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数字化管理技术让食品供应链更安全

2022-06-04 04:47王翠竹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食安冷链供应链

王翠竹

作为中国领先的供应链物流数字化服务运营商之一,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流科技”)致力于构建供应链物流行业数字化(IoT)的基础设施,并通过软硬一体化的技术和服务,实现物流基础设施物联网化、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和物流全场景智能化。现如今,易流科技已逐渐在制造、冷链、快递、新零售、餐饮、商超等多个细分领域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为了更加深入地从食品安全本身出发,研究食品相关的产业链和场景,提供覆盖从工厂到卖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场景监测和全链条追溯的“食品安全数智化”服务,易流科技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深

圳市食易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食易安科技”)。

由《食品安全导刊》杂志、食安观察网在“食安大讲堂”网络平台推出的“食安科技助力食品供应链安全”系列研讨会第四期课程中,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安事业群总经理、深圳市食易安科技有限公司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王震以《数字化管理技术让食品供应链更安全》为题,从4个方面分享了“数智食安”的相关内容。

从食品安全角度看食品安全供应链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和深化改革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这“四个最严”来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的统一性和专业性,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从而确保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一方面,消费升级推动食品供应链不断完善。特别是2020年全国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逐步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在这一趋势的驱动下,食品品质体验将成为社会刚需,食品安全更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已使产业互联网进入“深水区”。此外,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优化又为消费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以说,数字经济为食品安全的应用与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用食安数智塔的视角解析食品安全

通过与各行业企业头部用户的沟通交流,食易安科技立足食品安全供应链的全景视角搭建了“食安数智塔”,这也是食易安科技的行业视野和业务发展蓝图,其从上往下是“业务逻辑”、从下往上是“数据逻辑”。

第一层:食品安全服务。用“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的思维为企业、政府和公众提供食品安全数智化的便捷服务。

第二层:食品安全数智应用。聚焦从农田到餐桌,从工厂到卖场的各个环节与场景的食品安全的数智化应用,从全产业、全场景的视角,在强调全过程追溯的同时提供智能化应用。

第三层:食品供应链协同。实现物流要素和物流设施的透明链接,并通过相关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追溯平台,实现供应链物流的可视、可控、可协同、可优化。

第四层:IoT基层设施。从技术视角而言包括定位识别、身份识别、环境感知、图像识别、无线中继等;从场景视角来说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园区、智慧餐饮、智能冷链等。

由此可见,“食安数智塔”旨在掌握全场景的IoT数据,以及食品供应链物流过程的数据,从而打造覆盖从产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数智应用,进而为企业、政府和公众提供更优质的食品安全服务。

食品安全供应链数字化的实现路径

食品供应链高质量发展需要逐步向科技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升级,故食易安科技将其实现路径分为物联網化、数字化、智能化这3步。

物联网化就是将物流基础设施(要素、设施、场景),如种养殖场、产地及运输环节的车、人、货、箱、仓、店、场站等的实时连接&在线。通过基础定位、图像识别、环境感知、事件识别、驾驶安全、无线采集、ECU采集、人机交互等连接&在线方式,生产、运输、管理等人员能够及时了解食品在生产、存储、运输等环节的数据,以此对可能发生或存在的风险作出预判或预警,进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数据是实现可视的基础,数字化就是要实现供应链全链条,即订单、调度、运单、在途、签收、考核、结算等环节的端到端可视,进而实现上下游——货主、承运商、车队、司机、仓库、收货人等各环节的协同。实现了可视与协同的数字化食品安全供应链不仅能够优化成本、精准时效,还有助于全程安全的实现及重塑体验。

智能化可以说是在物联网化与数字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通过物联网数据进行动力画像、业务图谱等的描述,然后对数据征信、风险预警等实施诊断,继而对需求、运力等作出预测,最终帮助智能调度、路网规划等形成决策。

总而言之,食品安全供应链数字化的实现路径就是要让数据代替经验、算法辅助决策、机器具备灵魂。

食品安全供应链的应用

随着市场对食品及其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升,数字化管理技术在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将愈发广泛。例如冷链供应链全链温湿度检测控制,其可以通过使用面向、人、车、货、仓、厢、柜等动态检测的IoT设备,以及“软硬件一体”的方式实现冷链全场景的数字化监管。又如供应链全链条数字化——提供以“物流控制塔”为核心的订单履约协同,通过OMS(目标管理系统)、WMS(仓库管理系统)、TMS(数字控制系统)等信息化系统的协同来高效提升物流作业效率,并有效实现业务数据流畅运行。再如品控溯源的双循环、双链条追溯,即国产商品从种养殖到基地储存、农贸农批再到加工生产、中央厨房、展销、餐厅等直至消费者手中的全程追溯,以及进口商品从工厂到运输再到入境港口、集中监管、贸易商、经销商直至消费者的全链条管控。

事实上,食品安全数字化转型同样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更是关系到食品安全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冷链市场的食品供应链规模庞大、业态复杂,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效能难以持续,探索与建立冷链安全长效机制已成为行业共识,要由被动监管向主动监管转变,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转变,构建与市场机制相匹配的监管体系,借助互联网平台增强监管的全面性、针对性、科学性,形成事前防范、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

总结来说,食品安全追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对供应数字化进行深度变革。同时,还要打破传统信息系统孤岛,实现全链追溯。

猜你喜欢
食安冷链供应链
临平区市场监管局 推进基层星级食安办建设 激发食安共建共治新格局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首个“南菜北运”冷链果蔬专列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