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2022-05-31 23:26李涛
当代党员 2022年10期
关键词:重庆市金融绿色

李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从业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金融力量,更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坚持战略引领,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

一项工作要系统性推进,取得可持续发展成果,必须首先作出制度性安排,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也不例外。一是保持定力,抓好政策支撑。要优化完善绿色金融组织架构,推动设立更高层次的绿色金融委员会或者专项推动小组,探索建立绿色专营机构,持续加强对绿色金融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推动。要优化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深入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与内部政策体系融合,保障绿色金融常态化、规模化、制度化推进。二是激发动力,抓资源保障。坚持信贷规模、经济资本、财务费用、人力资源等向绿色金融倾斜,加大绿色金融考核力度,加快培养配备熟悉金融资本运作、具有国际视野的绿色金融人才,进一步增强绿色金融发展内生动力。三是凝聚合力,抓融合推动。突出与国家战略融合,加强绿色金融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乡村振兴、住房租赁、普惠金融等结合,推动金融资源从“两高一剩”“低小散乱”等落后产能领域有序退出,大力支持绿色交通、产业低碳转型、清洁能源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使绿色金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强大推手。

坚持开放合作,优化绿色金融发展环境

开放带来进步,合作走向共赢。绿色金融事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企业、公众等共同努力。一方面,要加大政银合作,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政府是绿色金融制度体系的奠基人。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整体而言,我国绿色金融制度体系仍不统一、不完备,部分领域甚至存在政策空白,远远落后于发展需要。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连接社会、贴近市场、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持续深化与监管部门、环保部门、行业协会组织等机构合作,积极助力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夯实绿色金融发展根基。作为全市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携手金融单位建立完善“绿色金融行业自律机制”“金融机构气候与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等机制。作为首批发起行、试点行,助力建设重庆绿色大数据平台,对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拟定绿色建筑地方标准,取得多项突破。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与公众的引导,厚植绿色金融发展土壤。信贷资源具有“指挥棒”作用,商业银行要主动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深化信贷结构调整,引导激励信贷资源流向绿色低碳产业,推动企业自发减排降碳,推动公众参与绿色生活。目前,建行重庆市分行绿色贷款已覆盖全市80%以上的铁路干线、国际机场和城市轨道项目,为全市60%清洁能源项目、全市70%垃圾发电项目等提供融资服务,并打造了国内首家“零碳运营智能银行网点”。

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激发创新基因优化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一是发挥绿色信贷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做大规模。信贷是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渠道,发展绿色金融依然要把绿色信贷放在首要位置,重点要破解抵质押难点,加强对林权、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类抵质押融资的探索与运用,为绿色金融创新注入强大动力。前期,建行重庆市分行已投放了川渝地区首笔“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重庆首笔电网改造“节能贷”,并率先推出了“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绿色贷款余额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仅2021年就增长了34%,助力减碳72万吨,相当于种树近4000万棵。二是发挥直接融资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出亮点。当前,国家正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持续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作为具备全牌照的金融集团,建行重庆市分行要充分用好母行及子公司服务资源,聚焦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积极推进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创新项目及举措,多渠道满足绿色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2021年,建行重庆市分行完成了全市首单“北金所绿色应收账款债融计划”,推动远达环保“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基金”纳入国家绿色基金项目库,全年绿色理财资产配置增长了3倍,被市政府授予“绿色金融创新典范奖”。三是发挥融智赋能的示范作用,进一步做优特色。在以绿色、生态为本质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的过程中,企业对绿色金融的融智需求也不断增加,要深入开展“融智”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绿色供应链管理、财务顾问、研究咨询等,更好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建行重庆市分行已率先推出“碳排放管理应用平台”,助力企业碳排放数据采集、核算及分析应用,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获评重庆市金融学会一等奖。

坚持风险可控,筑牢绿色金融风险底线

防范化解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要以夯实底板为前提。一是深化全面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既要防“黑天鹅”,也要防“灰犀牛”,持续优化风险管控制度体系、业务流程、管理模式,加强对外部环境监测信息和自身资产组合信息的整合运用,实现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的全面覆盖、全程管控。二是优化主动管理,防范不確定性风险。要管好“存量”,针对碳排放强度高、影响生态环境的存量资产,在落实“六稳”“六保”前提下逐步压降,切实防范在化解存量绿色风险中衍生其它风险,尤其要杜绝“断崖式”抽贷。要管好“增量”,主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对不符合生态要求的客户和项目,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三是强化智能管理,防范突发性风险。要深化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存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进行标识,创新搭建并深化运用智能风险预警平台,提前识别风险隐患、完成分级预警、实现“机控”制约,切实提升风险预警和管控的精准性、有效性,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金融为绿色发展提供源头活水,绿色发展为绿色金融提供肥沃土壤。我们坚信,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必将实现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金融自身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

(作者系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

猜你喜欢
重庆市金融绿色
绿色低碳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