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的前世今生

2022-06-02 20:46纪中展
环球人物 2022年11期
关键词:西非天花人际

纪中展

猴痘病毒概念图。

近日,一种高传染性病毒——猴痘在多个国家出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不少人担心它会引发继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又一个全球性疫情。

人们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截至2022年5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已经接到来自英国、美国、意大利等19个国家报告的131例猴痘实验室确诊病例和106例疑似病例。虽然迄今尚未报告相关死亡病例,但据WHO判断,猴痘病毒已发生人际传播,病例数量接下来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猴痘不是新发现的传染病,是一种早已存在的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的传播分为两个阶段:首先由动物传播给人。过去,感染猴痘病毒的病例多具有疫区旅行史,他们接触了携带猴痘病毒的动物,比如被染疫动物抓咬伤、接触其血液和体液、食用未煮熟的肉等;其次是人际间传播。这个阶段相较动物传人效率低很多,需要长时间、面对面的接触才有可能发生,比如体液和飞沫传播、皮肤病变或接触患者体液等。

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牛痘病毒等,都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在抗原性、生物学特征、形态和结构等方面很相似。目前,从已有的科学发现来看,虽然此病毒被命名为猴痘,但猴子并不是其天然宿主,因为在松鼠、袋鼠、旱獭等啮齿动物身上也能够发现猴痘病毒。

全世界首例人感染猴痘病毒发现于1970年8月。当时,现属刚果民主共和国布肯达村的一名9岁孩子出现类似天花症状,后来确诊感染的是猴痘病毒。此后,全球范围内确诊猴痘病毒的病例并不多。直到2003年,美国出现了猴痘病毒确诊病例,科研人员确定是由西非支的猴痘病毒引起,原因是美国一家宠物店从西非购买的动物携带了猴痘病毒。

近年来,在中非和西非的一些国家,本土感染猴痘病例数量明显增加,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对森林的开发导致人和野生动物接触增多。天花疫苗接种率低,这和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有关。因为人类对于天花病毒的有效根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各个国家逐渐停止接種天花疫苗。这可能导致人类对猴痘病毒的抵抗力减弱,也给了病毒传播的空间。痘病毒的发现与确认相对容易。在发病率和死亡率远低于天花的一般情况下,猴痘病毒的潜伏期在5—21天,临床表现通常为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巴结肿大,之后会发展为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并可能导致一系列临床并发症。从目前来看,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逐渐康复,少数人病情严重。

本次大多数确诊病例与过往旅行史无关,不太符合上述两个阶段的传播规律。目前,避免与猴痘病毒接触是防控的重要方式。根据病毒传播的阶段有几点防护措施:减少接触野生动物,避免食用野味,如食用一定要煮熟;人际间沟通做好自身防护,保持距离、戴口罩和勤洗手;不与他人共用衣物和床品,不接触可能感染猴痘病毒患者的皮肤等。

截至目前,中国没有发现猴痘确诊病例,也没有在相关的动物宿主中发现此病毒。但随着欧美等国出现相关疫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关注猴痘信息、监控病毒发展,出台更强力的措施严防输入性病例,并在药物与疫苗研制方面尽快着手、及时产出,构建中国猴痘病毒疫情防控新长城!7DC1053D-9E8B-42EC-926D-D975D46446D0

猜你喜欢
西非天花人际
西非热恋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国际热带木材市场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浅谈软膜天花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西非加纳某净水厂工程净水工艺方案比选
天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