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还贷方式更划算

2022-05-30 10:48鲁婕
理财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月利率等额本息

鲁婕

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是最常见的两种房贷还款方式:等额本金的利息支出较少,但因为前期还款压力大,并不适合多数购房者:等额本息因为资金占用多,利息支出也会多一些,但可以通过提前还贷的方式减少利息支出。

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是普通购房者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最为常见的两种贷款还款方式。那么对于购房者来说,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究竟哪种还款方式是更好的选择,哪种还款方式更加省钱、更加“划算”呢?

等额本息VS等额本金

要回答以上问题,首先要明确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两种还款方式的概念。事实上,无论选择两者中的哪一种,在相同条件下,购房者在同一家银行或同一所金融机构所获得的贷款利率是相同的,因此,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最大的区别其实在于两者确定每月还款金额的不同计算方式。

所谓等额本息,是指在还款期内,还款人每月以相同的金额偿还本息,简单来说,就是每月的总还款额一致,一部分拿去还利息,一部分拿去还本金,利息会逐月递减,本金则会逐月增加。其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而等额本金则是在还款期内,将贷款总额作等分处理,每月偿还相同金额的本金及剩余贷款在该月产生的利息,由于剩余本金逐渐减少,每月的利息也会逐月减少,因此等额本金的每月还款金额也会逐月递减。用公式来理解则是:

每月还款金额=(贷款本金÷还款月数)+(本金-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

一言以蔽之,若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则每月还贷金额相同;若选择等额本金,那么第一个月的还贷金额最高,后续逐月递减。

相同金额VS逐月递减,孰优孰劣?

那么,对于购房者来说,这两种计算方式的区别到底意味着什么?又会对还款者产生怎样的实际影响?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一位购房者以5%的贷款利率,向银行申请了200万元的贷款,按揭期限为30年。若选择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该购房者的月供为10736元,还款总额约386.5万元,利息在186.5万元左右;而若选择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则这位购房者首月需还款13889元,从第二个月开始的月供每月递减23.15元,最终还款总额在350.4万元左右,总利息约为150.4万元。.

另一位购房者也以5%的贷款利率,申请了100万元的贷款,按揭期限为10年。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这位购房者的月供为10607元,总利息在27.3万元左右,还款总额约127.3万元;而在等额本金下,购房者首月还款金额为12500元,此后每月递减34.72元,利息总额约为25.2万元,最终还款额约在125.2万元。

由此可见,在贷款总额、贷款期限相同的条件下,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所产生的实际利息往往要高于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所产生的利息,购房者的还贷总额前者也要高于后者。

等额本金优于等额本息?

那这是否就说明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优于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呢?其实不尽然。

等额本金之所以利息支付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占用银行的资金比较少。虽然起始的贷款金额相同,但在偿还一期贷款后,贷款的余额就不同了。以上述200萬元的贷款为例,等额本金的首月还款额比等额本息多3152.64元,多出来的部分是多偿还的本金。也就是说到第二个月还款时,等额本金法需要偿还的贷款余额会少一些,计收的利息也会少一些。由于贷款的利率是一样的,不存在哪种还款法占便宜的问题。因为利息是按月计收的,多占用资金自然要多付利息。

从上述两个例子中可以发现,虽然等额本金所产生的实际利息较少,但相较等额本息,其前期的还款金额数额更高,带给购房者的前期资金压力自然也就更大,对贷款人的财力显然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选择哪种还款方式应该根据购房者自身的资金需求来安排。

此外,在申请贷款的时候,银行会考虑购房者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月供不可超过贷款者月收入的50%。而由于等额本金首月的还款金额高于等额本息,因此,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可贷到的房贷总额,往往会比选择等额本息的要低。对于购房者来说,在如今房价较高的情况下,若可以争取到更高的商业贷款,就意味着能够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所以,从贷款额度角度来看,等额本息或许是更好的选项。

最后再提一点,要想节省利息支出,你还可以选择提前还款。通常,短期内提前还款银行是要收违约金的,但还款时间超过一定期限,银行一般就不再收违约金了,当然,具体的情况还要以贷款合同为准。

总体来说,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各有优劣,在相同条件下,前者的实际利息更低,但前期还款压力更高,更适合高收入或事业处于高峰期的群体;而后者虽然实际利息更高,还贷负担却较为平均,且有助于贷款额度的提升,其高利息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用提前还贷来抵充。因此,建议购房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还款方式,切勿盲目决定,以避免给自己、给家庭造成过大的还贷压力。

猜你喜欢
月利率等额本息
国家发改委:对企业债券本息兑付风险开展全量排查
等额本金与等额本息还款总额比较的一个数学证明
实用的理财小公式
王弼“崇本息末”思想的再认识
从理财角度侃侃房贷那点事
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数学推导与分析
历史性加息
无理数e和银行业
等额还贷计算方法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