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驱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模式研究
——以辽宁沈阳为例

2022-06-06 09:14康锏予
关键词:新旧动能沈阳

隋 庶,康锏予

(1.沈阳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2.沈阳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沈阳 110866)

推动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是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同时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新动能引导、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而新旧动能转换是在深刻理解经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动能转换,是科技创新成果扩大、深化应用的成果。目前中国拥有41 个工业大类、191 个中类和525 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能够生产从针头线脑到航空航天、从初级矿产到工业机具的一切工业产品,成为中国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进一步升级产业所必需的基础和动力。沈阳市乃至东北地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科技创新、实业引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依然依靠实体经济。

一、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视角

从历史角度看,新旧动能转换大体可以分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和以地区为主体的新旧动能转换,以下选取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情况进行分析回顾,为新旧动能转化提供历史借鉴。

1.以国家为主体的新旧动能转换回顾

(1)英国工业革命的回顾。英国工业革命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作为起点,以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为枢纽,带动了工业生产的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并以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17世纪时,英国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这是制度变革带来的生产力的解放;英国的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资本,这是投资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要素之一的资本的集聚;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生产所必需的劳动力,这是生产要素之一的丰富劳动力储备,制度、资本、劳动力都具备条件后,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同时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又对生产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不断推进以技术革新为目标的、以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的工业革命,上述变革使生产力迅速提高,最终影响范围不仅从英国而且扩展到西欧和北美,推动了西方、东欧和亚洲国家的技术革新。

(2)美国工业革命的回顾。19 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了电,电力取代了蒸汽,逐渐成为当时的主流。随着先进的发明被大量应用到生产中,以及大量移民的出现,美国经济在一系列制度保障下逐渐成熟起来,实现了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在以电气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起到了推动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作用。

2.以地区为主体的新旧动能转换回顾

(1)美国硅谷的模式。硅谷位于美国加州北部的旧金山湾区南部片区,是现在高精尖电子科技产业事业云集区域。一开始仅仅生产半导体材料,在半导体材料做大做强之后,逐渐往半导体材料的终端发展和延展,并依托地理优势和美国人才优势,形成了硅谷的集群效应和经济的拉动效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芯片半导体等材料越来越大量地进入到轻工业、重工业乃至农业生产中,人们发现借助电子科技可以使工作效率更高,于是电子科技产业开始崛起了。也正因为如此,硅谷园区形成了良性循环,更多的高校人才在毕业之后聚集于此,促进了技术不断迭代更新,芯片产业至今依然是美国重要的产业支柱。

(2)中国广东的经济模式。中国改革开放后,广东作为沿海地区首先进行了改革开放试点,几十年后,广东的GDP 在全国始终排名第一位,现在国内的家用电器、服装鞋帽、电脑等相关产业都聚集在广东,其发展初始是由一家生产,后来发展至几家生产然后带动周边上下游配套产业链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级换代,始终保持着相关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广东对劳动力也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吸引态势,2021 年的人口普查显示,2020 年相比2019 年广东人口增加1 080 万人,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较高增速。在图1 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曲线在GDP 曲线上,可以认为较高的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速度带动了GDP 的增长,同时从业人员也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也保持较高增长比率,也在GDP曲线之上,说明这两项都对GDP有正向的拉动作用。同比这三项数据,从图2 中可以看出,沈阳的GDP 曲线在2017 年上半年都在固定资产投资之上,并且没有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降低而大幅走低,2017 年后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曲线大幅增高,GDP 只是跟着波动,并没有大幅增高,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对GDP 的影响有限,GDP 的增长或下降另有其他因素拉动,统计信息显示是第三产业对沈阳GDP 的影响非常大。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广东完整的产业加资本推动和人口增长,这是广东GDP始终是全国排名第一的重要原因。

图1 广州GDP、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图

图2 沈阳地区GDP、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图

二、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思路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新旧动能转换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契机,每个阶段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但是不同阶段的新旧动能转换也有共性的因素。

1.阶段发展的特点

(1)英美发展模式。英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多方共振的混合。首先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变革带来了生产关系的解放,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制度保证;其次,技术革命进一步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这些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在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引起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变革,带动了经济的增长,成就了两次工业革命。

(2)硅谷模式。硅谷模式是后工业革命时代技术革命发展的产物,其发展是以点带面,以技术促创新,以需求拉动供给。硅谷形成的初始首先是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新产品,加上风险投资的推动,再由风险投资带来厂家需求,带动形成了整个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最后由聚集于此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形成了硅谷,这些创新公司的聚集通过产品迭代、不断技术更新,形成了门槛高、高新技术密集、投资大的行业特点,这也是美国半导体行业持续领先原因之一。

