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仓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隔热试验*

2022-06-01 12:44赵德华孙士鹏张东辉徐彦春杨尽国郑连方崔小龙施景冰顾云鹏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隔热性粮温仓房

赵德华 孙士鹏 张东辉 王 莹 徐彦春 赵 影 杨尽国 郑连方 崔小龙 施景冰 顾云鹏 陈 凯

(中央储备粮北安直属库有限公司 164000)

仓房是粮食储藏的基础设施,受外界气温、阳光辐射、通风技术的应用效果等影响直接关系到储粮效果,是决定粮食储存品质的关键因素[1-2]。因此,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储粮仓房气密性、隔热性的好坏对低温储粮、绿色储粮的开展至关重要[3-4]。

北安直属库地处黑龙江省北部,属于低温高湿储粮生态区域,该地区全年15℃以上的时间为55 d~122 d,年平均相对湿度60%,夏季最高气温38℃,冬季最低气温-40℃。我库采用的主要科技储粮措施包括机械通风、密闭储藏、内环流控温、单管通风、缓速通风等,通过综合运用以上科技储粮手段,目前直属库内所储存的粮食质量得到了保障,有效减缓了储存品质劣变速度,也基本达到了保质减损的目的。

我库主要储粮仓房为平房仓,整体基础配套设施较好,仓房主体孔洞较少,密闭、保温、防潮效果较好,且入仓时杂质聚集不明显,不易形成通风死角,通风效果较好,货位上层粮面平坦、空间较大,便于仓内开展平仓机、翻仓机等机械作业,综合配套条件为安全储粮提供可靠保证[5]。由于建设平房仓时仓顶未喷涂密闭隔热涂层,仓顶隔热及气密性相对较差。为更好地了解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的重要性,我库平房仓通过仓顶喷涂密闭改造,开展气密性与隔热性试验,探讨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对储粮仓房气密性、隔热性的影响。

1 储粮仓房的气密性、隔热性对储粮安全的影响

1.1 对粮食储存品质的影响

当仓房的气密性、隔热性较差时不能将储粮仓房的内外环境进行有效隔离,导致仓房外部的温度、湿度对储粮的影响较大,容易造成上层粮食温度升高和水分增加,进而造成粮食发热、霉变,导致储粮安全事故发生。特别是季节交替的冬春季节和夏季雨水较多的季节。

1.2 对科技储粮应用效果的影响

为实现低温储粮目标,近年来科技储粮技术应用推广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平房仓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能够有效控制仓内最高粮温,均衡整仓粮温,在东北地区应用较为广泛。内环流通风技术通常在夏季开启,利用仓内粮堆“冷心”降低仓温,进而起到降低粮仓内最高粮温的作用。当储粮仓房的气密性、隔热性能达不到相关要求时,仓房内冷源损失较快,内环流通风效果不理想,消耗了大量电能的同时快速升高了整仓粮温,容易引发坏粮事故。

1.3 对储粮害虫的影响

温度、水分和氧气是影响储粮害虫生存的三要素。气密性、隔热性良好的仓房可以有效控制其生态因子,抑制害虫的产生、生长与繁殖。气密性、隔热性差的仓房则容易造成害虫感染,夏秋季节仓内湿度增加,粮食的生命活动,包括粮堆内的储粮害虫、螨类、霉菌生物的活性较强,从而导致储粮品质下降相对较快。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仓房(见表1)

表1 供试仓房基本情况

2.2 仓房储粮情况

29号试验仓储存2017年产国产大豆,散装储存,数量为7497 t,堆高6.11 m,储存期间粮温变化符合季节变化总体趋势,无害虫、变质、鼠雀现象,测温系统及通风系统正常使用,总体粮情稳定,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30号对照仓储存2017年产国产大豆,散装储存,数量为7453 t,堆高6.08 m,储存期间粮温变化符合季节变化总体趋势,无害虫、变质、鼠雀现象,测温系统及通风系统正常使用,总体粮情稳定,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

