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研究

2022-05-30 10:48黄金华
中国新通信 2022年11期
关键词:自动化系统技术措施可靠性

摘要:在船舶行业当前的发展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重点内容,对其未来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保障工程现代化程度较高,技术复杂性强,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提高可靠性保障技术水平,加强各个船舶自动化设计与生产等环节的联系,进一步优化完善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基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海工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可靠性保障技术措施,以提高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技术措施

一、引言

系统在有限的时间和环境下,能够有效满足相应功能性要求,即为系统可靠性。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多个环节,技术难度较大。为了避免其不能正常运行,而影响船舶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对相应保障技术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船舶发生故障的概率,进而促进系统能够安全可靠运行。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概述

(一)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分析

在21世纪之后,船舶电气化不断得到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再加上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学习和借鉴,促使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发展。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计算机技术,才能实现自动化操控、航行和装卸货。船舶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系统工程,通过机舱的控制,实现整体的高效运转。在这个过程中,电气设备也在不断优化,当前具有更强的通用性,便捷的系统一体化,并且具有较高的模块化程度。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增强了船舶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各部分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为船舶领域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特点

首先,具有整体性特点。船舶电气化系统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设计、生产和运行等诸多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发展,促进其系统不断优化完善,自动化程度逐步提升。作为窗口的工作站,主要作用包含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能够保障船舶与外界的有效通信,进而确保船舶的安全运行。同时,随着数据化技术的引进,加强了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有效提升了自动化程度。其次,具有综合化特点。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增强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使其更加通用化,并且组态更加灵活,其形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进,提高了船舶电气自动化操作的便捷性,各部分功能能够灵活进行转化,并且人机界面的操作非常方便,为船舶电气自动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船舶性能之间存在的差异,导致其自动化系统也有一定区别,但由于其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防止出现程序重复的现象,能够有效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1]。最后,具有网格化特点。由于总线技术的引进,再加上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数字化系统能够实现网格化。总线能够集合各种信号线,是主要的信息交流通道。总线是一种双层网结构,一部分为数据采集网,还有一部分为控制网,后者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通常采用分布式系统,以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对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来说,网格化发展能够实现对各种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取代以往的人工操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能够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三、海工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现状及发展

(一)海工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现状

在计算机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促使船舶领域电气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网络化的发展与进步,有效促进了船舶电气自动化的高速发展,促进行业整体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同时,各个模块具有更加完善的自动化功能,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整體设备的自动化。对于船舶行业来说,整体自动化并不是简单的模块组合,而是实现整体技术的统一,不仅各个模块要实现自动化,还要将其整合到一起,实现整体设备功能的统一。现阶段,我国基本已经实现船舶整体自动化技术,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相关科研人员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不断促进船舶行业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2]。当前,GPS全球定位系统逐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得到应用,在船舶领域也不例外。该行业对定位有着较高的要求,一旦不够准确,将严重阻碍该行业的发展。而GP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较高的精确程度,能够大幅缩小定位范围,将其应用在船舶电气化系统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大幅提升船舶的计算精度,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现阶段,对于我国船舶领域来说,GPS全球定位系统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二)海工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发展前景

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使得各个行业之间的分工界限不再那么明确,同时,精确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船舶电气自动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动了船舶领域的变革。一方面加强了对新能源的使用。当前,为了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国家大力倡导新能源的应用,这也提高了对工业生产的要求,节能环保是其需要达到的硬性指标。船舶电气行业也应跟上时代的发展,积极优化工作环境,加强对新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和氢能源。太阳能不仅用之不尽,也不会产生污染。将氢能源用在太阳能电池中,能够储存能量。但要想这些能源有效应用到船舶中,还需不断进行探索研究,进而实现节能减排的作用[3]。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材料不断出现,也衍生出更多先进工艺,为电子器件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随着船舶电气化水平的提升,电缆品种愈加多样,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因此,对于电缆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也要具有高强度的阻燃防火性能。在新时期,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缆的制造工艺也会有重大的突破,如通过使用高能高压电子加速器,增加电缆分子间的作用力,提高其耐温性和机械强度,确保其具备高度阻燃防火性,进一步增加电缆的使用年限。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拓宽船舶自动化的应用范围,提高其自动化技术应用程度,促使其不断朝着智能化发展,进一步提高其可靠化程度。

四、海工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当前的船舶领域来说,应重视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船舶电气化系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要充分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发电、用电以及配电等多个部分,并有直流和交流这两种电流。在船舶各部分组成中,电力系统占据关键地位,其额定高压直接影响电气设备的质量,也决定着其尺寸[4]。虽然可以提高其电压,但也会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配电系统的电压等级。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效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一)电磁干扰技术

