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留给孩子另一种DNA

2022-05-30 10:48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10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家庭

策划人小语

美育是为了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帮助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是做好美育工作的三大支柱。当前,我国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但家庭美育仍然没有得到父母的足够重视,且表现出明显的功利倾向。

家庭美育的作用有哪些?父母到底该如何进行家庭美育?本期策划将带来特别且实用的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中曾经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1795年,著名哲学家、诗人席勒首次提出美育概念。他认为,美育具有独特的功用,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可以使人的感性和精神世界达到和谐,这是其他教育形态所无法替代的。

20世纪初,中国近代大教育家、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蔡元培提出,美育应在家庭和社会中大力开展:“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以培养感情为目的是也。”

当代父母受到各种新式教育理念的影响,想做得最好,想给孩子最好,又深深感到自己的局限。提到应试教育、学科辅导,很多父母尚且有经验、有想法、有话题,但一提到美育、艺术,父母就立刻投降,马上退后,让位于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老师。

艺术课堂和专业技巧固然重要,但对于美育来说,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能带给孩子的艺术环境,以及父母帮孩子建立的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

家庭美育,是指父母主导的、在家庭中进行的美和艺术的启蒙教育,通过一系列观察、交流与实践,探索构建有深度的亲子关系。

藝术、自然、生活都是家庭美育的资源和途径,从美术馆到菜市场,都可以成为家庭美育的主场,只要找到可教时刻,美育随时随地可以发生。

实际上,家庭美育不仅仅是一套课程、一个体系、一座展馆、一次活动。在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每个时刻和生活的每个细节里都可以融入美的教育。美学是哲学的分支,独立的思辨能力是美育的重要价值,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社会、社区、家族、家庭,孩子能对所有的人、事和物产生独有的认知和连接。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孩子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共同成长,构建更深、更紧密的亲子关系,生发出更美好的记忆,才是家庭美育的核心。

卢浮宫国家博物馆公共发展和文化艺术教育部主任佛里德里克·雷瑟女士曾在采访中说,他们做艺术教育过程中不会过于注重艺术知识层面的传递,而是特别鼓励那些没有机会和孩子长期相处的父母带孩子到美术馆来体验。如果你常常出差、加班,又只是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和作业情况,就更需要艺术来帮我们实现跟孩子心灵的碰撞,在被艺术品围绕的环境里,父母和孩子可以更快速、更直接地聊起一些深刻且宏大的主题,比如对情感、梦想、人生、生命的看法,两代人更了解彼此。

同理心(Empathy)一词来自希腊文Emphethia,原意为“感受到”,最初是美学理论家用来形容感觉他人主观体验的能力。审美体验包含了个体的意义、认知、文化、情感、记忆,当欣赏艺术作品时,观赏者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启动一种无意识的过程,与作品产生连接,镜像神经元会带给观赏者与作品主题相关的感受和体验,并激活观赏者的情绪。

同理心从来都不是强加给孩子的,而是他们在关于艺术的体验中自己体会到的。很多当代艺术作品都与社会议题相关,比如环保、灾难、世界局势、生存状态,所以父母要让孩子适当接触这样的作品和议题,哪怕只是在家里进行简单的讨论,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同理心。

我们希望孩子突破自我,希望他们不要人云亦云,不要一点就着、一言不合就翻脸,要保持客观和开放,那么,我们必须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不等于批评,而是指用不同角度客观、辩证地看待同一事物,提出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找出证据作为支撑。

美育对批判性思维的提升是无与伦比的,因为艺术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学科,它不爱千篇一律。锻炼孩子对事物做出有思考、有依据、有基础、多角度的独立判断,这个过程就是对批判性思维最好的锻炼。拥有了批判性思维,就拥有了独立思考和平等对话的灵魂。

如今,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他们比父辈更需要发展创造力去解决问题和挑战。学科教育培养的是孩子的集中性思维,艺术教育最大的价值则在于培养孩子发散性思维,这是创造力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看起来天马行空,但也由4个阶段构成,分别是准备(头脑风暴或获取信息)、沉思(信息内部加工)、启迪(得出解决办法)、验证(交流与评估)。很多时候,做出重大决定不仅要基于数据与分析,还要靠直觉驱动,靠创造来不断更新。

艺术是不存在所谓“正确答案”的,这就解除了思想桎梏,成为创造力源源不断的思维基础。儿童天生具备的创造力会被应试教育削减光彩,如果想让孩子在成年后依然保持鲜活的创造力,便需要父母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培养、鼓励和激发孩子多种感知和思维方式。

身为大人,我们习惯把上“课”当成学习的主要方式,当孩子或多或少展露一些艺术天分时,我们就总想做点什么,比如送他们学钢琴、做手工。兴趣班老师让孩子们涂色、临摹、模仿,努力让成果看起来有模有样。但不管这些活动设计得多好,都不能称之为好的美育,这只是一场没有父母参与的父母的自我陶醉。

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大本营,我们可以通过其丰富的场景,让美和艺术成为孩子的习惯,那究竟该如何做呢?

