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所致鼻气道阻塞对儿童颅面发育的影响

2022-06-01 02:28苑迎娇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腺样体扁桃体气道

苑迎娇,胡 通

(皖南医学院1.第一附属医院;2.口腔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

鼻气道阻塞属于儿童常见疾病且长期的气道阻塞会引起患儿面型的改变,诱发鼻气道阻塞的原因多样,包括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等[1]。随着临床对儿童鼻气道阻塞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鼻气道阻塞将会对其颅面发育带来严重不利影响[2]。以往研究虽然已经有腺样体肥大所致鼻气道阻塞患儿与正常体检儿童[3]、腺样体肥大所致鼻气道阻塞患儿与扁桃体肥大所致鼻气道阻塞患儿颅面发育的对比分析[4],但却尚未涉及三者检测结果的横向对比,使得以上疾病的对儿童颅面发育的影响程度如何尚不明确,故本研究分别选取均具有鼻气道阻塞的腺样体肥大患儿、扁桃体肥大患儿以及气道正常的错颌畸形儿童为研究对象,对三者颅面发育进行对比,以丰富现有研究体系,现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收治的40例腺样体肥大伴错合畸形的患儿为腺样体肥大组,根据腺样体在气道的占位程度分为2组:腺样体轻度(生理性)肥大组20例、腺样体重度(病理性)肥大组20例;40例扁桃体肥大(双侧扁桃体占腭咽弓宽度>25%)伴错合畸形的患儿为扁桃体肥大组;20名气道正常的错颌畸形儿童为对照组。

纳入标准:(1)年龄:9~14岁;(2)腺样体肥大患儿(A/N>0.60)以及扁桃体肥大患儿(双侧扁桃体占腭咽弓宽度>25%)均具有鼻气道阻塞症状表现,包括打鼾、张口呼吸等;(3)无正畸治疗史;(4)受试儿童家属如实知晓本研究方案内容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有耳鼻喉疾病相关手术史(2)腺样体肥大合并扁桃体肥大者;(3)先天性发育异常者;(4)有引起错牙合畸形的其他不良习惯(如咬唇、吮拇等);(5)上气道其他部位存在阻塞(如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等)。

腺样体肥大程度判定标准:通过测量头颅侧位定位片上腺样体厚度与气道宽度的比值(A/N比值)判定腺样体的肥大程度(图1):0.60

图1 侧位片上腺样体厚度与气道宽度的比值计算方法注:A线代表腺样体厚度(绿色);B线:颅底的枕骨斜坡颅外面的外切线;N线代表鼻咽腔宽度(即C点到D点的距离);A'点:腺样体最凸点;D点:翼板根部后上缘;C点:硬腭后上缘,软硬腭相接处

1.2 方法所有受试儿童均接受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检查。受试儿童取站立位,使其眶耳平面和地面保持平行,颅面部中线与地面保持垂直,上下颌处于牙尖交错位且上下嘴唇自然闭合之后保持平静状态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由同一医师分三次选取蝶鞍点、鼻根点、上齿槽座点、下齿槽座点、上下中切牙长轴、眶耳平面、下颌平面、颏顶点等位点进行定点测量并取均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

1.3 观察指标选取前颅底平面-上齿槽座点角(SNA)、前颅底平面-下齿槽座点角(S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上中切牙点-前颅底平面夹角(UI-SN)、上中切牙点-下颌平面(LI-MP)、下颌平面-前颅底平面(MP-SN)、下颌平面-眶耳平面(MP-FH)、Y轴、上中切牙长轴-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U1-NA)、下中切牙长轴-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下交角(LI-NB)为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三组间以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受试儿童头影测量结果比较三组受试儿童SNB、ANB、MP-SN、MP-FH、Y轴、U1-SN、U1-NA(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L1-MP、L1-N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扁桃体肥大组与对照组相比:SNB、MP-SN增大,ANB减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测量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样体肥大组与对照组相比:SNB减小,ANB、U1-SN、U1-NA(mm)、MP-SN、MP-FH、Y轴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项目SNA、L1-MP、L1-N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三组受试儿童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2.2 腺样体肥大组中不同分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头影测量结果比较结果显示:腺样体重度(病理性)肥大组SNB低于对照组(P<0.05),ANB、MP-SN、MP-FH、Y轴、U1-SN、U1-NA(mm)均高于对照组(P<0.05);腺样体轻度(生理性)肥大组与对照组患儿相比,U1-NA(mm)、MP-FH增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详见表2。

