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特点、教学训练与常见错误的分析与研究

2022-06-07 21:29胡佳君李闻天
体育时空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训练乒乓球

胡佳君 李闻天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4-206-02

摘  要  近几年,随着世界乒乓球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乒乓球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中国乒乓球队要在新的环境下继续称霸世界,就需要研究新的训练方式,夯实运动员的基础技术。正手弧圈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乒乓球比赛中的主要技术,本论文以乒乓球正手弧圈技术为研究重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逻辑思维等研究方法,从技术特征、教学和练习中发现的问题和改正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  乒乓球  正手弧圈球  教学训练

正手拉弧圈球技术是当前乒乓球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之一,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它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平时的练习中,运动员如果能熟练掌握正手拉弧圈技术,就能在比赛中对对方构成很大威胁。高质量的正手弧圈球可以在比赛中获得更多的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正手拉弧圈技术是我国乒乓球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近几年,世界乒协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变革,从2000年吉隆坡世乒赛开始使用40毫米用球,2.7克的赛璐珞球代替38毫米的球体。而在2014年7月份又进行了一轮改革,由40毫米到40+,比赛使用41mm的球体,进一步扩大了球的直径。随着不断的改进,乒乓球的大小逐步增大,旋转变弱,速度变慢,如此使得比赛回合增多,从而大大提高了正手球技术的全面性和对抗性,并且使比赛更具观赏性。

一、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形成原理及主要特点

(一)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形成原理

乒乓球之所以会有旋转变化,是因为力由于没有直接通过球体中心,力与球心呈切线方式施加,因而产生旋转。旋转引起球体周边的气流流动改变。由上向下的旋转,即为弧圈球。弧圈球是一种具有很强进攻能力和较强稳定性以及带有强烈旋转的球。

(二)正手弧圈球技术的主要特点

正手弧圈技术最大的特征是旋转强、速度快。(1)正手弧圈技术具有高的稳固性,也就是说,积极的错误发生率比较小。因为在击球的时候,选手会加大球拍的力量和转动,使其在球面的摩擦下不断地向上转动,从而可以降低击球的失误率,以保证击球的稳定性,保证上台率。(2)正手弧圈技术的进攻特点是:对接球者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与挑战。利用最佳的旋转和速度相组合,以及向上的挥动,可以有效地改善球路,提高质量,并能达到非常强劲的效果。

二、正手弧圈球技术的动作结构分析

正手弧圈技术可以分为引拍、挥、击球、回位四个步骤。在采用正手弧圈技术时,采用的是以躯干为轴线,以腰部为中心,以旋转为动力,增加惯性,使得运动员的臂部得到高速旋转,提高了球速,提高了击球时的初始转速,提高了对手的回击难度,提高了打击的质量。

(一)引拍动作——舒展到位

引拍是正手弧圈技术起步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运动的好坏对其运动的成败有着重要的作用。(以下以右手持拍手为例)正手弧圈引拍的步骤为:(1)调整站位,左脚稍在右脚前方,将身体重心压至右腿,以大腿作为主要支撑,略下蹲,重心落在前脚掌。(2)转腿的同时带动腰部的转动,由腰引导手臂向右后方引拍。同时引拍的幅度应注意,过高过低都会对后面的击球造成不好的影响。

(二)挥拍击球——精准干脆

在引拍结束后,选手将自己的身体从右侧转向左侧,使引拍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爆发,并将其与球拍的碰撞,将力量传至乒乓球。在正手弧圈技術中,挥击是最重要的一步,它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击球的精确度和品质。击球的摆动角度直接影响着击球时的转动与运动,而摆动的快慢则影响其力量的强弱。在挥出的过程中,运动员的下肢肌肉、核心肌肉和上肢肌肉的协调一致,以最大的速度合理地将最大的冲击力传递给球拍,将肌肉的力量都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要提高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除了采用标准的技术,还应注重上肢、下肢和核心部位的协调发力,并将体能和技术的锻炼有机地融合起来,提高运动员的综合实力。

(三)随挥动作——自然放松

挥拍击球后的随挥动作是一种在挥拍结束后,手臂的自然放松,以减轻身体的惰性及更好地还原。其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的平衡性和整个运动的连贯性。在挥舞的过程中,身体的肌肉会慢慢松弛,胳膊的运动速率会慢慢下降,这样才能保证运动时身体的稳定。

(四)还原回位——衔接迅速

正手的整个技术操作都是以一个回旋的姿势结束。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重心与展位必须做到还原。就好比是一根橡皮绳,完整动作后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快地对下一次击球做出准备与反应。

三、正手弧圈球技术教学训练方法

(一)注重模仿练习,形成正确动作模式

在进行正手弧圈技术教学和训练时,必须把握好其操作要点。做好预备动作,左腿略微向前,膝盖略微弯曲,腹部收紧,身体重心放在两足的前面。手臂与手臂的角度大约为140度,手肘与躯干距离大约一拳;引拍的高度是根据来球的方向而定,一般应该低于球,球拍前倾60度左右,在右侧面用力摩擦;在击球时,右脚积极地踩地,腰部带动手臂向左侧转动,推动手臂快速摩擦,击出后,将球拍往左侧甩出。这是一个整体,需要全身各个部分的配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伸展。在运动训练的阶段,教练应以标准的、规范的示范动作为指导,使选手掌握整个运动的规律和技巧。空手摆模拟是学生在进行此项运动的一个关键环节。

