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2022-05-31 04:26周静波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历史意义当代价值

周静波

摘 要:苏区时期党员领导干部形成的良好作风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不可替代的当代价值。它感召了苏区广大人民,夯实了我党的群众基础;增强了红军作战能力,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展示了我党我军的良好形象,推动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促进了我党执政合法性的初步生成,为我党积累了宝贵的执政资源。同时,苏区干部好作风对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具有政治伦理价值、文化推广价值、宣传教育价值和制度启示价值。

关键词:苏区干部好作风;历史意义;当代价值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的赣南山歌一直被广泛唱诵,它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的优良作风。历史已经证明,苏区干部好作风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广大党员干部时刻对照自己、检查自己、形成良好自身形象的宝镜。

一、蘇区干部好作风的历史意义

(一)感召了苏区广大人民,夯实了我党的群众基础

苏区干部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作风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队伍的良好形象,使苏区人民相信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可以获得解放。毛泽东同志教育苏区干部要想得到群众的拥护,要想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就要和群众在一起。苏区干部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的作风感召了广大的苏区人民,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使他们自觉主动的围绕在党的周围,从而夯实了我党的群众基础。从当时的苏区人民支持革命事业发展中可以管窥这种感召力量的强大。当时,兴国县长冈乡全乡出现了“母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上前线”的感人场面,青年壮年男子中每100个人中就有80个当红军。为了支持政府筹集资金支援革命战争,这里的群众仅在15天内就认购了5000元公债,提前超额完成了任务。为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搞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这个乡的青壮年男子当红军去了,妇女便主动挑起一切农活重担;积极组织“犁牛合作社”,解决耕牛缺乏的问题。正是“苏区干部好作风”感染了人民群众,激励着广大人民真心实意地拥护中国共产党,把党领导的革命当做自己的生命看待,把革命当作自己无上的光荣。苏区人民对革命做出了无私的贡献,帮助我们党成功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粉碎国民党对苏区的军事进攻,取得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的胜利,有力地推动了苏区革命事业向前发展。

(二)增强了红军作战能力,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1930年11月初,国民党的“围剿”部队开始向赣南苏区发起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根据敌人的“围剿”部署和进攻方向,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力量,接受了毛泽东建议,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击破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之后不断进行的军事侵入,苏区党员干部克服了“本本主义”、“盲动主义”错误的影响,密切联系群众,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发扬艰苦奋斗、争创第一、不怕牺牲的拼搏精神,创造出革命战场上数次以少胜多的佳话。三次反“围剿”结束后,革命根据地在赣西南地区占有18个县,其中县城8座,整片红色区域面积纵400余里、横300余里,人口200万左右。在闽西占有11个县,其中县城5座,苏区面积纵横300余里,人口100余万。到1931年秋冬,赣西南和闽西两大块革命根据地已从点到面巩固的连成一片,建立了县苏维埃政府,其中赣西南就有15个,闽西有9个,连接赣西南、闽西苏区和粤东部分苏区的中央苏区终于形成,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而这些胜利成果的取得,是与苏区干部好作风密不可分的,从作战计划制定上的实事求是,到作战过程中的密切联系群众,再到艰苦奋斗,勇于牺牲,这些都可以归结到苏区干部好作风之中,正是在苏区干部好作风这个重要因素作用下,红军的作战能力才不断增强,革命事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三)侧面展示了我党我军形象,推动了革命形势的高涨

苏区干部队伍在开展日常工作过程中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出良好的作风,使苏区干部好作风无形中成为一面宣传我党我军爱民的鲜红旗帜。苏区人民通过亲眼所看逐步相信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宗旨,从而愿意接受我党我军的主张、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为了更好的发动群众参与到革命斗争中,苏区干部还结合文体活动、张贴布告和传单、编唱歌谣、刷写标语口号、创作漫画等方式来丰富我党我军主张的宣传方式。苏区干部的好作风深深打动了人民群众,不少群众还自发的为我党我军开展宣传工作,他们走到哪里,就将革命道理宣传到哪里。上至八十岁老太,下至年幼儿童都主动向白军士兵们宣传“共产党好”、“红军好”、“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道理。于都县的普通党员李冬秀在扩红运动中,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动员自己儿子报名当红军,又在3天之内动员了7名青年当红军。正是因为苏区干部好作风,才使我党我军的政治主张较快地被群众了解和接受,并且积极响应,推动革命形势的高涨。

