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探究

2022-05-31 04:26孙爱军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孙爱军

摘 要:抗疫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共同体理念教育具有重要价值。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内容、话语、方法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达到夯实政治引领、增强话语认同、提升育人质量,构建协同育人格局的效果。

关键词:抗疫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疫情防控工作讲话中强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2月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研究部署,并做出了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要指示。[1]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在当前复杂的抗疫国际国内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在高校中进行抗疫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必要而且迫切。

一、伟大抗疫精神内涵的多维解析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抗疫斗争创造的精神品格。从多个维度理解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刻发掘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伟大抗疫精神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

理解抗疫精神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路向昭示伟大抗疫精神“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和人文关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虽是“动、变、化、生”之态,但有常可循,人在天道面前不是无能为力,而应展现出“君子”的刚毅有为。中华文明中宇宙论和人生论的这种统一,凝聚成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给予人生价值充分肯定和内在超越的“精神动力学”。这种精神在抗疫斗争中表现在个体上是“舍生忘死”的顽强勇气,表现在集体中则是“举国同心”的团结伟力。中华文化的人文关怀更进一步是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伟大抗疫精神“尊重科学”的务实品质彰显中华文明向真、向善、向美的内在意蕴。“天下为公”“有容乃大”,中华文明展示的开放包容、共生共赢的文化特质,为伟大抗疫精神“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提供滋养。

(二)伟大抗疫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抗疫精神是我国坚持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一盘棋、依法治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优势彰显。“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2]抗疫精神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中国抗疫的伟大实践证明,真心实意服务人民,才能唤起群众这一制胜法宝。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有效履职,团结带领人民做到“全国一盘棋”,筑起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安全屏障。依法科学有序防控疫情,法治必不可少。我国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法治优势,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保障。中国抗疫有法可依,全球抗疫亦是有道可循,新冠疫情给人类带来了多重挑战,中国用行动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携手战胜疫情的康庄大道。

二、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一)用好抗疫道德模范活教材

危机是最生动的教材,灾难是最深刻的课堂。众多英雄模范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地逆行在防疫前线,打响了一场激荡人心的防疫攻坚战。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志愿者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大学生树立了鲜明的时代价值观,成为学生心中的英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这些“活教材”中提炼抗疫精神,把防疫故事融入思政教学,引导大学生从“哨兵”李文亮、“抗疫先锋”钟南山、“铁人院长”张定宇等人物事跡中产生强烈的内心共鸣,从“防疫”故事中汲取精神营养,并能把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努力拼搏、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

(二)发挥网络科技引导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在当前形势下,做好网络宣传教育势在必行。首先,校园官网账号的建设和运营不容小觑,高校领导班子、校学生管理部门要通过官微、官博等主流平台,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主流声音,及时传递疫情信息、给予心理慰藉等。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声”,表达自身诉求和正能量的声音; 其次,辅导员要督促学生通过班级群完成健康打卡活动,严格按要求进行排查,排查结果及时上报,加强师生的防疫意识和健康教育; 最后,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手段,利用各种平台多举措打造“云课堂”,变“面对面”交流为“键对键”“心对心”交流。促进新媒体平台与学生互动交融,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让更多的大学生共享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免疫力

面对因为疫情产生的各种心理应激反应,高校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给予慰藉和心理疏导,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免疫力。1.要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疫情中涌现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先进典型,全面彰显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践行力;2.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针对防控情况,不仅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还要及时建立大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通道,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当前的疫情。开通就业指导渠道,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引导毕业生投递简历,缓解就业压力;3.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引导大学生用辩证的思维全面地、客观地看待疫情,深入思考、深入探究,形成由内而外的实践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2).

[2]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002).

[3]叶定剑,林立涛,田怡萌.重大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7):79-81.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