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当代中华传统美学现状

2022-05-31 06:30常昊
客联 2022年3期
关键词:异化全民美学

常昊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植于自然,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传统美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中国东方哲学思想和理念与文艺思想融于一体,具有文化形态上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东方文化的内蕴性和人生观。中国传统美学的内蕴性和哲理性以及意象性,是因为中国人文底蕴的深厚,它是以人为中心,将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文化的本质是人化、人类化。即人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它是多元化的,可以是经验、是信仰、是愿景、是哲学,也可以是故事。而美学正是文化视觉化的一种形式,因此,它的形式也是多姿多彩的。传统美学的发展,起源于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它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大自然崇敬和借鉴的集合体,把人和自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华传统美学的雏形。

在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美了。从出土的不同时期的石镰、石斧中,造型的演变和不同特征中说明了当时的人们不仅注重生产工具的功能性,也注重美的形式。后来,他们不断地在自然中发现更多的美,学会在陶罐上刻画鱼的抽象图案,用兽骨和兽皮做装饰品或衣服,甚至给自己的部落建立图腾。随着历史的发展,民族不断融合,其内涵不断被丰富,在宋代达到美学艺术的高峰。而现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传统美学已完全变了模样。

中国是一个美学极其发达的国家。美学哲学的整个思想体系,与中国完整分割不了。如今近现代我们一个最可怕的东西,就是中国的整个基础美学体系被破坏了。盲目追求所谓的流行风格,虽悦目但不能赏心。我们所谓的文化之异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就是汉代秦代的时候从清中期开始,慢慢异化到元代,然后到了明代、一直到清代。这个时期从无论从色彩还是从造型上被异化的比较多。然后从清代到民国再到现代,我们的基础美学在这一段时间实际上被破坏的最严重,我们从一个最懂美的民族,慢慢的开始盲目追逐一些低价趣味的东西。异化和破坏不是同一种概念,异化是其他民族的一些色彩、建筑、包括满清最后留下来的色彩,包括故宫、包括四合院里的红柱子、绿窗户,它的颜色开始比较鲜艳,但并不是传统一开始的一个色彩体系,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也慢慢接受了这些东西。因为从习惯来讲人们只能接受的是已经成事实的东西,所以这种色彩体系也已经被我们默认了。美学的这种异化是两千多年来慢慢转变的,每一次转变都是很微妙的一个过程,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并流传,然后在一个时代中淹没过去。

美学也是在被异化的一个过程,最严重的异化的源头还是来西方。元代和清代的美学产物已经是融入到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的民族了,所以人们会觉得元代的东西和清代的东西依然是中国美学的标志,是中国元素。但是西方近现代对我们的这种侵蚀,像近现代的小区全是西方名字,全建欧式建筑、罗马柱或者英式建筑或者美式建筑。变异的不是美国或者中国的所谓的欧式的和美式的审美意识,是一种已经被歪曲的艺术,这种东西代表的是一种富有的审美,是比较低的品味的人的审美,如今在我国也逐渐成为了富有的标志,这种异化是非常可怕的。

其实美学的这种异化也是双向性的,不仅仅是我们的东方文化,西方的高级的东西进入之后也被异化,好多好的东西没有真正的被我们学习,我们现在接受的西方美学里好的东西,也被我们丢掉了,其实这是最可悲的事情。如果我们学习西方的一些美学核心中一些好的东西然后保留下也是很好的。但是中国现在全民的美学基础很差,是因为既没有中国美学的一个基础,有没有真正学到真正西方美学的东西,所以导致了如今美学上的体系的是混乱的。也可以说我们的美学已经在了一个殖民的状态下成长和变化。而在这当中,我们的全民基本没有一个美学上要求和判断。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无论是绘画也好,建筑也好,这些艺术专业的人是很无能为力的。因为整个艺术专业的人员在全民当中是少数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全部人对美学都是一个错乱的。从根本上说我们全民没有任何的美学体系。我们从民国时期丢掉了我们自己的很多好东西,即使有一批继承的人,但随着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整个西方的东西大量的进来以后,我们中国美学的基础的东西也在逐渐的消失,把中国的最基本的美学冲击的乱七八糟。

从城乡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乡村在60年代到80年代都特别美。包括建筑、服装,和乡村的风格,简直是一种独特的美,虽然生活苦但是乡村是很美的。但是到现在为止,中国的乡村也被这种异化的简陋审美侵入,最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今的乡村已经是一塌糊涂。最可气的是所谓的專业人士也在对乡村进行残害。如今越富饶的地方越被破坏,已经没有艺术的存在,只看到到处弥漫的商业气息,到处都是一些不伦不类的房子,毫无风格可言。就连我们自己也以传统的土房子为耻,认为那是贫穷的标签。如今我们再也没有像古代一样用艺术和文化来彰显城市的实力和内涵,而充斥整个城市的元素是科技和商业,而地域文化几乎没有落脚之地。相比中国以前的城市,现在的城市都没有自己的地域特色,虽然城市是在高速发展,但是大部分城市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非常土的一种格局,仅仅依靠地标建筑才可以区分。我们因为经济发展导致了城市的文化也陷在冲突和同化中,即使如此,但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谁都不能兼顾所有。

在我们如今的生活品质提高之后,我们也培养了自己的艺术家和针对于美学研究的人才,但是怎么把美学建立起来一个系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还没有成功。如今拥有美学基础的人在全民中少之又少。现在很多人提倡美学教育,大量的抓美学教育,但没有什么用处,这种宣传式的培养是无能为力的。如今中国,各行业稀缺的人才都是宏观的战略上的人才,而不是做具体工作的人。像如今做具体工作的华为和小米,设计方面越来越好,好多工业设计的人都已经进不到这种程度了。实际上顶层的人的审美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整个全民的审美素质非常低,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没有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审美体系,这个审美体系是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对于建设中华传统美学体系,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缺少做具体工作的人。

比如我们的农村,农村人几乎没有受过美学教育,但为什么农村的房子的审美是最好的?因为传统留下来的东西没有丢,但是现在由于要经历这些发展逼迫这些人丢掉了。之后我们的农村人也就不具备审美能力了,但是仔细想一下,那农民为什么原来具备呢?原来盖的那么好看的房子是什么人盖的呢?艺术家吗?那种漂亮的中国建筑全都没有了。而如今的现状是全民审美的缺失,从宏观上讲,顶层不缺审美,但是顶层之下整个国家的审美层次和品位是缺失的。

而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也越来越重视我们的中国文化。过去我们奋斗于我们的物质需求,而如今我们也开始关心于我们的精神需要。我们向世界展示的中国绝不仅仅只是一个科技和实力强大的中国,还应该是一个有优秀文化和自己特色的中国。所以说发展和弘扬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极其重要的,这是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特色。因为传统美学作为中华文化的图像化载体,是我们文化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所以说发展美学也同样是一个大任务。其核心就是要培养做具体建设的人,提高全民的审美观,增加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孩子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对于中小学美术课程要格外重视,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拥有自己的审美能力,减少非主流文化的影响。大概二十几年后,孩子长大了,我们全民整体审美素质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到那时政府再加以规划,我们的城市就会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现代化的中国味道,让中国风真正的现实化。

猜你喜欢
异化全民美学
马克思的异化观及现代西方学者对它的拓展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盘中的意式美学
冬奥会“点燃”全民冰雪热潮
全民阅读优秀推广机构、推广人名单
纯白美学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