表2 腺样体肥大组中不同分度腺样体肥大患儿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3 讨论

腺样体又被称之为咽扁桃体,与上腭扁桃体相类似且均附着于鼻咽部顶壁以及后壁间接处[6]。腺样体肥大可以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种,其中尤以病理性腺样体肥大常见且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容易引起鼻塞情形,呼吸不畅下患儿不得不张口呼吸以为机体补充充足的氧气,久而久之引起颅面发育异常[7-8]。除了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同样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的常见诱因,二者所致的鼻塞症状表现相似且均会对颅面发育带来不良影响,故一经发现就需要积极的治疗[9]。

本研究中三组受试儿童头影测量结果横向对比后发现SNB、ANB、MP-SN、MP-FH、Y轴、U1-SN、U1-NA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L1-MP、L1-N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如下:SNB中腺样体肥大组与对照组数值均小于扁桃体肥大组;ANB中腺样体肥大组增大,而扁桃体肥大组降低;MP-FH、Y轴、U1-SN、U1-NA扁桃体肥大组与对照组数值接近,但均小于腺样体肥大组。由此结果提示,腺样体肥大以及扁桃体肥大所致的鼻气道阻塞均会对儿童颅面发育带来直接影响,并且相较于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带来的影响更为明显和严重。在不同程度的腺样体肥大患儿头影测量结果比较中SNB、ANB、MP-SN、MP-FH、Y轴、U1-SN、U1-NA(mm)随着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A、L1-MP、L1-NB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随着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加重,腺样体肥大患儿颅面发育畸形更为明显。总结原因在于虽然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均会诱使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症状,但腺样体肥大患儿张口呼吸过程中腭部明显抬高、闭唇肌功能随之降低,使得牙列向前突出[10]。其机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呼吸过程中气流形成的局部刺激可以有效的促进上颌骨发育,而腺样体肥大发生后对上颌骨发育形成不良影响,其所引起的鼻气道阻塞无疑将会降低通换气效果,鼻腔气流缺乏行之有效的调控使得病变组织不断受其刺激而发生增生,最终造成上颌骨的矢状向、垂直向、横向三个方向的发育异常[11]。二是腺样体肥大所致的鼻气道阻塞导致患儿长期存在着张口呼吸情形,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张口呼吸现象的加重,口腔中舌肌力量持续下降,导致下颌骨相关肌群处于被动伸展状态,下颌发育肌肉力学环境明显改变之下又会对牙列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表现在牙弓变窄、下颌后下旋、生长方向改变等[12]。由于牙列发育与颌面部形态密切相关,由此使得腺样体肥大患儿颌面部发育畸形[13]。扁桃体肥大也会诱发张口呼吸现象,而张口呼吸对舌骨带来的影响与腺样体肥大相同,但不同之处在于扁桃体肥大患儿以下颌前伸代偿模式为主要表现,除了削弱口咽部气道正常功能外还会对舌骨以及舌的位置造成影响,舌体一旦出现前突情形往往会造成下颌骨体继续向前生长发育,即表现出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14]。由于颅面发育异常会给患儿身心成长带来严重不利影响,所以及早发现、积极治疗成为当务之急。但鉴于腺样体肥大与扁桃体肥大带来的颅面发育影响结果不尽相同,故准确区分导致鼻气道阻塞的确切原因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头影测量结果进行横向对比,则可以为临床初步鉴别鼻气道阻塞的成因是腺样体肥大还是扁桃体肥大,并且梳理数据之后还可以判断腺样体肥大程度,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本研究横向对比了腺样体肥大患儿、扁桃体肥大患儿、气道正常的错颌畸形儿童颅面发育结果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有研究体系内容,但本研究中纳入的研究对象例数较少,属于小样本研究,由此使得得出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的对照研究成为今后研究领域的重要前行方向。

综上所述,腺样体肥大所致鼻气道阻塞对儿童颅面发育产生直接影响,腺样体肥大越严重颅面畸形越明显,且其影响效果较扁桃体肥大更为明显。

猜你喜欢
腺样体扁桃体气道
精细化护理管理对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并发症的影响
腺样体肥大如何用药
腺样体肥大,用药还是手术?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
小儿腺样体肥大都需手术吗?
呼吸不畅,并非都是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