(四)初步生成了执政合法性,积累了宝贵的执政资源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生成源于广大群众的支持,而在苏区时期,实事求是、心系群众、清正廉洁、争创第一的苏区干部好作风,使中国共产党在苏区时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自然而然促进了我党执政合法性的初步生成,也留下了宝贵的执政资源。苏区干部领导人民获得土地,而且积极领导广大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是苏维埃区域的主体经济,农业是根据地经济的基础,苏维埃政府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苏维埃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我们经济建设的第一位工作就是要促进农业生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积极组织农业互助合作运动,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动妇女参与生产,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这些“兴农”措施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争相带头,将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充分的体现在了实践活动当中,充分保障人民的利益,在工作中真正做到了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在执政合法性形成的同时也为我党积累了丰富的执政资源。作为一种历史和意识形态资源,从当代的视角看来,苏区干部好作风切实见证了那个时代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支持的过程,正是在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影响下,我党团结了广大群众,凝聚了社会合力,促使了局部执政这一历史的生成。

二、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当代价值

(一)政治伦理价值:实事求是,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课堂

在党情、国情、世情都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没有变,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可忽视的是党内的部分同志出现骄奢淫逸、脱离群众的情况,研究苏区干部好作风,就是要发掘它在新时代的教育价值。从这个意义出发能够发现,苏区干部好作风可以为当前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提供生动的历史课堂。

首先,将苏区干部好作风教育引入到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工作中去。一方面,要针对新加入党组织的同志经常性的开展集中学习活动,围绕苏区干部好作风这个内容进行研讨;另一方面,也要督促老党员干部要做好示范,做苏区干部好作风的践行者。第二,采取短期集中教育、岗前教育、晋职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将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贯穿于党员干部的职业生涯之中,并形成制度,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三,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例如情景体验式、案例分析式、研究讨论式,通过讲座、报告会、专题电视片等多种媒介,利用领导干部进修班、专题研究班、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等载体,确保学习过程样式多变、丰富多彩,增加党员干部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扩大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的覆盖面,提高党员干部的参与度。

(二)文化推广价值:传播红色文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鲜活场所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我们党内的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着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感到怀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的情况。而加强“苏区干部好作风”的传播力度,让苏区干部好作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党员干部队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一方面,我们可以将广大共青团员和党员的教育实践活动引入到“苏区”举办,组织他们参观革命遗迹,激发他们学习优良革命传统的兴趣。在参观了苏区之后,及时的组织开展以征文比赛、演讲朗诵比赛等为载体的巩固教育,让他们将接受教育后的感受写出来,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印象,也可以对周围的群众起到一定的影响,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网络空间,建立虚拟社区等,让苏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资源能够在互联网这个宽广平台上呈现出来,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参与人员数量庞大、群体多样等特点,开展文化推广活动。将苏区干部好作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来进行文化推广,为传播红色文化提供条件。

(三)宣传教育价值:党团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教育的良好素材

“深入调查,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领导作风;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生活作风;高效精干,争创第一的工作作风”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精炼概括,也是苏区干部许多革命具体实践和真实生动事例的体现,为如今教育党团员干部提供了良好素材。

首先,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将苏区干部好作风有效的转化成能够为當代党的建设服务的资源,既包括物质形态的资源又包括精神形态的资源。一方面利用苏区内遗留下来的革命遗迹进行革命年代的场景修缮恢复工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和实践苏区干部好作风提供基地。另一方面通过查阅资料古籍、走访老区群众,来积极搜集和汇编苏区干部开展工作、体现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真实案例,这样方便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学习苏区干部好作风的活动。通过对当时文字、照片或者影像资料的集体观摩学习,重温苏区干部的生活、工作环境,较为直观的感受苏区干部好作风强大吸引力和价值魅力。

