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侨汇救国轶史

2022-05-31 18:56霍安治
同舟共进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洋汇款华侨

霍安治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的经济侵略,洋货倾销百年,贸易严重入超,巨量白银滚滚外流,时人常忧虑国内白银总有枯竭之日,中国必将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然而,事实却是,中国的白银如变魔术般逆势增加,贸易逆差越大,流入国内的白银就越多。抗战时期的国防最高委员会专门委员张肖梅利用海关资料撰文分析,发现在1888年至1931年间,国内白银净输入额高达15亿元。这个天文数字,相当于南京政府1931年度全年总支出的两倍。

拿着白银大买洋货,兜里的银子却越来越多,这是近代中国的经贸奇观,时论称为“贸易入超,外资流入”。如此奇特的国际资本反向流动,使中国经济逆势崛起,不但没有被列强的经济侵略榨干,更积蓄起充沛的经济成长动力,使民族工商业突飞猛进。

為何会出现这样的经贸奇观呢?表面上,国际资本反向流动的主因是中国银价偏高,洋商将白银带回本国不划算,宁可把钱留在中国做投资。但外资是变幻莫测的,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与1930年的全球大萧条,都造成了外资大退潮。

然而,中国的国际收入长期稳定,不随外资波动而起伏,这是因为一战后海外华侨汇回的“侨汇”逐年增加,稳定地向国内输入白银。在1914年至1936年间,贸易入超造成了28.8亿元白银外流,而同时期的侨汇却高达 15.46亿元,抵消了约半数的贸易入超额。

使中国国际收支“反败为胜”的侨汇,主要来自南洋华侨。当时,殖民东南亚的英、法、荷兰各国,惊觉“侨汇”数量太大,纷纷设下严苛的对华汇款限制。但是广东侨乡特有的民营汇兑组织“水客”与“侨批局”,以个人自由行的方式,突破列强的国际通汇壁垒,把大量现银源源带回中国。这些组织规模微小,大致停留在“个体户”,时人称为“巡城马”。小归小,他们却堪称国际资本市场上最精明老练的通汇专家,手段之高妙、市场触觉之灵敏,常使大银行自愧不如。

在1930年代,广东一省经由“巡城马”吸收的侨汇占全国侨汇总额80%以上。1933年全国入超7.3亿余元,广东侨汇2.53亿元,靠一省之力就轧平了1/3的贸易逆差。小小“巡城马”,为艰苦的近代中国创造了逆势崛起的历史机遇。

“巡城马”创造的资本循环

清末民初下南洋的华侨,大多在荒山僻壤的矿场、森林与种植园从事劳力工作,远离城市。他们攒下工资想寄回老家,却汇款无门。于是,以自由行方式带钱回国的“水客”应运而生,串起南洋与广东侨乡的通汇网。

“一年大小两三帮,‘水客往还走海忙。”“水客”是个体户,每年单身下南洋两三次,深入荒山野岭,踏遍穷乡僻壤,逐一拜访散在各处打工的老乡,搜集汇款带回家乡。劳动工人的汇款金额小,银行瞧不上眼,“水客”却不问金额,即使只是一块钱,也能热心代汇,更贴心提供免费带家信服务。返国后,“水客”不辞劳苦,逐一找到老乡们的老家,将现银与家信当面交给收件家属。当时国人识字率不高,有的连自家地址都写不清楚,“水客”经常满城跑,挨家挨户到处打听收件人的住址,赢得“巡城马”的美名。

“各侨乡都有类似状况。到了每年十二月中下旬,人人都望着那两位‘巡城马,他们真是财神爷。什么是‘巡城马?就是来往香港与乡间的‘水客。过去侨汇不能直接汇回乡间,一定先汇返香港,由香港金山庄接到侨汇后,换成广东通用之毫银,而后交‘水客带回乡间,分送各侨眷。”

原籍新会的台湾“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高信,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就是“巡城马”来敲门:“每一次‘巡城马回乡,都挑了重重两大箩毫银,按照从美国、加拿大、中南美及南洋各地寄回侨眷过年之款,逐家送递,大家都喜气洋洋。有些家庭收不到儿子或丈夫寄来过年钱,当然忧心忡忡,不知是赌博输了钱,还是遇有什么意外事,就苦不堪言。”

