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民乐团”

2022-05-30 01:07苏妤岑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4期
关键词:中阮酸痛琴弦

苏妤岑

我遇见“民乐团”,是在去年秋天。

民乐团,听起来那么遥远,总觉得高不可攀,没想到,幸运之神宠幸了我。

那天午后,妈妈眉开眼笑地对我说:“杨老师觉得你和浠潼的能力很好,打算推荐你们去少年宫民乐团,你愿意吗?”我正准备答应,可妈妈又郑重地告诉我,“但弹的不是琵琶,是一种新的乐器,叫中阮,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个新的挑战。”“呃……”我考虑了一会儿,“好吧,我试试,这也是难得的机会。”就这样,我加入了市中小學生民乐团。

没过几天,妈妈抬着一个大家伙递给我,告诉我,这就是中阮。我仔细地端详起来:它的琴身呈圆形,琴板上有两个孔,好像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琴身上面是琴把,琴把的顶端还有一朵雕刻的花,中阮有四根弦,和琵琶一样,弦上搁着一块透明拨片。轻轻一弹,那声音,有古琴般的悠扬,又能模仿琵琶的清脆。我第一次遇见中阮,便被深深吸引住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乐团开课的日子。我来到琴室,老师跟我们简单讲了左手按音和分区,果然跟琵琶有点儿相似,最大的区别是右手,琵琶是戴着甲片,而中阮是捏着拨片。我瞬间头皮发麻,“怎么办?好像很复杂。”我有点儿打退堂鼓了,但耳边仿佛又传来一个声音,“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我深吸一口气,认真地跟着老师一下一下地让拨片在琴弦上滚动着。几十遍下来,虽然手指有点儿酸痛,但“未成曲调先有情”,渐渐地,我弹得越来越上手,酸痛的感觉也渐渐地消失了。一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简单的曲子。这过程,虽不容易,但让我更加自信了。

很快,我们接到了一个任务—参加新春音乐会。由于我入团时间比较迟,除了参加每个周末晚上的集训外,还要利用其他时间找老师单独学习。妈妈总是担心地问:“你会累吗?会不会影响学习?”“放心吧!”我坚定地说。

新春音乐会来了!这是个紧张而神圣的时刻。我们演奏的是开场曲,随着指挥棒的起落,古筝、琵琶、扬琴、竹笛、大鼓、碰铃、大提琴、中阮等乐器,或拨动琴弦,或挥舞鼓棒,群声合奏。阵容之庞大,配合之默契,让一首《春郊试马》仿佛把人们带进了美丽的大草原,吹着凉爽的风,策马奔腾。曲终,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持久而深远……此时此刻,泪水在我的眼眶里打转,那一声声喝彩让我更加坚定了。

这一年的乐团生活,有辛苦,更有收获,它记录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见证了我一步步走向自信的历程。

我相信,在我未来的学习生涯中,我一定会像音乐会一样,奏响出一曲曲完美的乐章。

点评:这是个很励志的故事,我们为民乐团的倾力打造而欢呼,更为小作者的勤学苦练而鼓掌;这是一曲追求艺术的赞歌,尽管充满艰辛,却给人昂扬向上的力量。它告诉我们: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指导老师:李明慧)

猜你喜欢
中阮酸痛琴弦
练肌肉不必追求酸痛
“空调病”腰腿酸痛有克星
中阮协奏曲《山韵》的音乐意境
《火把节之夜》中阮演奏与琵琶演奏的比较
试论中阮演奏技巧
中阮左右手演奏技巧和音色间的关系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额头上的琴弦
作业跳跳豆
谁动了我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