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相处,了解苏州真实自然的另一面

2022-06-07 20:59吴婧茸
现代苏州 2022年10期
关键词:苏州市太湖鸟类

吴婧茸

自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们看到了大自然背后不为人知的力量。敬畏自然,爱护环境是当下不容忽视的课题。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是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

一直以来,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滋润着生命,它调节着生态环境,过滤有毒物质,是濒危鸟类、迁徙候鸟以及其他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繁殖地。近日,苏州市政府印发《苏州市申报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方案》,这标志着苏州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正式启动。

湿地保护,苏州早早就起步

苏州是让人魂牵梦萦的江南水乡。水,是苏州城市的灵魂,更是苏州的发展命脉所系。苏州有太湖、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等300多个湖泊,有长江等2万多条河流,自然湿地面积约403万亩,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内陆城市湿地面积占比全国第一。

冯育青,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站长。或许是名字“育青”冥冥之中的使然,从1991年参加工作进入林业站,冯育青一辈子都在从事着与青山绿水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

冯育青告诉记者,苏州的湿地保护工作起步很早。早在2009年,苏州便成立了湿地保护管理站,是全国地级市第一个独立建制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主要负责湿地资源管理、科研监测、科普宣教等方面工作。2012年出台《苏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是全省首部湿地保护地方法规,依据条例,在全国最早开展了湿地分级管理,认定重要湿地103个,其中省级15个、市级88个,总面积374.7万亩,占自然湿地面积93.4%。

2020年,苏州湿地站获得第二届“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成为全国首个获得生态中国湿地保护示范奖的湿地站。在2021年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非政府组织平行论坛中,苏州湿地修复项目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据悉,苏州是国内最早开始构建“天—空—地”三位一体湿地监管体系的城市,每年对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开展湿地面积变化动态监测,对侵占湿地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建立了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分类保护体系。目前已建成湿地公园21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8个、市级7个,划定湿地保护小区84个,全市自然湿地保护率从2010年的8%提升至70.4%,居全省第一。常熟承办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成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冯育青介绍,湿地公园可以说是苏州湿地保护工作的亮点。近年来,湿地公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类型到多种类型的巨大变化。2007年,苏州建立首家湿地公园——江苏震泽省级湿地公园。此后历经10余年的实践和发展,先后建成各级湿地公园21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8个、市级7个,保护面积达到9812.6公顷,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湿地公园管理创新之路,逐步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多功能的湿地公园体系。

环境好不好,动物小精灵们说了算

初夏的苏州,鱼翔浅底,草长莺飞,万物生长竞自由。沿着太湖大道一路向前开,眼前的湖水在蓝天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如同打翻的星河。路边的小雏菊、粉蔷薇随风起舞,不时有白鹭在草丛间翻飞,一片生机盎然,上演着苏州江南水城的生态之美。

在生物多样性的评价体系中,苏州在国内率先提出“湿地好不好,鸟儿说了算”的标准,用鸟类多样性、水生态来评价湿地健康水平。

目前,依托江苏太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苏州在全市范围内布局了100个鸟类监测区和20个水质监测区,通过长期监测科学指导鸟类栖息地保护修复。

昆山天福国家湿地公园是长三角高度现代化城市群中一块难得的生态保留地,也是特色鲜明的自然保护地。该公园内存在一片退化荒廢的马场,在苏州湿地站指导下,湿地公园这片700多亩的废弃区域变成“生态+农业”融合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试验区,实施了栖息地修复以及“四季水田”项目,成功探索了湿地生态保护与农业生产共存模式,改造后鸟种数增加43%,显著提升了区域生物多样性,初步实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农业生产和谐发展新模式。常熟沙家浜、太湖湖滨和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采取了投放芦竹浮岛、改造地形等方式增加了浅滩生境,丰富了鸟类休憩和觅食空间。

经过十多年的连续观测,苏州目前记录到野生鸟类21目68科394种,与2000年相比增加了221种,增幅为127%。而在水中,伴随围网整治、湖泊治理、长江禁渔等实施,太湖、阳澄湖等水域的鱼类资源日益丰富,一些曾一度消失的鱼种开始“回归”。得益于湿地保护管理、生态环境建设等的大力推进,苏州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越发明显。

苏州市湿地保护管理站资源管理科范竟成告诉记者,湿地站的鸟类调查专家在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已经连续多年发现小天鹅,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到100多只;在保育区生态浮岛附近发现了54200多只骨顶鸡,创下了苏州有史以来栖息骨顶鸡数量的最高纪录。“截至2022年1月,光是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已经监测记录到了195种鸟类,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黑鹳、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鸳鸯、花脸鸭等共计28种珍稀鸟类,成为苏州地区鸟类丰富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常熟昆承湖湿地区域,也发现了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吴中东太湖湿地公园,发现了两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据介绍,黑脸琵鹭属珍稀鸟类、世界濒危物种,上一次在苏州发现其踪影还是六七年前。”

