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耿福能:强产业链条育特色品牌助乡村振兴

2022-06-06 00:31
中国商界 2022年4期
关键词:凉山州人大代表产业链

“耿总您好!”“您好!我在山上……”熟悉耿福能的人,经常遇到这样的电话对话。话里的山,是凉山州地区的山。

尽管企业规模已经做到近百亿元营收,但他依然坚持脚踏泥土,频繁往返成都、凉山州,脚步几乎踩遍大凉山的每个县与村庄。当地老百姓种什么,用什么样的模式才能挣钱,这些直接又实际的问题,很多都被他写进了自己的建议里。

这位来自“三州三区”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医药集团董事长,从2013年到2022年,连续10年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在此期间,他做了60余次调研、80余次发言、100余份建议,总字数超过16万字,这组数字的背后,或许正是很多人疑惑:“耿总您怎么总往山里跑”的答案。

為什么这些数据这么清楚?

用耿福能的话来说:“人民选我当代表,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不敢马虎。”

今年全国两会,耿福能又准备了13份建议。其中多份建议涉及到乡村振兴内容,如《关于建立健全完整产业链培育特色品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建议》《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等。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2021年好医生药业集团在全国发展种植中药材42000亩。其中,凉山州有9个县种植等中药材34105亩,带动1.7万户8万多农民稳定增收致富。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产业。”耿福能表示,乡村振兴要把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建立健全完整产业链。

一方面,以产业为重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全产业链,符合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另一方面,这些年,符合地区优势的特色产品也不断在品牌上下功夫,乡村振兴应当根据当地优势资源和特点,做精做细打造特色产品、特色产业“金字招牌”,吸引相关企业发展种植养殖、产品初加工、产品销售。

同时,大力推进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培育龙头企业,统筹安排乡村振兴资金,鼓励带动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耿福能建议,有关部门应在资金、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鼓励引导企业与农户深度融合,让农民更深地“嵌”入产业链中,分享更多增值收益,通过产业振兴真正实现家庭富裕、乡村振兴。(李简单 徐民)

猜你喜欢
凉山州人大代表产业链
各区人大和人大代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松江区人大代表摄影作品选登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窥视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凉山州: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时代答卷
卓尼县人大常委会为县乡两级无固定收入人大代表发放生活补助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辽宁贿选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