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入馔,清雅无方

2022-05-30 01:07陈艳杰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雪水花苞菜肴

陈艳杰

梅花的玉骨冰姿,历来被人们偏爱,文人骚客把它种在园里,画进画里,吟入诗文里。除了赏梅、咏梅,古人还极爱吃梅,入茶、入酒、入餐饭,把它做成各式美食。梅花入馔,杯盏之中暗香浮动,当真清雅无方。

宋代诗人杨万里,就酷爱吃梅花,不过他的吃法比较特别—直接生嚼。他曾在友人的宴席上表示,白糖要全部留给他,他要搭配着吃梅花:“南烹北果聚君家,象箸冰盘物物佳。只有蔗霜分不得,老夫自要嚼梅花。”在外面吃得不过瘾,他回到家里还要继续吃,有诗作《夜饮以白糖嚼梅花》为证:“剪雪作梅只堪嗅,点蜜如霜新可口。一花自可咽一杯,嚼尽寒花几杯酒。”知道了杨大诗人这个癖好,再读他的《探梅》,就不禁莞尔:“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花枝太高了够不着,这是在气恼没办法摘了吃呀!生嚼梅花,必是清气满溢、回味无穷,不然何以让大诗人倾心至此呢!

梅花入茶,也是清雅人士的挚爱。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里,详细记录了梅花茶“汤绽梅”的制作方法:梅花半开时摘下花苞,轻蘸蜂蜡封固花口,投入蜂蜜罐浸泡。待要冲泡时,舀出一匙冲入沸水,茶盏里的花苞徐徐绽放,一杯“汤绽梅”就在眼前了。梅影缤纷,梅香四溢,当真可爱至极。除了直接以花入茶,还有一种方法,虽不见梅却有梅香—搜集梅花上的雪,以作烹茶之用。《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妙玉招待宝钗、黛玉、宝玉吃茶,用的就是梅上雪水:“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得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妙玉特地把几人拉到小房间里吃“梯己茶”,也只有这梅上雪水,才配得上她的一番盛情了。

食梅,怎少得了梅花酒?在宋人笔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里,梅花酒都是酒肆佳品。《都城纪胜》里还记下了卖梅花酒的特殊情形:店家吹奏《梅花引》,用曲子招徕顾客,想想便觉妙得很。喝梅花酒,得有下酒小菜,一盘“蜜渍梅花”就是最佳搭配:将白梅肉放进有梅花的雪水中,过夜后取出,以蜜渍之。吃梅花蜜饯,喝梅花佳酿,风味当真绝妙。

既然是吃梅花,必定得入寻常餐饭,《山家清供》里就记录有数种梅花菜肴。可做拌菜,宋高宗的妻子宪圣皇后喜欢拿花朵拌菜吃,冬日里,必会取梅下落花。可做菜汤,以菘菜和姜、椒、茴、萝煮熟,入梅花一捧,即成“梅花齑”。可制梅粥,拾花洗净,加雪水、粳米熬煮,煮好出锅时,再撒入数瓣梅花。最让人叫绝的,当属一种汤面片—“梅花汤饼”:白梅花、檀香末浸泡,取其汁水和面,做成面皮;用梅花型的铁模印取花形面片,煮熟后加以雞汁清汤,梅花汤饼即成。这道菜肴虽然没有直接食用梅花,但处处都是梅花,既有梅之形状,又有梅之香气,怪不得吃过的人盛赞:“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古人的清雅之趣,在一碗汤饼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梅花入菜肴,清气凛冽、馥郁芬芳,必会让人念念不忘。

梅花入食,其色殊,其味雅,别有一番出尘的滋味。“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后山的梅开了,我也要去采上几枝,做一壶梅花酒、两碗梅花羹,体验一回千百年前的雅趣。

猜你喜欢
雪水花苞菜肴
暑月乘凉宜早起 清补菜肴入馔来
Chinese cuisine finds fans in Ethiopia 中国菜肴在埃塞俄比亚成功“圈粉”
花苞
灯笼是春天的花苞
辣出火红年味
梨花凝雪水东流——读王毅的《眼儿媚·重访簰洲》
叹春
如东海鲜菜肴的魅力
雪水在养殖业中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