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80年的院士任继周

2022-05-30 10:48文也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草业种草草地

文也

任继周长期从事草地研究,是我国首位草业科学领域院士。他是我国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草业科学的开拓者,为我国草业教育和科技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24年,任继周生于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少年求学时,读书条件非常艰苦,他的成绩却很好。他以高分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农业大学前身)畜牧兽医系,因为想改善国民营养。在之后近80年的漫长岁月里,他从来没有动摇过。大学时代,任继周师从我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王栋教授,攻读牧草学、草原学,兼习动物营养学。

1950年,任继周去国立兽医学院任教,艰辛地穿越了大半个中国,终于抵达兰州。到達兰州后,他马上开始调研,对甘肃全省草原状况进行了初步考察。当时的大西北,荒凉萧瑟,却让他大为惊喜,因为那里太适合做草地科学研究了。

当时的研究条件很艰苦,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他总是最晚离开办公室的人。在草原考察也是一件苦差,他睡帐篷,钻草窝,与虱子、臭虫和各种不知名的毒虫同眠。为了睡个安稳觉,他用杀虫剂溶液浸泡衣裤,晒干后穿上,在草原上待十几天都不脱,虱子碰到他衣服上的杀虫剂就死了。“我现在身上可能有各种残毒,那时是别无选择。”

要深入开展草原定位研究,就必须建立试验站。从1954年开始,任继周和同事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海拔3000米的马营沟定点观测,“实验室”是两个帐篷。那里夜晚温度非常低,6月都会结冰,还有狼和熊,两年后才盖起了几间房子。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任继周带领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高山草原试验站。

他们率先在全国开展了草地改良的研究。通过实地观察,任继周开始了划破草皮试验,在当时搞农机研发的部门帮助下,成功研制出了第一代草原划破机——燕尾犁。燕尾犁很好地解决了草皮通气、透水问题,成倍提高了草的产量,在全国得到广泛应用。

1973年,任继周带领的学术集体提出了评定草原生产能力的指标——畜产品单位,结束了无法对各地不同畜产品进行统一比较来评定草原等级的历史,后来它被国际权威组织用以统一评定世界草原生产能力。

1973年,他创立了草原的气候土地植被综合顺序分类法,它被成功地应用于我国主要的牧业省(区),现已发展成为适用于全世界的唯一的草地分类系统。

他的成就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一所美国大学想要高薪聘请他,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在他看来,他的科研只能在土地上进行,离开了土地就没有前途,他“必须在本国,而且就在兰州”。

做科研的同时,任继周从未忘记自己是一个教师,他总是将自己的科研积累融入到教学中去。自1950年执教以来,他几乎参与了中国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培养了我国早期草业科学界的大部分人才。他还创建了中国高等农业院校草业科学专业的草原学、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生态化学、草地农业生态学4门课程,并先后主编出版了同名统编教材。

1964年,任继周在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倡导创办了草原专业,后来又将这个专业发展成为我国农业院校的第一个草原系。1977年,他主持制订了以草原调查与规划、草原培育学等专业课为重点的我国第一个全国草原本科专业统一教学计划。他1978年破格由讲师晋升为教授,1984年被批准成为中国第一位草原学博士生导师,1995年当选为首位草业科学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耄耋之年,他两年内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农业伦理学导论》,开创了中国农业伦理学研究的先河,用哲学的终极探索回应学科的方向问题。

筹备农业伦理学学会,则是他晚年的另一件大事。任继周感慨,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如果不关注农业伦理,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2018年4月1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揭牌,这让任继周对草业科学的发展更为乐观。曾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他,连续15年关于草业发展的提案对此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2022年,98岁高龄的他仍然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他现在主要忙于编写我国第一本有关农业伦理的教材,每天工作6个小时,分秒必争。任继周最担心的事情是有一天他不在了,但书还没写完。他说:“在这个年龄,我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我要珍惜借来的时间。”

(张甫卿摘自《时代邮刊·上半月》2022年第6期)

猜你喜欢
草业种草草地
生日礼物种草合集
青海草业
草地上的事
节日“种草”
美容须防被“种草”
Laughing song
草地
2017 年第1 期《草业科学》审稿专家
Cut off my Hands!
2015年3月草业科学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