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旅馆建筑设计问题及要点研究

2022-05-31 00:39曹晨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设计者旅馆建筑设计

文/曹晨雪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引言:

旅馆建筑设计对促进旅游产业、提升地域旅游经济发展尤为关键。然而现阶段有关旅游旅馆建筑设计问题及要点等研究多而不精,基于该问题现状,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如注重设计理念创新实施规划统一、避免偷换概念开展针对性旅馆设计、做好前期设计筹划与数据采集分析、提升旅馆设计者综合素养及专业性等,对推动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优化、环保效果意义较大。

1、新时期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理念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发展逐渐向多元化转型,如何提升旅游旅馆建筑在产业发展中的转型升级效能,一直备受诸多学者关注。其中,旅游旅馆建筑是指为旅游客户或群体提供住宿、生活的环境场所。旅游宾馆作为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旅馆建筑设计是通过对现场环境与周边条件进行综合利用,以创新设计思维、开放构思理念,提升旅游旅游建筑的时效性、功能性与优美度,是吸引游客与繁荣地方旅游经济的重要保障。旅游旅馆建筑设计要点如下:

第一、注重结合性与环境条件利用,在旅馆建筑设计中需注重结合性,结合对象包括周边环境、自然生态等,如山体周边、海景周边、草原走边等。在旅馆建筑设计中要强调周边环境的融合设计,利用好自然景观对建筑进行搭建,凸显主体自然感与设计统一性。该方法的应用目标主要是以旅游特点为主,将景观与自然形态进行设计植入,为全面提升设计效果奠定基础。

第二,以功能需求的满足设计为主,在进行旅馆建筑设计中需对其功能性进行完善,提升旅馆功能区与住宿区的融合关联。在设计进行中一定体现内部设计的合理性,对旅馆各种功能特点、优势发挥给予保障。如隔音设计、采暖设计、卫浴设计、智能设计、娱乐设计等。

第三,以创新设计、格局优化为主。创新主要体现在旅馆建筑设计的形式开放、结构新颖。在建筑设计中不能局限于传统理念当中,需对建筑的整体结构与架构层次进行多元创新,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创新建筑设计。

2、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中面临主要问题

2.1 创新意识匮乏规划统一概念不足

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在全面实施开展中多为考虑建筑的形式化,设计理念创新不足。首先,传统旅馆建筑设计观念明显。从主体架构、外在形式与内部装修中均采用传统结构,缺乏对功能区与休息区的隔离缓冲设计,整个建筑结构过于僵化。通过对部分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旅游旅馆建筑在设计中很难开展形式创新,造成大同设计情况严重。因此,在日后旅馆建筑设计中需全面创新设计理念。其次,规划统一的设计概念不足。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中涉及问题较多,从概念到元素均要考虑到设计范畴之内。主要包括功能布局、分区设计、总体规划、建筑外观、内外景观、园林设计、装修设计、机电设备设计、标识设计、多功能流线等设计。但受实际情况影响旅馆建筑设计多为分区、分任务实施,设计部门较多,待完成设计后由多个施工部门开展共同施工。整个施工与设计流程过于繁琐,缺乏规划统一概念。造成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耗材情况,成本持续增加,现场施工混乱等情况,对设计效果无法保证等。

2.2 形式化设计实施且偷换概念

旅游旅馆项目在实际建设中需投入较大工作,从成本到设计周期均较长。但目前国家在旅馆项目建设中依然存在一定限制性,造成旅馆项目建设中或多或少出现些许偏差。经分析后发现,部分设计及建设单位在旅馆设计存在形式化设计情况,主要是指旅馆建筑设计的随意性,缺乏对项目结构的整体规划。导致随意性设计的原因主要是因项目施工周期长,在设计实施中不能充分对其进行考虑。同时,在旅馆建筑设计中“偷换”概念也十分严重。经调查后发现,很多旅馆项目建设前均不属于“旅馆”范畴,如通过接待厅、临时建筑改造成的旅馆项目,其本身并不具备旅馆功能与设计理念。该问题的发生直接造成旅游经营受阻,也会后期诸多问题发生埋下隐患。