2.3 改造前后气密性与隔热性总体情况

2.3.1 改造前 29号仓、30号仓仓顶均采用钢板夹保温岩棉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彩钢板与彩钢板接缝处、彩钢板与墙壁之间、彩钢板与钢梁之间存有缝隙,仓顶整体气密性、隔热性相对较差。

2.3.2 改造后 29号仓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处理、彩钢板缝隙处用发泡剂填充。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后能够有效提高仓顶的密闭性,提升反射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处理流程:清理基层(除尘)——防腐处理(除锈、刷防腐漆)——防腐层上涂过渡层(密闭反射隔热漆底漆)——防水密闭处理(粘贴抗老化无纺布)——喷涂前清洗、试漏——喷涂密闭反射隔热涂层底漆——喷涂密闭反射隔热涂层面漆。

材料要求:密闭隔热涂层应具备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颜色为白色,全波段反射率不低于0.88,发射率不低于0.85。

2.4 试验方法

对改造前后2个仓房夏季仓温、上层粮温、最高粮温、平均粮温进行记录比较,同时对2个仓房储粮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两组数据分析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对仓房气密性、隔热性的影响。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温度变化情况

从表2中数据得出:未改造前试验仓与对照仓房整体温度数据相差不大,由于仓房顶部气密性与隔热性不良,仓温受外界影响较大,整个夏季(7~8月)仓温较高,间接导致储粮仓房上层粮温、最高粮温升高。

表2 改造前后温度变化情况(单位:℃)

29号仓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改造后,夏季储粮仓温较对照仓下降5.0℃左右,上层粮温、最高粮温均下降3.2℃左右,平均粮温也呈下降趋势,整体温度下降趋势较为明显。

3.2 试验期间储粮品质变化情况

从表3中看出:未改造前试验仓与对照仓房大豆储存品质指标中的粗脂肪酸价和蛋白质溶解比率相差不大,与29号仓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改造后对比,对照仓30号仓储存品质指标中粗脂肪酸价明显上升,蛋白质溶解比率明显下降,而试验仓29号仓储存品质指标中粗脂肪酸价上升幅度较小,蛋白质溶解比率无显著变化。

表3 改造前后储粮品质变化情况

4 结论

4.1 改造后平房仓气密性与隔热性效果分析

通过对上述数据对比,平房仓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后能够有效保存仓内冷源,阻止外界热量的进入,使平房仓夏季仓温降低5℃左右,从而实现绿色储粮、低温储粮、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

4.2 改造后平房仓储粮品质变化

改造后平房仓能够有效控制仓内温度及湿度,减少粮食储存损耗,有效抑制储粮害虫生长,延缓储存粮食品质劣变速度,有效控制保管费用,不仅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大幅度提升社会效益。

4.3 改造后科技储粮效果应用情况

平房仓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具有很好的反射红外线、紫外线的功能,能够有效降低外界热量对仓内热传导作用,尤其在夏季,仓顶隔热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仓内粮温的波动情况,进而影响低温储粮效果及低温储粮的经济性。通过试验进一步确认了仓顶喷涂密闭隔热涂层改造后的仓房隔热性、气密性有了整体提升,科技储粮(有效降低内环流控温运转时长)应用效果明显,为延缓国产大豆储存期间质量劣变提供基础保障。

猜你喜欢
隔热性粮温仓房
基于辐射制冷技术的冷链保温箱隔热性能测试与能耗分析
田字型不同方位仓房传热情况对比分析
浅圆仓不同通风方式降温效果和耗能对比*
浅圆仓东西面靠墙粮温变化研究*
浅谈新型仓房设计及建设*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城轨车门隔热性能研究
华南地区准低温储藏大米覆膜试验
高温高湿区大直径浅圆仓不同风机组负压通风试验
基于Labview的冷藏车隔热性能试验系统设计
脱贫攻坚重庆在行动
——青年记者“走转改”水墨画般的村庄书写着别样的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