其次,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近年来,网络媒体成为了主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继续发挥报纸、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宣传。例如可以开通讨论评论专栏,聚集广大网民的智慧和参与热情,对如何宣传苏区干部好作风进行讨论,对如何在工作中实践苏区干部好作风进行讨论。

最后,建立长效机制是有效开展宣传教育的必要手段。一方面,可以将经常教育与专门教育相结合。把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学习纳入各级党委、纪委和党的干部所在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定期开展专门性的党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将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相结合。不仅积极宣扬党内优秀人物的事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鼓励大家见贤思齐,而且要用反面典型的事例来警示党员干部。实践证明,剖析一案可以教育一片,警示一群,挽救一批,通过对反面典型人物堕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剖析可以警示在位的干部,防微杜渐。另外,还可以通过实现正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明确要求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党性也要求党员干部不断进行自我教育。正规教育可以通过各级党委、纪委、组织人事部门、党校和行政院校来实现,同时也要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进行自我教育,增强党性修养。

(四)制度启示价值:完善监督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的成功案例

为了保证苏区干部的清正廉洁,苏区时期创造性的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监督措施,创造出“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廉洁的政府,苏区官员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廉洁的官员”的佳话。苏区时期运用制度管人管事、取得反腐倡廉佳绩的成功案例启示我们,建立科学完善的领导干部任用和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监督惩治制度、以及完善的举报机制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效途径。

首先,建立全面科学的监督机制。在任用领导干部时一方面要广泛听取党内同志对其的全面评价,另一方面也要收集人民群众对其在岗工作期间的评价和意见。将群众是否满意、是否答应、是否高兴列为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采用自上而下的任命和自下而上的民主选举相结合的方式来确定领导干部的人选,同时将最后任用的党员个人职务信息及时公开,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工作考核时要提高考评指标的科学性,兼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改变以往仅仅以经济发展为考核指标的单一模式。要优化考核手段,综合运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民意调査、实际分析等多种手段对干部展开全面考核,在述职的基础上,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

其次,建立完善的党内党外监督惩治机制。监督包括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党内监督的完善是要通过建立行使决策权的党的各级代表大会、行使执行权的各级党委会和行使监督权的各级纪委这三套机构的工作人员互不兼职的机制来实现,使权力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互相制约;党外监督的完善是要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新闻传媒和人民群众等各种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形成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全面监督,为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提供保障。完善严格的惩治机制对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在对领导干部进行任命提拔时采取“一票否决”制,即只要领导干部在作风和勤政廉洁方面出现有大的问题,就坚决执行一票否决;要坚持“有腐必反”的原则,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党员干部、无论其背景有多复杂,出现了腐败问题都要一查到底,并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最后,建立健全举报监督机制。一方面,建立健全对举报人的奖励和保护机制,可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监督举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方式的创造性,保障举报监督的质量和效果;要完善对举报人的保护机制,做好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保密工作,消除举报人担心被打击报复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设立统一、独立的举报机构,针对特殊重点行业,设立特有的举报站,公共场所设立举报箱,举报机构向社会公布工作人员名单、举报电话、举报地址等。另外,不断完善关于举报的法律法规,把举报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结语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作风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在党的百年历史中,关于作风建设积累了許多经验,也有着深刻的教训。苏区史只是我党百年历史中的一个片段,而在苏区时期形成的苏区干部好作风,则是党的历史中熠熠生辉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要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他强调,党的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当前,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的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思想观念多元变化。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内外形势下,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更加需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再回头来研究苏区干部好作风,从党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思想智慧,对于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1一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傅克诚.苏区干部好作风[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

[3]李小三.苏区干部好作风[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1.

[4]凌步机.中央苏区党的建设[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5]王亮.中央苏区时期党群关系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

[6]李文辉.新形势下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初探[J].求实,2011(6)

[7]梅宏.如何解读苏区干部好作风才符合历史真实[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0,(11).

猜你喜欢
历史意义当代价值
《水浒传》中招安的历史意义及结局的必然性
毛泽东学生时代的农民观及其历史意义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井冈山精神的当代意义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