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汽车插翅新蓝海

2022-05-30 10:48黎铭沁
产城 2022年8期
关键词:低空交通汽车

黎铭沁

作为汽车、航空、新能源、新材料等或传统或新锐的硬核领域交汇点,再叠加5G、人工智能等时新技术,飞行汽车以新能源飞行器的卓然之姿,傲然振翼广域新蓝海,有望掀起波澜壮阔的出行革命。

可以坐的大型無人机?

电动化、智能化之后,汽车行业的下一个突破口是什么?已有百年历史的老概念——飞行汽车挟着未来十年万亿级别的市场预估值回归,虽然,它还未能回答自己更像汽车还是更像飞机的“简单”问题。一些已见雏形的飞行汽车产品甚至就是由四轴无人机延伸而来,事实上,业界亦有将无人机划分为消费级无人机、工业无人机、飞行汽车三种形态的说法。

飞行汽车的核心仍是汽车么?广义而言,目前人们通常所说的飞行汽车,是指面向低空智能交通和未来立体智慧交通的运载工具,主要包括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和陆空两栖汽车两大类型。而高升力构型、轻质结构、高适应性的智能化陆空两栖平台技术,是飞行汽车平台技术的研究重点和主要发展方向。此时,小鹏汽车所提出的“飞行汽车90%的情况下,是开车;10%的情况下,是飞行”稍显片面。

无论如何定义,飞行汽车都是典型的技术密集、人才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难度指数也因此拉满,即便早在1910年飞行汽车就被申请了第一个专利,但一百多年过去了,汽车发展新浪潮都迭代数次,飞行汽车的成熟产品仍遥遥无期。

不过,业界专家也提出了明确的应用发展路径,“飞行汽车的应用宜先载物后载人。低空物流是飞行汽车当前示范应用的最佳场景,既可以实现大规模应用,对安全性等的要求又相对较低。低空物流应用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和经验将为飞行汽车提高安全性提供重要的基础。载人示范应用,先从应急救援等专业特种领域开始,然后走向大众运输领域,可能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载人示范应用途径。”

需求侧和供给侧的叠加为飞行汽车领域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当下,全球有超过200家企业或机构在研发约420种型号的飞行汽车产品。从丰田、奥迪、戴姆勒、保时捷、通用、现代到空客、贝尔、波音、巴西航空工业、卡特、中国商飞,再到谷歌、Uber、英特尔等,科技企业、航空企业、传统汽车企业、造车新势力等都是其中的中坚力量,并试图早日量产。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中心副教授王鹏剖析各方的投资布局理念时认为,“大量车企、科技公司聚集在这一块,从前沿技术的角度来说,飞行汽车未来有可能成为主流交通方式;从研发角度来说,提前做好基础研究,包括软硬件设备、法律法规研究,未来行业发展起来,即使不生产,也可以做相关服务,从行业中分一杯羹。”

飞行汽车的巨大潜力也为电池厂商提出了新要求,飞行器的电池技术远比汽车电池技术更复杂,需要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功率密度、更宽的温度范围、更高的安全性,以及需有更高的放电速率支持起降。目前福特汽车已向美国专利商标局申请电动汽车飞行充电系统专利。

罗兰贝格认为到2025年将有3000辆飞行汽车投入使用,之后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到2050年全球将有近10万辆飞行汽车上天。但有一个需要雄心勃勃的各方谨记的问题是,飞行汽车发展涉及航空器、汽车和交通等不同领域的规则更新与适应。民航适航认证获取不易,而今的无人机放飞申报都颇显困难,飞行汽车加入低空空域显然难上加难,相关监管事务宜早日提出予以推进,如“航线”制定、空中行驶规则、事故责任划分、空中执法手段等。

飞向未来的科技新风口

全球主要经济体已经开始在城市空中交通产业上发力,以缓解各自日渐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美国在2005年就成立新一代运输系统研究所,并得到制度上的大力支持,逐渐有成果产出,2016年,Uber提出“Uber Elevate”城市空中出租车计划风靡全球。韩国在2020年发布《韩国型城市空中交通蓝图》,并将2025年定为空中出租车商业化元年,据韩国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如果启动城市空中交通,首尔市平均移动时间将比搭乘汽车的时间减少70%,每年可节省429亿韩元交通成本。

国内政策方面同样利好不断。今年3月,交通部印发的《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到要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飞行与地面行驶自由切换等技术,以抢占前沿装备发展的先机。中国民航局近日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发展路线图V1.0(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要开展以城市通勤运输为代表的短距离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应用示范;计划在2025年之前,实现统一的时空基准,提升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自主飞行能力和航行保障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具备垂直起降功能的起降场广泛出现,在空域、基础设施等资源方面得到结构性改善的前提下,实现低空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灵活使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航路航线划设标准迭代演进。

过去两年,我国共有8家飞行汽车企业获得融资,资金支持无虞,唯期望技术取得真切进展。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张扬军认为飞行汽车是当今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和国际创新保持同步的重大创新技术之一,由此建议“结合飞行汽车的战略研究,通过设立飞行汽车研究专项,整合航空、汽车和交通等多个领域的优势资源,构建跨界融合的飞行汽车科技创新体系,开展重大问题的联合攻关,协同突破新能源动力、陆空两栖平台和三维智能交通等关键基础技术,统筹发展地面智能交通与低空智能交通的共性交叉技术。”而对于有愿景的中国企业和机构,如吉利、小鹏、长城汽车、广汽研究院等而言,实现飞行汽车的技术突破只有两个步骤,“没有的东西我们要研发;有但是很贵的那些设备我们要研发。”

猜你喜欢
低空交通汽车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汽车的“出卖”
低空自由飞行短期冲突探测算法
无题(2)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低空无人机在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某陆航旅复杂地形低空突袭训练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