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马克思感性世界观

2022-05-31 04:26傅阿涛
客联 2022年3期

傅阿涛

摘 要: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形成,有诸多要素构成,其中思想境遇是比较重要的要素。关于当时的思想境遇,就不得不谈到近代认识论这个关键的思想境遇,尤其是“感性确定性批判”这个思想史前提。关于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的内容,郗戈认为马克思对感性世界做了一个存在论分析,区别出感性世界的不同存在论层次,即感性直观、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关于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理论贡献,郗戈认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克服了近代哲学两大主流即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二元对立。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为马克思的实践观提供了本体基础,进而使马克思的实践观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从根本上改变了认识论与存在论(或本体论)关系的传统模式,在社会历史存在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历史认识论。

关键词:感性世界观;感性直观;感性对象;理论贡献

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是马克思在哲学上的重大创造,汲取了较多哲学家认识论中的合理成分,进而实现感性世界的实践论阐释。关于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郗戈进行了对“感性世界”的重构的思考,并通过《资本论》中的世界观加以深化研究。

一、马克思感性世界观形成的思想境遇

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形成,有诸多要素构成,其中思想境遇是比较重要的要素。关于当时的思想境遇,就不得不谈到近代认识论这个关键的思想境遇,尤其是“感性确定性批判”这个思想史前提。

近代认识论这种哲学转向,一般认为是笛卡尔开辟的,笛卡尔开启了近代哲学,是近代哲学的开创者。自笛卡尔开始的近代哲学不再关注那個最高的本质、终究本质,而是认识自身,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过程,人是否有能力去把握这个世界,人对世界该如何认识才是合理的、正确的认识。

笛卡尔认为,此前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都不是从人的意识出发,其根据都是外在的,哲学家都忙于寻找这个世界之外的最终根据和最高原因,也即本体,由其来解释世界万事万物的存在和变化。i在此基础上,坚持我们的认识根源于外在的本体,我们的认识只有反映并符合了自然(赫拉克利特)、存在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等,才有意义,才是真理。在笛卡尔看来,这里面充满着荒诞和幻想的成分。人不是上帝,不可能像上帝那样,去俯视这个世界,然后把握其本质。我们只有回归人的意识或者理性才是可靠的。于是,笛卡尔就以“我思故我在”,作为了其认识论的起点。

认识论哲学的集大成者是康德,康德实现了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实现了认识程序和认识路径的彻底转换。ii在康德看来,以往的认识论,人的主观认识或者反映总是被要求符合客观的外在客体,即主体围绕客体转,要求人的主观反映必须符合客观的外在客体,才算完成认识。然外在客体不会言语,相当于一种“死物”,从而导致形成认识论困境,无法判定人的主观反映是否符合客体。对比,康德想到了哥白尼革命。他认为我们的认识理论应该像哥白尼革命一样,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客体围绕主体转。外在的客体必须有能让我们理解的知识才能进入我们的意识之中,为人所认识,有认识的价值。

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形成还离不开来自黑格尔的启示。正是由于黑格尔将“精神”以及“观念”等一系列主观性的产物视作辩证逻辑的主体,而非立足于现实的人或现实的活动,从而导致思想上陷入形而上学与唯心主义的泥沼。以此为基础,通过思考学习,马克思抓住了黑格尔精神异化中“纯思维辩证法”的精髓,大胆地指出了它的抽象性、神秘性和非批判性,积极倡导以人所从事的现实活动追寻人的普遍性本质。iii

当然,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形成亦是功不可没。费尔巴哈通过对前人思想的批判借鉴极力恢复人或自然界作为第一主体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费尔巴哈展开的对感性的、现实人的探究无疑是思想与历史的前进,但他只是在感性范围内扬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精神异化说后提出他自己的感性关系说,他对人的关注也囿于直观层面的类属性,所以他并没有给予客观的、现实的生产劳动以太多关注。马克思以科学严谨的研究理念分析费尔巴哈的思想,从中汲取费尔巴哈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进而通过自身的摸索,发现和完善感性世界观。

