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背景下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022-06-02 11:23刘佳莉
中国新通信 2022年6期
关键词:财会人才素养

【摘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智慧城市、万物相连已经初具规模,人们全面迈入数智化时代。高等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要能够对数智化时代财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有效把握。结合数智化时代高职财会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一些新挑战,优化财会人才培养思路。从明确高职财会人才培养方向,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构建现代财会人才保障体系,全面发展数智化高职复合型财会专业人才。

【关键词】    数智化    财会    人才    能力    素养

引言:

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以及互联网已经与各行各业紧密融合在一起,数智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继续要重视普通教育的落实,更要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为梯队,面向社会各行各业所急需的高层次技术性人才着力规划职业教育发展大方向。将职业教育做大做强,适应数智化时代行业转型的新需求,推动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转变。

一、数智化环境下财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数智化浪潮已经席卷传统行业,如何更好地以大数据为依托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对数智化环境下企业、用户及学校人才培养都提出了新要求。企业要想更好地在发展困境中突破而出,就需要以优秀的人才做支撑。对于财会专业的人才来讲,一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专业的财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能够适应数智化时代企业财会运营的新场景、新模式,掌握有效操作方法,并能够从数据中发现新价值,这都对人才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智化时代企业每天产生的数据流都非常龐大,要想更好地适应数智化发展浪潮,企业不能盲目地扩张,而是要树立经营新思维,更好地从智慧互联中发现新需求,萌生新理念。所以在数智化时代,人们要从被动接受转变向主动积极创新有效迈进,更好地以大数据为依托,将财款、金融、信息、数据管理技术有机整合在一起,构建数智化环境下的高效合作团队,才可以更好地打破僵局稳步创新。要想更好地在数智化时代向企业和社会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就需要着眼于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财会核算与经营决策乃至行业发展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新需求,优化财会人才培养的大方向。

二、数智化背景下高职财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挑战

数智化环境下,人工智能、区域链、云计算、大数据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升级与扩容。这是学术界与财会实务界融合在结合一起产生的新型实践模式,同时对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理念碰撞不仅需要人们在基础构建方面做出多元努力,更要以财会人员为枢纽推动企业良性运转。让他们更好地成长为进行经济决策与行业需求分析的先头部队,在企业日常经营和规划发展的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智化背景下,各个企业对于财会人员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财会核算与管理决策需要同步推进

数智化背景下各个企业对于财会人才的综合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财会从业人员要能够结合企业经营的以往数据,更好地落实财会核算工作。同时在财务明细建立的前提之下,还要将财会核算与经营决策有机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财会人员同时懂得管理财会的相关知识,在账目核算的前提之下,能够从过往流水中发现问题。紧跟企业改革步伐,规划未来发展方向,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一些决策信息与发展建议,并对项目本身可行性、发展前景、风险及建议等多方面做出科学预测。这些都需要财会人员在掌握专业知识前提之下,积极融合于工作实践中,财会核算与管理决策同步推进,避免企业可能蒙受的巨大损失。

(二)财务能力与合作沟通要同步并举

数智化时代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不仅涉及了多元数据,同时对于人才的综合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内要做好各个岗位之间的统筹协调与密切配合。财务工作者不仅要能够对各个岗位的基本工作安排有效把握,还要在薪酬核算、绩点规划等多个方面有效把握。同时财会人员需要与各个部门密切配合,构建高效管理团队,在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经营的前提下,对外新承接的一些订单有效安排,并做好清晰的账目明细,推动企业多个项目都可以顺利推进。平常在对外沟通的过程中,财会人员不仅代表了个人,还与整个企业形象密切相关。数智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希望财会人员除了要能够熟悉账面信息之外,还要懂得商务礼仪,高效沟通技巧,综合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有效合作等,从而更好地适应数智化时代快节奏的工作模式。

(三)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同步并举

数智化时代财会管理落实的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记账方式已经逐步被淘汰,各类新软件如金蝶、用友等应运而生。在减少财务人员工作核算量的同时,又对财务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掌握一些软件的操作方法之外,还要学会有效的故障排除,并且要将通识知识、创新意识、互联网思维、实践应用有机结合在一起。

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更好地把握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关键要素,成长为符合创新型财会专业人才,在数据挖掘、数据管理、多技能整合等多个方面联合发力。

三、数智化时代高职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暴露的突出问题

数智化时代为财会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同时企业财会岗位对人才的综合能力需求与学校的常规教学出现了诸多错配问题。学生在学校掌握的很多数据管理、数据决策、数据创新知识并不能在实践中有效应用,而当前企业的财务工作数智化变革非常迅速。学生变通意识不强,就不能更好地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要想更好地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财会人才,我们必须要对数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效分析。

(一)学生能力发展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伴随财务数智化的转型升级,在高职财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明确的决策目标,推进产学研融合,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为财务决策工作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但当前对于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课程体系越来越快捷化,学生的学习速度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学生所学的很多知识死板机械,在具体实践中也不知道如何应用。推进产学研融合,不仅需要更好地加大学生的实操学时,还要更好地结合数智化时代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新需求推进财会人才的自主学习。尤其是一些核算型课程、管理型课程都需要更好地与企业生产经营现状相融合,这单纯依靠学校单方面来推进难度比较高。要更好地与企业加强对话,用智能化财务管理思想指导学生有效实践。培养学生数智化时代的财会融合新思维,适应数智化工作模式而积极成长,鼓励学生转变被动学习的心态,更好地对一些新兴技术、工具和理念有效学习和掌握。

