行业素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一说,市场处于底部时,投资者情绪比较低迷,新基金发行尤其是权益类基金的发行就困难。

加紧投资

在市场调整之际,部分今年新成立的基金抓住市场底部机会快速建仓,目前取得较好效果。

Wind数据显示,泰达宏利景气智选18个月持有A成立于今年3月29日,截至10月11日,该产品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达21.94%;广发先进制造A成立于今年3月1日,该产品成立以来的净值增长率达15.76%;另外,鑫元长三角区域主题A、融通先进制造A、长城新能源A等多只今年新成立的产品净值增长率都超过10%。

市场低迷,也让基金公司开启自购模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0日,市场上共有125家基金公司自购790只基金产品,净申购金额达到62.63亿元。

790只基金产品中,有3只基金产品申购金额超过10亿元。景顺长城景丰B自购金额最高,为25.14亿元;嘉实快线A以21.01亿元排名第二;华夏沃利B净申购金额为13.60亿元,位列第三。

从自购规模来看,125家基金公司中,共有17家公司自购规模在1亿元以上。其中,华宝基金自购规模位居第一,年内自购金额达61.84亿元;景顺长城排名第二,自购规模为22.06亿元;排名第三的是中银基金,净申购金额为5.38亿元。工银瑞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以及平安基金年内自购规模均在3亿元以上。除此之外,国泰、建信、华安、招商等基金公司以及长江资管等年内自购金额也超过了2亿元。

从产品类型看,在62.63亿元的基金自购中,混合型基金以22.70亿元的规模居第一位;排名第二的是货币市场型基金,其自购规模为15.52亿元;股票型基金排名第三,其自购规模为12.20亿元;FOF基金、债券型基金、QDII基金自购规模分别为8.48亿元、2.82亿元、9925.37万元。

基金公司自购规模的增加,表达了其对市场长期看好。

相对乐观

展望后市,不少基金公司表示,目前市场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高,但同时也应警惕外围衰退和货币紧缩风险。

华宝证券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基金经理对未来1~2个季度的市场相对偏乐观一些,尤其要重点关注今年底明年初的重要窗口期,主要基于如下原因。

1预期经济仍然会处于下行阶段、但是流动性充裕会保持,企业资本开支收缩,央行货币宽松流向资本市场,因此对权益市场持乐观态度。

2四季度伴随海内外各类重大事件的逐步落地,市场对于经济的预期可能会重燃,经济可能呈现弱复苏态势。

3关注疫情相关政策的走向。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对市场影响较大,未来需要密切关注这方面的动向。

4虽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景气度不会特别高,但是在股价上,对于一些利空的因素都已经有所反应,市场做了一定消化。

也有少部分基金经理比较悲观,认为在未来1~2个季度里权益都难有出色表现。首先在疫情方面,有基金经理认为在未来一年内难以有实质性变化,除非医药技术手段上有突破,否则难以放开,因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始终存在;其次在经济增长方面,房地产政策难以有较大的放松,主要还是为了解决烂尾楼和民生问题,但近期难以走出低谷;基建在明年可能会出现一定好转。在比较弱的经济环境下,央行可能在四季度或明年初继续降息,只能关注某些高景气度板块的机会。

结构性机会

大部分基金经理都认为未来仍然是结构性的机会,且在不同的政策走向下风格和板块机会也会有区别。比较明显的两个大方向就是影响经济增长的政策如疫情、房地产是否有明显改善。

疫情政策有变化或者房地产政策放松、数据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地产板块以及与经济相关的消费板块或许会有一定机会,于是市场过渡期结束,实现从前期热门高位板块向消费等板块的切换。如果疫情政策没有放松,房地产也没有更大的举措使数据改善,那么风格难以切换到消费等传统板块上,可能仍然是与经济相关性不高的高端制造业、新能源等方向有机会。

逢低配置

平安证券认为,随着地产销售的逐步企稳,市场在未来一个季度或会进行风格再平衡,但其幅度和持續性将会受到地产景气、疫情防控政策以及出口增速影响,预计权益市场风格更将是成长与价值、大盘与小盘轮动均衡表现。

当前权益市场主要指数估值基本在近10年30%以内分位,性价比突出;短期市场交易量不断下降,私募仓位也明显下降,股市底部特征明显,战略上可以逢低加大配置。

债券市场短端流动性仍相对充裕,不会趋势上移,但也很难回到之前低位;长端利率面临多空交织,地产产业链的拖累使得经济修复需要更长时间,经济基本面不支持长端利率继续大幅上升,但在不降息的情况下,利率也较难趋势下移,长端利率可能会在2.6%~2.75%区间保持窄幅震荡格局。

在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平安证券建议对于偏股型基金应该在战略上逢低加大配置,风格优选均衡型基金或者擅长轮动的主动权益基金。“固收+”和债券基金方面,建议优选具有较好交易能力、擅长久期管理的基金。建议关注主动偏股基金(中高风险):国富深化价值(450004)、银华鑫锐灵活配置(161834)、建信健康民生(000547);“固收+”产品(中风险):中银稳健添利(380009);纯债类基金(中低风险):博时信用债纯债(050027)。

猜你喜欢
型基金规模基金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个月回报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个月回报前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