这“两大箩毫银”的来源是十分曲折的。下南洋的华侨主要集中在荷属东印度、法属安南(越南)、英属马来亚(马来西亚)与新加坡,荷、法、英列强不乐见资本外流,纷纷制定严苛的汇款限制,其中以英属新加坡与马来亚最为严格,华侨单次汇款不得超过45叻币(英国海峡殖民地国库银票,当时官价:1叻币为英镑2先令4便士,约合袁洋1圆1角半——笔者注),现银出口更是严厉禁止。“水客”无法直接拎着大批纸钞或银币从南洋各埠上船出境,只能另找带钱方法。于是,“水客”化身为进出口商人,利用汇款在南洋就地购买商品,运到香港或内地市场出售换取现银,以间接路线实现国际汇款。

做进出口生意,必须具备敏感的市场嗅觉。一位跑越南的“水客”,老家在织布业发达的兴宁,他以收到的侨汇买洋纱,运回家乡抛售换现,万无一失。但进出口获利有限,唯有进军金融界,才能赚大钱。这位“水客”很快学会炒外汇,在越南黑市买入美钞英镑,走私香港套换港币,转手就是巨利。

“水客”要利用金融业生财,就得以香港为基地。香港是洋货输入中国的主要口岸,白银由内地滚滚流到香港,还来不及运出去,又被“水客”一箩箩套回内地,完成了资本大循环。

1910年代,“水客”利用香港构成便捷的国际汇款通路,南洋侨汇金额大增,“水客”单靠汇差,也能大赚。当时叻币兑港币的汇率长期维持在1∶1.85,港币对银圆大致维持在1∶1.05。用叻币换港币,再用港币换银元,一转手就是将近翻倍的厚利。许多擅长做生意的“水客”,索性不向客户收汇费,单靠汇差赚大钱。

侨汇越来越多,“水客”的个体户式模式渐不够用,纷纷开办店面,注册行号,扩大为“侨批局”。邮局也对侨批局破例优待,提供“批信”服务。“批信”只准写收款人地址与汇款金额,折成一寸见方的小纸片。一两千张小纸片包成一大袋邮包,由南洋各埠寄回国内本号,无论有多重,邮局只按一封国际邮件的资费收取邮资。

有了廉价的“批信”,侨批局不需派员工亲自到南洋带回对账明细,大幅节约成本,更增快了汇款速度,形成高效率的通汇网路。即使是资本雄厚的大银行,也无力与侨批局竞争。

1928年10月,南京政府宣布中国银行转型为“特许国际汇兑银行”,主营国际通汇。大银行好摆花架子,对客户的服务远不如“水客”周到,经营了十余年,仍打不进侨汇市场。1939年,中国银行驻粤分行全年经手的侨汇金额只有区区65万元,而同时期由侨批局与“水客”带入广东的侨汇却数以亿计,仅嘉应五属(梅州),“水客”侨汇就高达3800万元。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报告感慨指出:“侨批局在南洋有深厚之根基,雄富之资力,信用亦著。年来批局间业务竞争极烈,不惟服务周到,汇价低廉,且多对汇款人作短期信用贷款,藉为吸引,因之营业日广,根蒂日深,银行殊不易取代其地位。”

在侨批局日渐壮大之时,原本下南洋干苦工的华侨也熬出头来,累积起巨大财富。有了便捷的汇款渠道,侨汇的规模突飞猛进,迎头扭转了贸易逆差。

侨资推动经济升级

华侨下南洋,原是“卖猪仔”做苦工。南洋富藏无限,英、法、荷殖民地政府积极开发掠夺,本地工人懒散,于是大量招募“契约华工”下南洋。华工待遇恶劣,形同奴工,却能刻苦奋斗。熬满三年合同恢复自由身,自己在异乡创业,就是南洋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家。到了1910年代,华侨已占南洋经济半壁江山。由传统的农、渔、矿业,到商业、轻工业、服务业、航运业乃至金融业,多由华侨企业家担纲。荷属东印度研究专家布鲁克写道:“一般说来,南洋土人主要从事农业,中国人与阿拉伯人是商业阶级,而少数的西方人则高踞金字塔的顶端。”