二、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内容

关于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的内容,郗戈认为马克思对感性世界做了一个存在论分析,区别出感性世界的不同存在论层次,即感性直观、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感性世界的存在论分析是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核心。马克思指出,感性世界的深层基础并不是超感性世界的理念,其本身就是内化于感性世界的深刻层面。与费尔巴哈不一样,马克思认为感性世界不仅包含感性直观所把握的感性对象,更重要的是,在感性对象背后感性直观无法把握到的基础层面。而这种感性世界的深刻基础,既不是超感性理念,亦不是感性直观对象,当是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在马克思看来,感性世界自身就是“社会存在”之总体,只是这一感性世界包含不同的存在论层面即感性直观、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感性世界的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诚如马克思所言,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感性直观只不过是历史地反映在社会意识层面的感性对象,而感性对象也并非感性世界的实质。感性世界本身包含着深层与浅层、本质与表象、根源与产物的存在论结构。全部感性对象所构成的领域,仅仅是感性世界的浅层、表象层面,而全部感性活动及其社会关系才构成了感性对象领域得以生成与发展的深刻的存在论基础。由此,从感性直观到感性对象再到感性活动,马克思由浅入深地剥离了感性世界的存在论结构,呈现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多个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从根本上重构了感性世界观。

首先,马克思将感性世界视为是感性的存在,是属人的世界,是人与物相统一的世界,不是没有人的痕迹的自在世界。马克思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iv,“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v,但“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vi。马克思的这些经典话语其实是在划分感性世界和自在世界,强调只有不曾脱离人的世界才是对人来说是“存在的自然界”,是有意义的。毕竟,人与物关系密切,无法分割。在马克思的眼中,思维与存在从来不是对立的,只是有区别,而又彼此处于统一的状态。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就是人与物、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体。

其次,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实际上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正是此种对象性的关系才能将人与物、思维与存在统一成一个整体。在旧唯物主义那里,人与自然界是一种从属关系,因为人是从自然界产生,并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然马克思并未拘泥于此种角度来简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将人与物视为感性的存在,是处在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中的状态。如“感觉为了物而同物发生关系,但物本身确实对自身和对人的一种对象性的、人的关系;反过来也是这样”vii。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非现实性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即只是虚构出来的存在物,是抽象的东西”viii。从马克思这些在其著作中出现的话语,可以很清楚的感受到,在马克思看来,在感性世界中,人与物均是对象性的存在,而“非对象性的存在物”只是一种抽象的存在。故人与自然界不但紧密联系,更是一种对象性的关系,人是自然界存在的依据,自然界亦是人存在的依据。也就反驳了旧唯物主义中人与自然处于一种从属关系的论调,人与自然是构成感性世界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是并列的、对象性的关系。

此外,马克思还把人的对象性存在于人的对象性活动联系起来,以对象性活动来诠释人的实践活动,进而以实践活动视为人与物的对象性关系的基础和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基础。在马克思的观点中,费尔巴哈不同于“纯粹的”旧唯物主义者,在于费尔巴哈亦是觉得人是“感性对象”。但是费尔巴哈把人只看做是“感性对象”,而未曾发现人与“感性活动”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感性世界都是感性存在,也是感性活动,因而历史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个与人的感性活动密切相关、并受到人的影响的实践过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ix。据此,马克思将感性世界视为本体,呈现出一个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过程,是有着人的主体参与其中、现实本身应当力图趋向思想的一个对象性活动过程。

三、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理论贡献

关于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理论贡献,郗戈认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克服了近代哲学两大主流即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二元对立。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还进一步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内部“感觉”与“思维”的二元对立。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从根本上改变了认识论与存在论(或本体论)关系的传统模式,在社会历史存在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历史认识论。