(二)财务业务与财务管理融合度不够

高职院校财会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实践操作,这包含了基础财会学原理、中级财务课程、高级财务课程等大量内容,都需要让学生落实到实践中,结合大数据、云计算、云存储、云报销、云存货等内容推进实操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推动学生对一些财会技术的学习,并对各类工具有效掌握。但当前在财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业务与财务融合度不够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只能按照教师的指导来进行一些数据的分析工作。让学生独立实操,他们不能将一些业务连贯系统来完成。还有一些时候由于学生心理素质不够,不注重一些财务信息的安全保密。这些都会使学生在财务业务落实的过程中连贯性不够,而且会出现各类安全隐患,稍不留神还有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数智化时代财会人才的综合岗位需求。学生综合素质不达标,走出校门很有可能面临失业,或者进入一些小企业工资待遇不高、自身能力不能有效发挥甚至最后转行等窘迫事态,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挫败感。数智化时代,高职财会教学要能够面向学生未来长远性发展,让他们适应新型财务工作模式。在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之下,主动带入信息化思维。以智能化工具为依托,抓取核心信息,规范工作流程,以更好地获得企业和市场的认可。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扩容力度不足

数智化时代财务工作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速度,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对财务工作人员需求也大大缩减,这就导致高职财会专业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一现实背景下,要想更好地脱颖而出,不仅需要学生对高等院校内涉及的一些课程有效掌握,以考试达标为目标来培养学生,更要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趋势,推动学生对多项课程同步学习。在高职财会专业课程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除了依托线下模式引领学生产学研融合之外,要更好地以互联网为依托,推动学生自主学习。适应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讓他们更好地以互联网为依托,对多项知识有效学习,并通过财会竞赛职业,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多种方式,更好地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学校要能够面向学生长远性发展,建立开放性育人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未来就业择业有效赋能。

四、数智化背景下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对策

数智化时代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要能够深度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面向学生未来即将从事的岗位工作,加快知识更新与新型授课模式的应用,并大力推动混合式教学、项目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践式教学等新型授课模式的应用。贴近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引领学生更好地学习参与,为学生全面成长保驾护航。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需要从多多管齐下优化改革思路,探索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一)重构课程体系,拓宽财会人才培养思路

数智化时代一些基本的财会工作已经可以由计算机来代替,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更好地理性审视财会教育的困境与突破方式。学校要能够更好地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人才发展方向,以宽基础、高素质、精专业为依托,将财会人才的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并能够以数据化资源平台为支撑优化课程呈现方式,让学生自主地对一些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将更多的目光聚焦大数据技术运用,适应智能化时代超智能财会人才培养而发展。面向数据处理、价值管理、供需匹配、互联网、区域链、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方向,更好地推动学生实践创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能够以优质课平台、前沿教育平台、实验教学平台、校外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为依托,让学生更好地提升专业技能、发展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地实践创新,成长为新型财会人才。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同时,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财会人才为导向,深度研究数智化环境下财会人才的方式,提升数智化背景下财会人才的综合职业技能。

(二)优化目标指引,重视复合型跨界人才的培养

在数智化背景下,高校财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能够让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结合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岗位,更好地拓宽培养方向,让学生成长为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一些跨界合作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未来产业对接而赋能。尤其是一些共享财务、智能财会、特色项目审计、投资分析、税务规划、财务分析师等新兴岗位,对学生管理财会、智能财务方向、大数据审计能力、战略型财务规划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要让学生了解业务的同时,懂技术、会管理,密切结合一些财会专业学科,提升学生综合学习技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运用一些分析工具,开展有效的战略规划,熟悉资本市场运作的相关知识,并以大数据为基础让学生对多元知识有机整合,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以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对接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高标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三)优化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数智化背景下的高职财会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执教能力也需要同步提升。为了更好地指引学生对财会职能学习掌握,学校要积极构建多元化复合型师资队伍。以强而有力的师资保障,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推动学生能力发展。

首先对于校内已有的师资,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除了对教材上设计的课程有效备课推动学生学习掌握之外,要更好地以互联网为依托,增强对财会知识技术的学习,与时俱进,提升自身业务素质。同时要能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适应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与其他教师更好地对话交流。身先垂范,与学生一起树立良好的学习进步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具备企业化、国际化、开放型视野,要能够适应数智化时代企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增强与企业高级财会师的对话意识。对于财会实践技能的逐步增强,尝试对财会实践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同时,高校要积极引进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能力层次的专业教师,为学生财会实践提供有效保障。

另外,高职财务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就业面越来越广。教师也要能够将企业的一些数据分析理念带入学校,让学生真正投入连贯性学习过程。以财会加技术的现代化培养路径,更好地成长为应用型教师,为学生财会专业知识学习提供有效参考。教师自身首先要能够熟练运用智能化财务系统,并且能够完善系统的开发,坚持财会工作的初心。设身处地地了解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痛点、难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在校内适应数智化时代的财务工作需求而积极学习和提升,让学生成长为更受欢迎的优秀财務工作者。

五、结束语

总之,财务数智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高职院校作为优秀财会人才培养的专业阵地,要能够正视财务智能化时代的前沿发展形势,优化教学理念,充实课程体系。以完善的师资为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有效奠基,更要树立长远性发展眼光,把握会计改革发展的新方向,为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有效赋能。

作者单位:刘佳莉    德宏职业学院

参  考  文  献

[1] 周瑢, 李小金. 数字经济视域下职业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 2021(11):5.

[2] 吴天舒, 李妍.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策略[J]. 辽宁高职学报, 2021, 23(3):5.

[3] 王亚楠, 朱长倩. 数智化下高职财会学生职业能力重构及培养对策研究[J]. 大众商务:上半月, 2021(12):2.

[4] 钟媛. "1+X"财务数智化视野下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 科技经济市场, 2020(11):2.

[5] 金贤.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C职业学院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23):27-28.

猜你喜欢
财会人才素养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财会职业及教育的新挑战
毛遂自荐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探讨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