南洋本地市场潜力有限,经济发展外销导向,而华商最熟悉的市场就是中国。因此,中国成为南洋的首要倾销市场,造成严重的贸易赤字。而滚滚外流的白银多落在华侨的口袋里。

由越南与泰国进口的“洋米”,是华侨控制南洋贸易的典型范例。洋米是广东最大宗的进口商品,1933年广东进口“暹罗米”与“安南米”的总金额达到7100余万关平两,折合银元约1.1亿元。相比之下,1933年度广东省库总支出也只不过是5291.8万元。洋米造成的巨额贸易赤字,常使时论胆颤心惊。然而,“洋米”实际上是由华侨经营的。

清华大学教授陈达于1934年下南洋,亲访暹罗第一米埠曼谷,发现碾米经销的“火砻”(即新式的碾米厂)与进出口商行均由华侨包办:“在暹有火砻约四百,大半属于华人。曼谷华人在市区有火砻约六十……进出口大概都是华人的企业,暹人对于商业似不感兴趣。”再到越南西贡的米埠堤岸,又发现“安南米”其实也是华侨的垄断生意。当地米厂资本异常巨大,堪比上海滩大公司:“堤岸有大规模米绞(火砻)约五十,大部分在华人之手。资本每米绞约西贡币100万元,每日可出米400吨。”

华侨心向祖国,在海外创业有成,总是千方百计将技术与资金带回国内。经由侨批局源源输入国内的现银,带来了民国初年民族工商业快速发展的蓬勃景象。

广东是中国第一华侨大省,由潮梅、广府、四邑、南路到海南岛,有海岸的地方就是侨乡,华侨的技术与雄厚资金成为经济进步的前锋。旅越侨商陈启源于故乡南海县开办广东第一家机器缫丝厂“继昌隆”,自己画设计图制造机器,广东出现了机械纺织业。新加坡牙医陈玉波受到橡胶牙托的启发,细心研究出橡胶制造工艺,回到老家广州创业,开办“中国第一家广东兄弟树胶公司”,广东兴起了树胶工业。南海县的一位机器工人陈拔廷创业,开“协同和机器厂”,自行研发碾米机“米磨二号”,获得越南、泰国华侨火砻的热烈支持,大量采购,攒下充裕资金,放手扩张,广东机械业突飞猛进……

1929年陈济棠开府岭南,广东社会安谧,经济快速成长,为更大规模的侨汇投资打下基础。陈济棠深知侨汇潜力,他营造稳定的投资环境,大力号召华侨返国投资,有效激起投资热潮。1933年,广东侨汇金额为粤洋2.53亿元,1935年增至5.5亿元。“巡城马”的业务原本多是数十元的小额养家费,到了1930年代,养家费升格为创业侨资,单笔汇款常数以万计。

广东当局的下一着棋,是引导华侨投資政府的经济建设项目,推动产业升级,扭转国际贸易年年逆差的困境。陈济棠以省营糖厂为试点,侨商热情回应。广东当局继续推出海南岛建设等多个侨资经建项目,招商引资前景大好。1937年7月,侨商投资兴建的“南中国第一高楼”爱群大酒店盛大开幕,成为广州新地标,标志着侨商投资即将进一步扩大,抗战却在同月爆发,无情打断了侨资兴国的美好憧憬。

80年前的“货币战争”

抗战军兴,华侨大力支援抗日,侨汇大幅增加。1937年侨汇总额折合美元约1.5亿左右,1938年增至2亿,“巡城马”迎来前所未有的业务量。中央银行报告记载道:“‘水客资力微薄,每人经手侨汇数量不大。战前每帮至少数千元,战后则数额大增,每人所带,动辄数十万元。”只是好景不长。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又占领广属(广州府)、四邑、中山与潮汕等侨乡的主要县城,侨汇网路大受打击。1939年,侨汇金额下跌至1.5亿元,严重削弱抗日战力。

侨汇的重要性在于源源不绝地带入外币兑换法币。香港与上海是抗战期间中日货币战的主战场,日寇于沪港市场大量抛出由各地掠夺而来的法币现钞,全力贬低法币价格,重庆政府只能向沪港货币市场狠心抛售珍贵的外汇买回法币现钞,挺住法币。只是中央银行外汇有限,货币战只打了半年,外汇储备已近枯竭。此时,广东侨汇大幅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成为货币战的主力援军。