(3)广东模式。广东模式发展有天然区位优势,也有改革开放先行者的优势,也有先进思想的优势。在最初加工产业发展基础上,依托成本优势、区位优势,形成了自主生产相关产品的能力,不但能代工生产,也有自创品牌,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形成,现在则形成了产业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等发展优势,大到工业产品、各种家用电器,小到各种配件品种,产品多样不但具有质量优势,还有价格优势,并且产品有逐渐向更高技术发展的企业联合优势和资金优势,云计算、5G、大数据、机器人、光刻机及软件等产业不断涌现,广东已经走上了集群发展模式。

2.阶段发展的共性

三个模式的发展有很多共同因素,这些因素为现阶段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可以为现阶段新旧动能转化提供发展借鉴。不同阶段起主要作用的要素有所差异,需要进行相关要素整合。如图3

图3 新旧动能转换模式及要素

三、沈阳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困境

新旧动能转换是东北经济走出困境的重要路径,涉及东北经济的活力和振兴问题,在深入理解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逻辑上,沈阳地区经济新旧动能转换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创新技术的引领

目前国内外以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等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动能带动了新经济与新业态的发展,沈阳地区传统的制造业目前并未能积极融入这些新技术,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相比沿海地区转变缓慢。2020 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沈阳航空航天器设备制造企业28 家,亏损7 家,工业总产值3 814 189 万元;飞机制造企业12 家,亏损4 家,工业总产值3 584 773万元;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单位数总共47 家,其中14 家亏损,工业总产值1 329 754 万元。这是沈阳工业总产值中占比前三项的工业行业,计算机等制造业排在第三位。而同一时间广州电子产品制造业企业有610 家,工业总产值2 670.99 亿元。相比之下,电子信息产业企业在沈阳落户不多,工业总产值也不高,还是传统制造业比重过大,但这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家数也不多,反映出沈阳本地资源相对集中某些制造业大企业上,创新企业不但资源缺乏,企业家数也比较少。

2.人口流出的影响

由于经济发展滞后,2021 年辽宁的GDP 在全国排名第16 位,按增速排名是第29 位。2021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辽宁人口流出近百万,达到92.56 万人,从图1 可以看出,辽宁常住人口是逐年下降的,到2020 年有巨大的人口流出拐点。沈阳地区虽然是人口净流入,但是增长缓慢,2020 年相比2015 年整整五年,人口增长才4.35%,不能改变整个地区人口流出的大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显现出来。从供给与需求理论分析看,辽宁省大学云集,是全国各省大学数量排名第十的省份,共有本专科院校116 所,但这与辽宁GDP 在全国排名情况是不匹配的,广东GDP 全国排名第一,大学数量全国排名第二;江苏GDP 全国排名第二,大学数量全国排名第一,基本都是匹配的,这说明辽宁虽然大学数量比较多,每年培养的毕业生也不少,但是没有反映到经济形势上。结合人才流出等状况,说明人才肯定有浪费,并且人力资本流出也是常态,人才留辽沈的优惠政策并不能形成有效的人才回流趋势,产业链的缺失导致学科链的重心在发达地区,这一点从人口趋势也反映出人才走向的选择。

图4 辽宁常住人口与沈阳常住人口对比图

3.缺乏创新的思维氛围

2020 年上海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中国特色营商环境指数,该指数对31 个省区市及省会城市等营商环境水平进行评价,沈阳在27 个省会等城市营商环境排名中名列第十位,营商环境的改善代表了在制度上已经为企业主体的活动展开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营商环境的改善并不意味着思维习惯环境也同步改善。在20 世纪70 年代,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蒋新松提出搞机器人,在当时国际上也是非常领先的思想了,但是现在看,领先思想还要有配套环境。目前机器人产业的重心在南方,沈阳机器人产业并没有形成集群优势,虽然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在沈阳,但是只是形成了一定的研发能力,相关工程应用配套产品仍需要从南方输入,关键配件甚至还需要进口,没有形成机器人相关产业聚集带,当然也没有对沈阳经济形成拉动作用,其他制造业如机床、汽车等制造业企业还有破产重整的情况出现。发展不仅仅是政府提供什么好的制度环境,很大程度上还与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相关,这种潜移默化的沉闷思维惯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沈阳地区高校云集,有29 所本科院校,涉及理工农医、教育音乐体育等几乎各专业,还有中科院下属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金属所等众多科研单位,但是体现到科技创新力度上,核心技术创新又严重不足。沈阳的国家发明专利数量2015-2020 年分别是5 966、6 923、7 736、7 177、7 449、7 941,年均增长6%,在2020 年全国城市排名14;广州国家发明专利数量从2015-2020年专利数量分别是30 702、39 634、45 746、53 252、59 095、70 693,年均增长18%,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从专利数量上看,沈阳的科技创新力与先进城市差距大,没有反映出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的优势,科研管理体制僵化,政策灵活性差,对科研人员吸引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科技投入不足,导致对科研人员吸引力下降,形成了负向循环。