2.3 缺乏前期设计筹划与数据调查

旅馆建筑设计中要对诸多问题进行考虑,从设计实施到设计完成,整个过程均要以前期设计筹划为主,在设计筹划过程中要通过选址、观察、采集与分析等形式开展。但在实际旅馆设计中多为快速开展、形式实施。如缺少市场调研、定位与规模判定等,造成设计的可行性报告不全,会间接导致设计与成本估算二者发生偏差,一旦发生偏差后则会发生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工作的实施开展与问题解决。其次,前期的数据调查工作不足也会影响设计开展。旅馆建设设计中涉及诸多数据内容,对规格参数、数值等较为重视,一旦在实际设计中忽视数据调查与分析则会导致设计精度失真、不准等情况。所以,做好前期设计筹划与数据调查尤为关键。

2.4 设计人员综合素养及专业薄弱

在旅馆建筑设计中人的作用发挥与理念决策尤为关键。设计人员综合素养及专业性对提升旅馆建筑设计质量意义重大。但目前部分旅馆设计人员综合素养、专业能力仍有不足。首先,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设计概念过于传统,设计思维只局限于传统结构、模式当中,缺乏对新颖、多元的设计思维。对国外先进设计形式与案例掌握不足;对新概念、新理论学习不够;对旅游市场与客户心理需求了解不深等,以上均会导致设计效果不佳与质量偏低。其次,专业性不扎实也是其主要问题之一,旅游建筑设计中多为采用专业知识、理论内容,并应用先进的设计技术,如三维模型推演、3D模型应用及数据分析软件等。网络信息技术的飞跃与提升直接推动旅馆建筑设计模式提升,但部分设计人员对专业设计软件及理论知识应用掌握不足,无法在实际设计中起到优化的作用。最后,职业者的沟通水平也直接影响设计质量,当设计者与业主沟通时缺乏正向的、当设计者与业主沟通时缺乏正向的有效积极的、有引领性的沟通时,设计工作就会,也会导致设计效果不佳、设计过程反复,施工过程繁琐。

3、旅游旅馆建筑设计要点与优化途径

3.1 注重设计理念创新实施规划统一

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中理念创新尤为关键,因此首要工作是对旅馆设计理念进行创新,提升旅馆建筑的新颖性。首先,要对旅馆概念进行创新,传统旅馆概念主要以宜居、住宿为主,在该基础上要对其进行优化创新。

图1 开拓型走廊空间设计

如对宜居形式的进行结构设计,改变传统的单一房间隔断形式,可采用跃层或多格局设计方式,提升房间与房间之间的结构关联,缩短到房间的距离,提升走廊通道的时效性。跃层设计主要考虑空间利用与旅游需求,提升整个房间的空间利用率。多格局设计主要以体现主题旅馆概念为主,在设计过程中需对各种因素及元素进行考虑。其次,对设计规格进行统一规划。我国需对旅馆建筑标准与结构规格进行明确,在创新的基础上要提升指标、参数的统一规划,提升旅馆空间与结构的创新、统一,如卧室、卫生间的规格统一。最后,要提升设计的时效性,规避设计的形式与随意。设计要体现旅馆的主体功能与服务功能,在功能区与休息区设计中要强调隔离区的科学设计,减少隔离区的陌生感、独立性。可采用室内景观的形式,通过绿植区域设计提升整个旅馆室内效果[1]。

