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端人才短缺,凝聚软件生长力量

2022-05-30 21:15李书
产城 2022年8期
关键词:产教高端领域

李书

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冲击下,软件应用技术迅速勃兴赋能千行百业。《“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的发布,已释放出我国要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的信号。作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端软件人才队伍的打造势在必行。

7月15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高端软件产业链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该项目拟在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重点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5个行业领域遴选支持24名产业领军人才。根据成都市关键软件生态图谱,高端软件包含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及行业应用软件五大关键软件领域。

其中,“链主企业”支持名额不超过14名;“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支持名额为6名左右;“招商引智企业(项目)”支持名额为4名左右。在这三个类别中,人才的申报条件亦做了设置。以“链主企业”类别为例,需企业近三年年均软件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或年均员工人數在500人以上。此外,企业还需符合自有涉软专利,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地方软件相关标准制定,带动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条件。

高端人才培养困境仍存

随着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开始招生以及社会力量开办的培训机构的增加,近年来我国的软件专业人员数量增长非常可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软件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09万人,同比增长7.4%。但这样的增长仍难以满足软件企业的用人需求。据赛迪报告预测,2025年我国关键软件人才新增缺口将达到83万人。目前我国软件业务增长率较快,未来培养高层次软件人才依旧是关键。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整体供不应求,特别是对专业化、高端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在6月25日举行的成都市高端软件产业建圈强链企业座谈会上,大部分软件企业表示出对人才的渴求,现阶段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高端软件人才需求仍然紧俏。创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文斌表示,从庞大的市场体量来看,我国在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希望加强与高校合作,培养亟需的专业人才。

当前,高端软件人才培养面临着两大挑战:在需求方面,跨领域、深层次的融合创新日益需要融合型、综合性软件人才,新模式、新业态的持续涌现加速软件人才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进一步要求人才具备更高适应性、更快应变力。在教学方面,软件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当下节奏,部分高校教学体系呈现碎片化,难以兼顾工程实践与理论知识,且理论教材与实训案例日益滞后于现实技术发展,不易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高端软件人才?

“在校地企三方相关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希望此次入选的产业领军人才成为高校相关领域的企业导师,参与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将产业需求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为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培养更多适用人才。”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副院长严斌宇表示。

注重产业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是高校与产业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具体而言,需把握国家发展战略要求以及成都软件产业优势,大力促进高端软件人才培养、软件研发向生产力转化;建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联合体,创新软件学院管理与运营机制,与企业实现师资双向流动、联合研发项目、共享教学/实训资源,促使行业在学院建设、评估、考核、认定等方面发挥作用;开展校企联合规划重大软件研发,设立“高校人才+企业研发基金”,实现培养目标、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管理机制的协同;创建高校教师创业平台,引导教师参与行业软件研发;引导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引入企业培训的课程、教材、师资,建立校企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

“譬如,目前四川大学与川大智胜紧密合作,着手建立航空领域行业应用软件人才培养体系。”严斌宇介绍,该领域行业应用软件专业性强,国内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特别是行业高端软件人才极缺。在川大智胜的支持下,四川大学将针对目前我国急需与通用航空、无人机相关的航空辅助设计、航空公司运行管理、空管自动化等软件,以及民航飞行员、管制员训练软件等进行人才培养。

未来高校与企业共同聚焦软件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形成高质量的高端软件人才培养新模式势在必行。高校将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确立高端软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结合。同时,企业要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使学生巩固新知识后创造新知识,实现知识增量。

四川大学与川大智胜的合作,已破解产教融合壁垒,形成特色产教融合教学资源库,实现产教一体。理论学习上,四川大学形成一系列特色课程、课件,如管制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流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塔台模拟机系统及技术。同时,川大智胜指派专人协助负责学生培养和日常管理,包括课程学习、考试、学位论文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和论文过程指导等工作,为在校学生在相关应用领域的深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实训过程中,川大智胜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具备相关领域优秀的理论功底和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用优越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成都作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在全国软件产业版图具有重要地位,应进一步提高高端软件人才培养培育的生态环境,让人才留下来、留得住。” 严斌宇认为,政府层面要给企业和人才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比如利于高端软件人才发展的产业环境。

目前成都出台系列配套政策和工作举措,汇聚各方资源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在市级层面一系列政策举措和区(市)县实施一系列人才行动计划基础上,成都发布《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提出实施“蓉贝”软件人才“百千万”引育计划,加快吸引和培养造就一批高端软件人才,为高端软件产业链建强“人才链”提供有力保障。

从领军人才来看,以“蓉贝”为代表的高端软件人才,已成为成都突破关键领域创新的主力军。其中,美幻科技王暾团队依托专业的灾害预警技术经验,构建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多灾种预警技术系统;民航二所吴宏刚团队深度参与的“大型民航机场安全运行精确感知与智能管控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实现民航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

“成都五大关键软件领域与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的人才培养领域一一对应,亦与2022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高端软件产业链项目所涉及的领域一致。”严斌宇表示,以产业链的“强”吸引人才链的“优”,将推动关键领域快速发展。

围绕关键基础软件、大型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五大关键软件领域,成都不断聚集高端软件人才,共同支撑成都软件产业高质发展。工业软件方面,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搭建起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基础软件方面,“鲲鹏+昇腾+欧拉”生态逐渐成形,鲲鹏天府实验室实现全面运营;嵌入式软件方面,消费电子、仪器仪表、数控机床等细分领域发展迅速;新兴平台软件方面,“云大物智移”等新兴技术深化应用;在行业应用软件方面,数字文创、通信、交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产教高端领域
高端油品怎么卖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领域·对峙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何故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