要稳住法币,还要吸收更多侨汇,单靠“巡城马”的力量是不够的。重庆政府决定让金融机关放下身段,模仿“巡城马”的经营模式,建立规模更大的通汇网络。

邮政储金汇业局率先吸收“巡城马”的经验,打通侨汇新管道。邮汇局握有现成的邮递网点,国内派送是老本行。因此,邮汇局与新加坡的华侨银行合作,由华侨银行收汇,邮汇局负责国内递送。

邮汇局的汇款原本使用的是手续复杂的“汇票”,老百姓望之却步。为了争取侨汇,邮汇局特设“侨汇专差”,模仿“巡城马”送款上门。曾任广西邮务管理局局长的陆能柱回忆道:“投递侨款时,规定按址投送。如对收款人有怀疑,可由乡长、村长或左右邻舍的口头证明。如确找不到上述各种人证明时,只要察看收款人家内所奉祖先神主牌确系与收款人同姓者,亦可交付。收款人如系不识字的,侨汇专差可以代写回批,由收款人加盖指模为据,方便收款人处,真是无微不至。”

邮汇局手握大笔资金,无需做生意换现金,递送侨汇远比侨批局迅速。而且模仿“巡城马”的免付费模式,“无论穷乡僻壤或汇款多少,均派专差送交收款人,不取分文”,大获欢迎。

广东省银行也以“巡城马”为蓝本,开发出更完备的通汇模式。第一步以香港分行为轴心,细密铺开通汇网路:“指定香港分行为今后侨汇之征收机关,潮梅侨汇以梅县支行为经付总枢,并辅以兴宁、揭阳、惠阳、老隆、陆丰等十余办事处。澳门支行为四邑中山侨汇经付总枢,海南岛亦在腹地设处。至海外亦广设行所,除新加坡、暹罗外,保怡、吉隆坡等地,已赶紧筹备,若干小埠市,亦托当地批局银行驳汇。”

侨批局以“批信”通知付款,广东省银行则以电报通知,速度大增。但省行仍虚心学习侨批局的长处,不但收汇一律免费,更改善付汇方式,开办“巡城马”式的当面付款服务:“侨汇众多的地方,在各乡镇委托商店代付汇款,以求驳汇迅速。又举办航电联汇,与航信电报联络,由总行充分供给。侨汇众多的地区,增设华侨服务课……酌采‘水客送汇方法,将款直送至汇款人家属。”

完成了南洋通汇网,广东省银行更进一步,补上“巡城马”的通汇缺口。“巡城马”以自由行方式办通汇,下南洋得其所哉,但要经营跨越太平洋的美洲侨汇就很吃力了。因此,美洲华侨得付高昂汇费,向外国银行买仄纸(汇票)寄回家乡。更麻烦的是,仄纸得拿到香港的外国银行兑换,十分不便。奸商乘机压价收购,华侨吃亏甚大。广东省银行提出公平价格,在美洲华侨最多的四邑收购仄纸,“除按月每百收回邮费五角外,其余手续费一律免收”,有效提升美洲侨汇的积极性。

邮汇局与广东省银行的努力获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广东邮汇局于1938年开办侨汇业务,1939年经办侨汇金额已达到4000万元。广东省银行在1937年经办侨汇376万余元,1938年劲增至2396万余元,1940年达到8322万元,业绩压倒侨批局。

行有余力,广东省银行出手拉了侨批局与“水客”一把。在广州与汕头沦陷后,“巡城马”无法把资金带进内地,被迫停止收汇。省行增设办事处,以现款挹注侨批局,“巡城马”绝处逢生,纷纷复业,“批款几全部假省行接济”。

“巡城马”、邮汇局与广东省银行三强联手,成功维持了侨汇通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带入侨汇总计4.5亿美元,有力支撑了法币。回顾这段货币战轶史,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顾问杨格感慨道:“侨汇立场坚定,鼓舞人心,是法币的重要支柱。无论汇率变化如何激烈,上亿美元的侨汇总能发挥稳定作用。”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南洋汇款华侨
纽约“东村”的南洋菜
我的华侨老师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开拓境外业务须重视境外汇款格式的规范性
浙江南洋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