首先,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突破了近代哲学两大主流认识论即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二元对立。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同时扬弃了经验论的“感性确定性”和唯理论的“感性确定性批判”。x他还区别了感性对象和感性活动,阐释了二者之间产物和根源的社会历史性关系,并强调作为感性世界之基础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无法仅仅依靠感性直观来把握,应该要在拥有大量经验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抽象才能够认识到。这个存在论区分具有两层含义:一面,批判了经验论者对感性对象之感性直观的偏执,揭露出感性直观对感性世界展现出的片面性、局限性以及遮蔽性;另一面,扬弃了唯理论者对感性直观的彻底怀疑,肯定了感性直观的片面真理性,将它视为合理抽象的必要基础。xi进而,实现了认识论层面从经验论、唯理论二元对立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认识论的创造性突破。

其次,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为马克思的实践观提供了本体基础,进而使马克思的实践观具有强大的理论生命力。感性世界是实践的对象,马克思哲学以改变世界为宗旨,这个世界不是想象中的物质世界,亦不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原生世界,是有着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世界,是人与物相统一的世界。有利于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形成完备的逻辑体系。它不仅显示了马克思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对世界的领悟和把握,还有力地证明: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现代哲学对“感性世界”或者“现实生活”的原发性阐释以及这种阐释的成就。我们知道以前的哲学家们都着重于对世界的解释,而关键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感性世界观的提出,是一种对“感性世界”的实践论阐释,呈现出实践与认识的对象性关系。

最后,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从根本上改变了认识论与存在论(或本体论)关系的传统模式,在社会历史存在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历史认识论。黑格尔虽然把分离并置的认识论和存在论综合在了一起,但仍然是在认识论的基础上把握存在论的。在其体系中,世界的根本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认识活动(自我外化及扬弃外化、复归自身),甚至人类在劳动中自我生成的存在方式也主要是从人类自我意识发展的含义上来把握的。由此,存在论被吸纳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认识论内部。对此,费尔巴哈仅仅是颠倒了黑格尔认识论体系中感觉与思维的地位,却没有改变这种认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以及认识论对于存在论的基础性作用。例如他将人的对象性认识(感觉及思维)理解为人的类本质力量(感性能力及思维能力)的一种积极确证。xii这一命题虽然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将关注焦点从自我意識转向了对象性意识、从思维转向了感觉,但仍然停留在认识论范围内来把握人的存在论。然而,马克思则提出一种新型感性世界观和社会历史存在论,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种社会历史认识论。这种感性世界观的核心就是感性对象性活动论即科学实践观。作为人类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社会历史性的劳动实践成为人的生命表现,不断确证人类的本质力量和人的自我生产,不断扬弃主客二元结构,达成历史性的统一。由此,感性世界观就实现了对主客二分的传统认识论模式的超越,实质上成为了一种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社会总体理论。

注释:

i裴秋芬:《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8年。

ii裴秋芬:《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8年。

iii裴秋芬:《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8年。

iv《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v《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8页

vi《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vii《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4页。

viii《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9页。

ix《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1页。

x郗戈:《“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J],《哲学动态》2016年第3期。

xi郗戈:《“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J],《哲学动态》2016年第3期。

xii郗戈:《“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J],《哲学动态》2016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2]张澍军, 曹润生.“感性世界”论辩与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系统阐释[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6):78-85.

[3]郗戈.“感性世界”的重构与《资本论》的世界观[J].哲学动态,2016(3):27-

[4]李键.论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J].理论界,2009(1):24-25.

[5]李天慧,陈永盛.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现实域:现实的个人、现实的生产活动和现实的感性世界[J].学术界,2017(6):146-154.

[6]阎孟伟.“感性世界”的实践论诠释及哲学范式的变革[J].哲学研究,2004(3):21-28.

[7]阎孟伟.“感性世界”实践论诠释的认识论意义[J].哲学研究,2005(4):15-21.

[8]白洁.马克思感性世界思想及其价值意蕴研究[J].陕西:西北大学,2020.

[9]裴秋芬.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