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的岭南诗踪

2022-05-31 17:58周业锋
同舟共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端州崆峒德庆

周业锋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前后,周敦颐被朝廷升为虞部郎中,提升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在广东任职四年,勤政的他四处巡按,足迹几乎遍及岭南的山山水水,并留下了一连串脍炙人口的故事。

广州,是岭南文化鼎盛地,这里留下了周敦颐的足迹。任职广州时,周敦颐就住在离莲池不远的武安街清风桥北。周老夫子毕生爱莲,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爱莲说》,想必他在工作之余,也会经常到莲池一带走走、散散心。

在周敦颐逝世百年时,广州官府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夫子,就在广州府武安街转运司署旧址(即周敦颐故居)修建了一座祠堂,名曰“濂溪书院”,专祀周敦颐,也是自此九百年来广州学子们求经问道的圣地。

位于西江之滨的德庆,是周敦颐曾经视察、游历的地方。周敦颐曾经到过德庆香山,香山也是德庆地区最著名的山峰,以文风鼎盛著名,是德庆历代学子们高山仰止的圣地。过去香山之上有一座香山寺,周敦颐曾经多次涉足寺内,并写下了《香山寺》一诗。诗云:“前岁冬曾到,昨年春一临。人徒今昔想,佛泯去来心。法乳淙千涧,天花落万林。阶旁松听法,付尔是知音。”自此以后,登香山、吟诗歌,就成了当地文人的一种习惯。

周敦颐在粤期间,曾经走访多地,平反许多冤案,留下不少佳话。周敦颐巡视端州期间,闻悉当地“端守杜谘,取砚无餍,人号为‘杜万石”的传言,周敦颐厌恶端州太守夺民之利,遂奏请朝廷著令,凡在端州为官者,买端砚数量不得超过两方,由是“端人甚德之”。可以说,周敦颐此法大大遏制了当地官员对于端砚的不良意图,保证了端砚稳定出售、流世,在端砚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熙宁二年,周敦颐游览七星岩的石室岩,在石室岩东壁留题为记,内容是:“转运判官周敦颐茂叔熙宁二年三月七日游。军事推官谭允、高要县尉曾绪同至。”

连州位于粵中地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周敦颐曾多次巡视连州,至今连州仍有许多周敦颐留下的故事。某年,周敦颐巡视连州,来到巾峰山麓,见一美泉,便掬水而饮,顿时清流荡怀、暑气顿消。之后,周敦颐俯仰着这秀水青山,忽然想起连州历史上的名宦刘瞻、黄损、孟宾于等人,又想起被贬连州的才子韩愈、刘禹锡,他们都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贤人;这时,有感而发的周敦颐遂命人呈上笔墨,欣然写下“廉泉之源”四字,再命人将四字刻在石崖之上,辉映过往行人,此岩至今犹在。

凌霄岩,也记录了周敦颐与岭南的不解之缘。凌霄岩素有“南国第一洞府”之称,自北宋以来就是过往文人士大夫的登临、观光、赋咏之地。出凌霄岩不远,就是著名景点崆峒岩、通真岩,二者与凌霄岩一样,均为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洞天福地。宋熙宁二年正月初一,周敦颐在当地一众官员的陪同下游赏了通真岩、崆峒岩,先游通真岩,游毕即在岩壁上题写了“转运判官周敦颐茂叔熙宁二年正月一日游”的石刻,后游崆峒岩,游毕即欣然写下了七律《按部至春州》一诗。诗云:“按部广东经数郡,若言岚瘴更无春。度山烟锁埋清昼,为国天终护吉人。万里诏音频降下,一方恩惠尽均匀。丈夫才略逢时展,仓廪皆无亟富民。”该诗文道出了当时阳春还是一片萧索清凉的景象。

周敦颐巡视阳春期间,不畏艰险,走访民情,打击豪强,平反冤狱,厥功甚伟。据《阳江县志》记载:“(周敦颐)以洗冤泽物为己任,不惮劳苦,虽瘴疠险远亦缓视徐按。行部岭西春、恩之间,狱多平反。”由此可见周敦颐在西巡路上的做事风格与口碑。熙宁四年前后,周敦颐调离广东,“恩人(阳江人)感之,立祠以祀”。溪祠在江城城隍庙右边,供有周敦颐塑像;清康熙十三年,本城人集资买下城隍庙右边地块,改建濂溪书院,中设周敦颐塑像。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端州崆峒德庆
包公断案故事之审石头
崆峒山之行•其一
甘肃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策略研究
——以平凉崆峒武术为例
包拯造福岭南
包拯造福岭南
崆峒武术 威峙西陲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 in Crassostrea gigas and binding pro files with GII.4 Norovirus*
崆峒流响
德庆紫淮山、贡柑北京推介会上斩获颇丰
加强思维训练 让作文闪耀思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