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要把握“三分钟原则”

2022-05-31 07:20陈金丽
家长 2022年13期
关键词:原则丈夫女儿

□陈金丽

儿子从小调皮叛逆,我们对他最多的是打骂和数落。邻居家的孩子学习好,我们就拿来做对比,指责他不好好学别人,怪他不争气。跟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问都不问原因,就认定是他的错,回家就打。就连写作业,我们能轻声细语陪他妹妹完成,对他却是稍有不对就各种指责。渐渐地,儿子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跟我们分享他的想法,而是把专注力全放在玩手机上。

早上该起床了,他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在家无聊了,他便躲在厕所回信息,一天跑好几趟厕所,晚上刷手机刷到深夜。如此一来,我们更加按捺不住了,只要有机会就逮住他不停讲道理。后来,丈夫干脆下了死命令:让他的朋友别再发信息过来。

这天,儿子在被我数落了一顿后,竟跑到阳台上要跳楼,我飞奔过去死死拉住了他。尽管儿子没事,我却被吓坏了,开始反思自己和丈夫的问题。我心里有很多疑问,就向好朋友阿霞诉苦,阿霞了解了事情经过后,说:“孩子犯错,父母批评的方式决定了他人生的走向。即便问题再多,个性再叛逆,如果正确引导,也能帮他‘翻转未来’。错误的批评,起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唯有适当的、正确的批评,才对孩子有帮助。想引导孩子意识到问题,并及时改正,你们不妨采用‘三分钟原则’。”

听过阿霞的“三分钟原则”后,我触动很大,回去和丈夫讲了这件事,丈夫也深有感触地说:“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后来,我和丈夫牢记“三分钟原则”,并将其应用于子女的教育问题上。

一分钟聆听

《以家人之名》一书中,女儿和别人打架被投诉上门,当时李爸是这么做的:在女儿开口之前,他没有根据对方家长的说辞下任何定论,而是认真听女儿说打架的原因。即便是女儿打人在先,他也没有不停地说教,而是让女儿先宣泄情绪,再慢慢教育引导。

好父母要学会聆听,尤其是孩子犯错时,要蹲下来先听孩子说。聆听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一分钟批评

小男孩回家,由于调皮,竟把电梯里每一个楼层的按钮都按了一遍。妈妈得知后,态度非常强硬,坚持陪儿子给每一层正在等电梯的住户道歉。男孩本来没觉得什么,但被妈妈这么一教育,他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成长中犯错在所难免,父母的职责就是要不断修正孩子的是非观,告诉孩子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好的批评,从不以贬低自尊为前提,而是让孩子真正吸取教训,规避问题,知道以后怎么做。

一分钟鼓励

有一次女儿打翻了牛奶瓶,洒得满地都是。我批评了她之后,看到她满脸委屈,便说了一句:“妈妈不怪你,相信你下次不会了。”女儿听了,脸上多云转晴,瞬间轻松了很多。

这件事给我很多反思:孩子犯错,挨批评后心情会十分低落,这时父母的鼓励能让其感受到爱和温暖。给孩子足够的鼓励,就是让孩子知道:犯了错不可怕,只要改正就好。

看过这么一句话:批评没了爱,教育就没了温度,只剩下满嘴的说教和拒绝。正如《放牛班的春天》里的一句台词:“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孩子不乖的时候,正是最需要爱的时候。所以,请牢记“三分钟原则”,和善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问题,用心聆听孩子的每一个声音。

猜你喜欢
原则丈夫女儿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大三的女儿
傍晚
海的女儿
安慰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