四、基于创新的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模式选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体制创新,或多或少都可以产生新的生产力,但是在当前环境下,体制创新不断完善,已经释放了巨大的活力,需要政府进一步引导市场经济主体的具体活动。立足于当前的要素,对相关要素进行整合,形成基于创新的企业生产环境和氛围,打造沈阳的基于创新引领的产业升级带,具体有以下三种模式选择:

1.现有产业改造模式(企业主导)

现有产业改造模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产业升级改造的硬模式,一种是产业升级改造的软模式。硬模式主要是指在装备制造升级、技术升级等方面对现有企业进行改造;软模式是指对相关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激励体制进行重新设计。从硬模式角度看,沈阳地区的工业总产值指标数据可以看出,航空航天、飞机制造的工业总产值占了总工业总产值的前两强,航空装备产业链核心环节涵盖原材料、零部件、核心系统/子系统、飞机总装、服务等方面。发展航空产业,将对电子工业、数控机床、锻件制造、冶金、复合材料、通用部件、仪器仪表等领域有巨大的需求,并推动这些原本较为薄弱的行业实现产业提升。美国兰德公司过去的一项研究表明,由飞机技术派生的衍生产品的销售额是航空产品本身销售的15 倍,因此,沈阳对于配套产业的本地化生产应做出适当安排,首先航空航天、飞机制造产业在沈阳的生产企业家数也比较少,在这个领域资源也比较集中,这也意味着便于施行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活动,政府可以辅助相关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同时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对本地配套产业进行同步支持、同步改造。以提供技改资金等方式,扶持企业嫁接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技术,把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进一步推进。从软模式角度看,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国企比较多,相关管理思想还处在行政化而非市场化的轨道上,最主要的表现是企业领导的人选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行政命令指派。沈阳这几年破产重整的几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均是这种情况,由此导致的企业各层级管理模式也是行政化而非市场化的,企业的激励机制也更接近行政化的分配方式。从战略角度看,软模式的改造相比硬模式改造更重要,创新思想的引进相比投入更多的技改资金更有效,更能激发企业活力,因此需要建立一套以市场为主的管理运行体制,基于市场抉择的人才选拔体系,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做出适当安排。

2.创新引领模式(政府主导)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区域发展中心,引进自创跟踪先进技术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例如,贵阳成立了贵阳大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国有出资建立国有独资控股公司,再通过该公司控股参股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征信、5G、云计算等领域的创新公司,进行创新整合,不但促进了该市数字经济的崛起,也给其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截至2020 年底,贵阳市规模以上大数据企业117 个,电信业务总量达到873.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上云比例超过85%。这种政府主导创新的模式也是比较适合沈阳创新发展的模式。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云集,通过建立创新的国有独资控股公司模式,对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技术进行布局和投资,定向结合沈阳装备制造业企业,打造创新技术产业带,形成产业聚集优势,以国有独资创新公司进行纵向、横向引领整合,结合本地资源,把创新技术应用到装备制造业企业自身的发展中,以外促内实行政府引领下的有规划的创新发展。

3.自然发展引导模式(市场导向)

为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关于“推进老工业基地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部署,沈阳2020 年度被国务院相关部门评定为产业转型示范区优秀城市,说明相关产业升级在沈阳已经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由于区位的优势,有不少创新公司在沈阳落户,这些公司是基于东北地区的市场而选择自然发展落户,分散在不同的产业园区或者是建立在相关园区之外,缺乏产业的聚集及上下游产业的配套,为此,对于这种基于市场自然设立的创新企业及原有的创新企业,可以专门设立创新产业发展规划部门,对全市分散的创新产业进行统计摸底,引导相关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进行产品配套,产业协作,共同研发及创新,互相担保,引导银行及政策资金对这些创新企业进行利率及资金的政策扶持,在相关企业形成一定数量后,创立专门的相关产业园,优惠吸引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产业聚集融合优势,以园区企业的创新发展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进而形成沈阳市的创新新动能,促进沈阳市乃至辽宁经济的振兴和腾飞。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沈阳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耕读事 新旧人
沈阳分店
新旧全球化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看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怎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