3.2 避免偷换概念开展针对性旅馆设计

“偷换概念”对旅馆项目建设影响颇大,并造成设计盲目与肆意实施,对设计效果与质量保证影响较大。基于该问题,需对偷换概念问题进行规避,以旅馆设计尤为主对旅游产业进行重新定位。首先,政府需对旅馆项目设计进行重点监督,并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政策、法规等层面实施监督,对私自乱改的项目进行重点排查,如发现违规设计与施工等情况需及时给予处理。其次,项目承接单位要以专业角度为主,从旅馆功能保障与服务提供入手,开展针对性设计,体现设计当中专业植入。如在设计中必须以“旅馆主题概念”为主,从设计初衷、设计方向、设计过程、设计效果均要体现旅馆主题。旅馆主题概念不是单一片面的简单流程,而是需对旅游产业深入研究,且不断探索的思维凝聚[2]。因此,在设计中采用针对性的设计理念及方式尤为关键。最后,针对性设计需从流程入手,主要流程如下:第一、设计旅馆整体架构与外部形状,在整体架构设计中要考虑安全、新颖两大因素,安全设计是指保证旅馆整体架构稳定与可承载的同时,最大程度提升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新颖主要是指设计的创新体现,包括外部形状多元设计,体现非主流架构。如外部形状采用大线条流水型设计,体现旅馆的动态感与冲击性,营造旅游刺激、享受等氛围,视觉冲击对吸引旅客尤为关键。第二、外部景观设计,在外部景观设计中一定要结合自然、人造两种景观的方式。自然景观主要是结合自然环境、已有条件,如山体、河流、树林、草原等,通过对已有自然环境的环保利用,提升旅馆的身临其境,为整个旅馆设计效果提升奠定基础。

图2 山地旅馆设计模型

如利用半山体开展“山居主题旅馆”设计,利用海景或河流开展“海景主题旅馆”设计等。

图3 旅馆人造绿植景观设计

人造景观主要以绿植为主,对灌木与花卉等进行层次设计,提升旅客的带入感与吸引度,避免大景观与大渲染,需以小清新的外部绿植配置为主。

3.3 做好前期设计筹划与数据采集分析

在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中要做好前期设计筹划工作,前期设计筹划主要是指在设计前开展预先规划,包括设计方向、设计目标、设计架构与设计蓝图等。只有通过前期设计筹划才能真正起到预期设计效果。首先,对设计对象进行明确,并根据项目对象对设计方向、目标等进行分析,确定设计方向后便可明确旅馆设计主题,即想要的设计效果。根据该设计效果可通过手绘或软件等形式开展设计架构与蓝图实施。其次,对数据信息等进行采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对预先数据进行采集十分关键,包括环境数据、现场数据、施工数据、方案数据等。并根据该数据进行初始化结构设计,如将采集数据输入到设计软件或模型推演中去,为实际设计的决策与执行提供价值参考、依据参照等。最后,利用设计软件与模型技术开展数字化设计,在旅游宾馆设计中可通过设计软件、模型技术等开展优化布局。旅馆项目不同于其他建筑形式,受服务、功能、安全三大因素影响,需提升整体设计的规范标准性。即要强调整体美观、布局科学、空间合理,又要考虑各节点与问题隐患等。因此,在进行具体设计中需对通过数据建模,提升设计的精准度[3]。

3.4 提升旅馆设计者综合素养及专业性

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中需对设计者综合素养及专业性进行提升,要突显设计主体的时效性与时代感。首先,对设计者思想理念进行创新,对国外成功案例与设计经验进行讲解,通过培训的方式提升设计者的思维创新、判断能力,开拓眼界与接触外部。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设计经验[4]。同时,也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有经验的设计人员作为教师进入企业,对旅馆概念、旅游产业等现状前景进行专业讲解,让设计者从市场、产业等角度获得设计灵感,以符合旅游市场规律需求与客户满足感的目标为主,开展阶段性设计,对提升旅馆设计效果尤为关键。其次,需对专业设计知识与理论内容进行学习,设计者在旅游旅馆设计中面临主要问题多为专业性不足,在设计过程中产生错漏。基于该问题,需强化设计者的专业性,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对提升设计者的专业能力尤为关键。最后,需对设计者的专业沟通能力进行提升。优化工作态度与工作方式,提高旅馆项目设计的安全保障、科学可行、理论结合等,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发生[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旅游旅馆建筑设计问题及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对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优化要点进行阐明,以节能环保、科学布局为方向,主要包括注重设计理念创新实施规划统一、避免偷换概念开展针对性旅馆设计、做好前期设计筹划与数据采集分析、提升旅馆设计者综合素养及专业性等,为全面促进旅游旅馆建筑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设计者旅馆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2020德国iF设计奖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博远设计:“城市有机更新”设计者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在新西兰的旅馆邂逅五星红旗
欢迎光临机器人旅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