船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安装各种电气设备的空间比较小,并且工作环境比较差,导致电气设备经常受到电磁干扰。在船舶正常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强电设备,在开关设备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干扰,并且通过电磁场时,也会受到电磁波的干扰,严重威胁船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电磁干扰的产生需要一定条件,首先,要具有相应干扰源,并且其与电力系统之间存在传输介质,另外,还需具有接收单元。要保障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就需要使用电磁干扰技术破坏其中一个条件,或者也可以选择使用敏感度更低的元器件。首先,交流电源是一种主要的干扰来源,为了有效降低这一干扰的影响,需要设置隔离变压器,对电力设备进行独立供电。同时,也可以将供电装置专门放置到某处,与强电装置隔离开,进而避免干扰对其产生影响。其次,可以改变传输介质。通过干扰设备可以解决干扰问题,改变传输介质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信号传输的路线比较长,输入部分和接收部分之间具有较远的距离,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对此,应改变传输介质,以屏蔽电磁干扰[5]。

另外,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涉及诸多电气设备,在接触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电磁干扰。对此,可以使用RC吸收设备,其在电压的影响下,不会产生突变原理,进而降低发生电磁干扰的概率。通过电阻限制电容的方式,也能够防止电磁干扰问题的产生。

(二)电力推进技术

该技术之前的适用范围有限,只能使用在一些小型船舶中,但随着电子器件的更新升级,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电力推进技术的适用范围。基于电力传动的角度,可以将该技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为交流传动技术,还有一种为直流传动技术,前者在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取代了直流传动技术。该技术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在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能够有效保障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实践应用中,该技术主要通过推进系统和变频器来实现交流的转换过程。在交流转换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船舶航行的设计情况,合理对交流推动机进行调整。在这一转换的过程中,会受到输出频率的影响,应将电机调整至低速运行状态,以免影响船舶电气自动化的可靠性。

(三)监测与自动报警技术

通过利用机舱的自动监测报警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在线监测,也能完成自动报警,缓解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有效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为了充分发挥自动监测报警系统的功能,应加强对综合性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以实现故障的准确定位,并有效排除故障。同时,该系统还具备故障预报的功能,能够提前预测故障,降低发生故障的概率,进而维护系统运行的安全性[6]。另外,还需要开发DCS系统。对于监测系统中的数据,通过有效控制现场设备,实现统一管理,并借助微机控制系统,实现快速报警。在自动监测报警系统中,增加控制室和界面显示等功能,并在机舱中建立分站,提高信息转发效率。同时,可以将分站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汇总,然后将其传输到主站,并通过计算机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建立完善的处理机制,并整合监测系统,对整体技术框架建立动态化分析模型。从综合性和自动化等角度,展开系统化数据参照机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优化技术应用效果,以提高自动监测报警技术的实效性和可靠性。

(四)储备冗余处理技术

为了保障电气化系统的安全运行,该技术可以增设其中的并联单元。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一般设置三台机组储备,并且其基本功能不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才能确保每个机组不仅能够独立运转,也能互相作为储备,以免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系统内部的工作单位时单独工作的,储备单元也是单独工作的,但也可以互相合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其中任何一个单元发生故障后,其他储备单元都可以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五)容錯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指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产生故障的容忍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检测系统故障。在船舶电气化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通过使用容错技术,可以快速了解故障的性质,并能够及时找到出现故障的位置,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其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7]。其二为控制系统故障。在对系统故障进行检测后,容错技术可以根据故障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在短时间内处理故障,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在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一般都是先对故障进行检测,准确判断其性质和位置,然后将故障信息传递到决策单元,有效对故障进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故障类型,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于第一类故障,需要减少机组运行的负荷量,所以要开启备用机组。对于第二类故障,在开启备用机组后,找出出现故障的机组,然后将其延时关闭。对于第三类故障,直接关闭故障机组,使用备用机组。对于后两类故障,都应第一时间停止机组运行,处理完成故障后,才能恢复运行。否则就会导致故障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严重威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保障技术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电磁干扰技术,电力推进技术,监测与自动报警技术,储备冗余处理技术以及容错技术等技术措施,确保船舶能够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在应用这些技术之前,应加强检测工作的开展,找出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优化改进,以免影响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现阶段,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都积极对其保障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能够产生更多有效地保障技术。

作者单位:黄金华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  考  文  献

[1]孙世贺.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研究[J].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1(6):2.

[2]曾祥富. 基于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的保障技术探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8(1):2.

[3]李怀景. 关于对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几点探讨[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3):2.

[4]周密, 肖野, 张升龙.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J]. 汽车世界, 2019(20):1.

[5]刘宏图, 史金龙, 古毓龙.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可靠性保障技术的应用[J]. 汽车世界, 2019(20):1.

[6]黄荣华. 简析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保障技术[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035):3470.

[7]殷永生, 刘海英, 王滨. 船舶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检测与恢复方法优化[J]. 舰船科学技术, 2019(2):3.

猜你喜欢
自动化系统技术措施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浅谈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探究数字化自动系统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