(二)运用多球训练,强化动作肌肉记忆

随着运动的逐步形成,教练可以利用多个球击打来训练。要知道,多球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由定点发球逐渐向无固定球的方向发展,并可依据选手运动时的控制来调节球的速度、节奏、落点和转体的力度。在最初的练习中,要随时注意选手的挥拍,并及时指出失误,使选手能更好地把握击打和摩擦力的分布、要领和身体感受。

(三)结合对拉练习,增强模拟实战效果

在弧圈球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教练应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采取对拉法,并在多次击打中形成良好的运动和习惯,提高队员们相互配合的能力,使他们能对旋转灵活调节。对拉训练要求选手在掌握了正确的正手拉弧圈技术后,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回击姿势和回旋动作帮助选手正确应对各种来球,从而逐渐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从对正手弧圈技术的熟悉,逐渐向技战术训练转变,通过技术训练来提升其实际应用能力和技术水平。

四、正手弧圈球技术教学训练中常见错误及纠正办法

(一)引拍不到位,击球摩擦不足

在正手弧圈球的教学和练习中,由于没有足够的引拍,或是击球时发力不均匀,使球获得的摩擦力不足,从而出现击球落网的情况。这是因为引拍运动不够合理,造成了球面的摩擦不够。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可以让选手持拍进行空手击球,并强调动作规范性,在反复的挥击训练中,教练要不断地让选手感觉到自己的重心是在向前的运动以及引拍的角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运动的认识。在练习多个球的时候,还要经常用手势来指导选手进行引拍,使其养成良好的节奏。通过练习,可以让选手在练习中感受到摩擦力的变化,从而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节奏,逐步提高自己的击球稳定性。

(二)击球点过早或过晚,击球质量不高

在正手弧圈球技术教学训练中,存在着击球点过晚、挥拍过早、击球点离体有举例等问题。这样的失误不仅会造成失误,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损伤。通过语音和可视化的方式,可指导选手在适当的时间点进行击打,同时通过对来球的观察,使选手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适宜的击球方位,并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姿势。而球员需要依靠自己的身体来确定动作和击球的空间位置,找到自己的节奏。同时,通过对来球的观察,使选手能够准确地预先判断出适宜的击球方位,并及时地移动步伐做出正确的姿势。

(三)击球发力部位不正确,回球控制不稳

在正手弧圈技术的教学和训练过程中,由于选手的力量运用不当,造成整体技术的控制不够平稳,从而影响击球精度。主要原因是由于力量的位置不对,不能依靠自身的转动力量,过度依靠腕力和胳膊的力量。正手弧圈击打的时候,要注重肩大关节和大肌肉群的发力,要知道自己的重心在什么地方,要自觉用自己的身体去推动自己的胳膊。在打出的瞬间,要注意手臂的迅速收拢,不要过分依赖于手腕的力量。手腕要保持一定的姿势,以便于传递力量,并能有效地掌控球体的曲线和着力点。

(四)重心向上过多,向前动作不明显

当采用正手弧圈技术时,由于身体的重量过大,导致击球时的前倾不够有力。为此,准备击球时持拍手要注意后引到位,同时避免过多下引。即将击球时,主动腿發力向前蹬地,持拍手在腰部的带动下由后向前挥动击球。此时,身体的重心轨迹应为由后向前,这是避免动作不合理的关键。

五、结语

1.在初期的训练中,乒乓球选手要对正手的弧圈技术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并在此基础上有适当的扩展内容。教练员要使选手在练习中形成一个强有力、稳定的肌肉记忆,使其在完全理解和熟练后,继续改进其速度、力量、旋转及落点。

2.教练要对青年选手在练习正手弧圈技术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整理,并加以分析和处理,不断总结经验。

3.“大球时代”以后,上旋球的对抗逐渐增多,上旋的弧圈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必须注重这种技术的使用,从而使运动员在实战中的弧圈球技术运用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许白军.乒乓球运动员正手前冲弧圈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21.

[2]陈天宇.乒乓球正手拉弧圈球技术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3):59-60.

[3]黄静娴,姚辉洲.乒乓球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正手弧圈球技术的训练手段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25-26.

[4]冯誉隆.核心力量训练对提高正手弧圈球技术稳定性的作用研究[J].运动,2018(03):24-25.

[5]张晓栋,张志伟,肖丹丹,等.王皓马琳正手直板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对比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36(05):110-114.

[6]吴钟权.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46(16):46-47.

猜你喜欢
教学训练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追风的乒乓球
跳舞的乒乓球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靠拢的乒乓球
彩球练习法在乒乓球运动员反应速度训练的应用探析
变换规则与要求提高非专业女子篮球教学训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