“如今苏州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小精灵们相互吸引,成群结队来到苏州。这也得益于市民们保护湿地爱护鸟类意识的逐年提升。我们联合苏州市科协启动的‘观鸟绿地图活动,已经招募了10所学校、12个社区,涵盖了50个家庭约400人成为绿地图联盟成员,评选优秀作品开展全市巡展。我们还举办了首届苏州野鸟展,并发布《苏州市鸟类名录》。”范竟成一边说,一边拿出了引以为傲的《苏州野外观鸟手册》。“这是第一本专门针对苏州本土的观鸟指南,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啊!通过整整10年的监测,这本书也不负众望,荣获了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称号。”11E4F4E3-3940-4F48-BA9B-1271547E81F9

让大自然上课,赋能最好的课本

在冯育青看来,自然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书本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水、土和动植物,才是最好的教材。

“有一个成都的同行朋友告诉我这么个事儿,她上幼儿园的女儿想看蝴蝶,竟让她带自己去超市买蝴蝶,在孩子的心中蝴蝶是超市出产的。可见我们的自然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

基于初心,冯育青推动苏州建立了以湿地公园为基础的11所“自然学校”,开展自然教育,将科学知识与在地经验结合在一起,传播自然知识。从2012年开始,冯育青推动打造了湿地自然科普“苏州经验”,他坚持自然科普从娃娃抓起,提升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随后10所湿地自然学校暨“苏州湿地科普宣教基地”逐渐落成,其中昆山天福、常熟沙家浜、太湖湖滨等湿地公园分别被授予“全国林草科普基地”“自然教育学校”“精品自然教育基地”等称号。

2021年,苏州湿地站携手苏州儿童少年基金会,入驻“幸福港湾”项目,全面开展推动自然教育。近三年,“湿地自然学校”开展自然教育活动1109次和347次的主題宣传、研学等活动,参加人次达到16.3万。

冯育青一直憧憬着有一天,当人们来到苏州旅游时,除了欣赏名满天下的古典园林,也能抽出一天的时间,参加一次湿地公园的自然教育课程,了解苏州真实自然的另一面。

“当人们深入了解和认识了自然以后,才会真正从心底爱护湿地,保护环境。”冯育青认为,自然教育要达到理想效果,需要“受众亲至”,自然教育要引人入胜,需要好的生态环境,同样也需要好的故事。

冯育青以沙家浜自然学校举例。在这里,游客通常会集中在湿地公园外围的革命教育博物馆等旅游景点,而鹭鸟往往栖息在限制游客进入的保护区。这两个区域中间的缓冲带,就是开展自然教育的最佳位置。有好环境,少不了好故事。自然学校的老师与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一起,历时8个月,重新梳理了人与生态的故事线,突出了曲折多变的芦苇荡是如何成为当年新四军伤病员的天然庇护所,形成了“红色是魂,绿色是根”的四套环境教育课程。

正如苏州大学教授张梦晗所说,要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建设“生物友好型”城市,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对生态理念的宣传,着眼于提升全民科普素养,让更多人关心和参与这项工作,形成矩阵效应,并且扩大生态建设的影响力和提升公众的认可度。湿地自然学校让公众走进湿地、体验湿地、对湿地多一份认识和理解,从而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和尊重,进而学会保护和爱护自然环境,这正是自然教育的意义,也是苏州湿地自然学校的宗旨所在。

“在自然中相处”,成为未来看世界的日常方式

自然教育是一场对人的改变,也是一场对城市未来的新想象,它存在于每个人日积月累的积蓄中。

苏州儿童少年基金会副秘书长彭湘宁认为,湿地自然学校通过观鸟体验、亲子湿地探索、学生科普调查等各类环境课程,让孩子们走进湿地、体验自然,懂得如何“在自然中相处”,对未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说过:‘人类天生就有与其他生命形式接触的欲望。我们对开阔的草地、森林、湿地、沙漠等都有着强烈渴望和积极的心理反应。自然教育可以培养我们的亲生物性,增强我们的环境意识,增进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社会交往的准则的理解。在这个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我们,尤其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清醒地认知到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生物多样性与我们每日的吃穿住行息息相关。我们应该更主动地适应自然,积极地参与到保护行动中。正如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口号——‘为所有生命构建共同的未来所宣导的,与自然相处,在未来一定会慢慢变成一种看世界的日常方式。”

彭湘宁表示,未来苏州儿童少年基金会也会积极配合苏州湿地站打造更多湿地生态亮点,不断提升现有湿地资源质量,建设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场所,发挥不同类型湿地的生态、旅游功能,建立健全湿地保护志愿者制度及志愿者服务体系,组织公众积极参与湿地保护活动,提升市民群众湿地保护意识,让孩子们成长在更美丽的苏州,长大后建设越发美丽的苏州。11E4F4E3-3940-4F48-BA9B-1271547E81F9

猜你喜欢
苏州市太湖鸟类
太湖茭白
鸟类靠什么认路
鸟类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
今天我叫早
鸟类乐园
冬季,关爱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