1.在家中设置“分散”的艺术角落

不是每个家庭都有条件、有必要设置单独的儿童艺术室,但我们可以把艺术室的不同功能区域分布在家里各个位置。比如孩子爱画画,就单独辟出两面墙用作创作和展示;孩子画得多了,就让全家人把作品用胶带贴在身上,走到哪里,画展就在哪里举行;想给孩子灵感,就在展示墙上摆艺术书籍、名作复制品、自然生物(比如花草、鱼缸)等,还可以放有意义的摆件(比如从海边带回的贝壳、颜色艳丽的种子或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脸谱等)。艺术角落是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家庭美育的环境不需要额外建立,尽可能自由、分散和多元就好。

2.像逛超市一样逛美术馆

在博物馆、美术馆或艺术画廊,经常看到大人读介绍文字给孩子听,而作品反倒被忽略,其实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孩子本身就有独特且敏锐的观察力,只是需要给他们一些时间静下来、慢下来,更深入、细致地看,这样他们才会跟作品产生心理连接。

我们应该在轻松的氛围里与孩子一同逛艺术展馆,就像去超市采购一样。比如看毕加索的人像作品前,可以和孩子互相看看对方的脸,然后问孩子看到几种颜色?最喜欢哪幅画?最喜欢其中哪一点?就好像逛超市一样,你问孩子架子上有几种面条?最想吃哪一种?为什么选这一种?如果孩子不抵触,就可以再探索一些深度话题:“你觉得画家作画时心情怎么样?”

孩子可不会因为作品的主人是大师而心生敬仰,有时候他们想去逛美术馆单纯是因为有小礼物。那也没关系,重体验,轻收获,不过分期待,这样的美育环境一定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感受自然,遵循自然法则

五花八门的冬令营夏令营、各色小长假亲子游项目、周末户外烧烤活动虽然热闹,但结束后宛如一场浩劫,食物、瓶罐、纸巾到处乱扔,父母追着孩子喂食物、盯着孩子跑跳,这还算家庭美育吗?

自然是艺术的灵感源泉,是一切美的基础。家庭美育要重建人与自然的连接,让人从以我为中心的思维窠臼中跳脱出来,遵守自然法则。孩子不喜欢大人一本正经地讲自然,他们喜欢在自然里劳动、探索,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带领孩子去看食物的来源、感受气候的变化、体会自然的神奇之后,他们才会体悟到自然是美的,是值得敬畏的。

4.教孩子抵御“媒介审美”

当代儿童每天都沉浸在影像和符号的世界中,他们面临的视觉环境是多样的,也是混乱的。我们不可能让孩子完全与大环境隔离,能做的就是帮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树立属于自己的审美,而非被裹挟。

我们可以带孩子进行“逆向模拟”,解构重重信息背后的意义。比如一起回家时,在电梯门口看到一个广告文案,我们就可以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元素?你觉得这个广告想让看到的人做什么呢?你会想那样去做吗?科学的美育可以帮孩子抵御媒介和广告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研究、讨论时,可以适当有效引导,把美好、正义、朴素的价值观早点儿种进孩子幼小的心灵。

5.与孩子一起沉浸其中

在家庭艺术活动中,父母能否沉浸其中、乐在其中是衡量家庭美育成效的晴雨表。如果父母可以自如自在,这样的氛围比艺术品本身能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影响。

虽然父母很忙很累,但再没时间也要挤出时间来,画点画、听点音乐、从各自读的书上抬头会心一笑,这样的时刻都是很好的美育滋养。科学证明,有成人在旁边参与,孩子的艺术活动时间会持续得更长。在家庭美育当中最珍贵的付出,其实是父母的时间,而不是兴趣班的学费。

你知道吗?审美这件事最早在大概15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了。在生活动荡且有上顿没下顿的时候,人类的老祖宗就开始戴用兽骨打磨的项链作为装饰了。经过万千年的变迁,人类社会的审美基因一直保存了下来。

实际上,每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审美体验史,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尝到的、摸到的、闻到的造就成的,他对美的追求和家庭环境、家庭成员密不可分。

很多父母把家庭美育等同于报班,报班确实简便,但也意味着放弃,因为父母身不在、心不在,所以家庭美育无法实现。还有很多父母对实施家庭美育很焦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没有艺术基础,怎么可能给孩子好的审美观?”在这里,我要正名:家庭美育真的没有那么宏大,它不需要父母变得多么专业,只要我们对美、对艺术抱着尊重、开放且愿意尝试的心态就好。

每个家庭其实都是一个封闭的审美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真实地展现自己的审美态度。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美育导师,但她不靠书和理论,而是靠生活的细节,她不需要很细致地告诉孩子一个东西美不美、好不好,但她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孩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

有一个词叫“成长魔咒”,意思是无论如何孩子最终都会成长为和我们一样的人,哪怕职业和选择各异,但本质和秉性是相同的。所以,如果想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审美观,我们就要先唤醒自己的才华和热情。

如果有时间,不妨独自去一趟美术馆。不带孩子的你会更放松,更有好奇心,在那里你会重拾儿时对艺术的记忆。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要学会做一点与美相关的、“无用”的事,无论是手工、学画、茶道、花艺还是听一部音乐专辑,当你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放松了、拉近了,才能把好的美育氛围带给孩子。

家庭美育不需要父母琴棋書画样样精通,而是要给孩子空间和时间,陪他一起欣赏生活、自然和艺术,更重要的是欣赏孩子—这个通过我们而来的奇迹。我们跟孩子一起创造出美好的时刻,并通过艺术把它好好保存下来。

美的教育,是生存与生活的分界线,也是我们给孩子的另一种DNA,它时刻引导孩子去过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家庭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家庭“煮”夫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恋练有词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