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也斯谈梁秉钧

2022-06-07 16:34李孝聪
北京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大拇指

要来的人不能来,要去的

旅程未知能否成行

静止在这里,有些什么

在肺里发热,蚀成了两瓣

疏落的叶子,喉咙在发痒

忍住了许多睡不着的夜晚

不敢咳出來,怕惹起周围

恐慌的目光,脚步沓杂

四边的座位在一剎那撤空了

你大概也没有想到,诗中的非典型情境,想不到现在竟然会成了今天的新日常吧。在瘟疫蔓延的日子就自自然然想起梁秉钧这首诗。梁秉钧的文字陪伴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成为我们朋友圈子记忆的一部分,说出来你一定会笑我们太文艺腔,但也许已经成了习惯,每次喝茶便总会有人念“杯底的茉莉瓣/或聚或散成图”;除夕夜,聚会中的朋友便会说“还差几里路才到新年”;郊游看见白云飘过就提醒“即使白云美丽你也不能住在里面”;走过楼梯街便相约“明朝有意穿着木屐再回来”;甚至吃火锅据案大嚼间,也抛来两句“用筷子拨动晴雨山水,从热汤里可以看见云霞”。梁秉钧的诗成了我们的密码,彼此的共同记忆,伴随着这些文字,梁秉钧在不知什么时间就走出来和我们打个招呼。

你问我是什么时候认识梁秉钧的?这点你应该很清楚吧,因为我们差不多就是同一时期认识,只是当时未知道你们彼此的关系。我很清楚记得那天是1974年7月5日,我在《中国学生周报》第1127期,读到这样的句子:

有时我走到山边看石

学习像石一般坚硬

生活是连绵的敲凿

太多阻挡,太多粉碎

而我总是一块不称职的石

有时想软化

有时奢想飞翔

看过这首诗后,心中有莫名的触动,20世纪70年代是一个压抑的时代,年轻人的出路不多,文学不受重视,一般人都说香港是文化沙漠,中文甚至不是法定语文。那一年,我考毕大学入学试,正在做暑期工等待成绩,前程未卜,如考不上,暑期工就可能成为我的正职了。梁秉钧准确地写出了我面对未知的未来的矛盾不安,所以我很想知道梁秉钧是谁,为什么他会知道和写出我自己也不知怎样表达的感觉。可是半个月后,维持了二十二年的《中国学生周报》结束了,发表诗的园地又少了一个,有好一段时间再见不到梁秉钧的诗。后来,有朋友告诉我,原来报上写专栏的你就是梁秉钧,写诗时你叫梁秉钧,写其他作品时叫也斯。

1975年,梁秉钧在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开了一个香港文学课程,我于是报名修读。那时,梁秉钧已经是颇有名气的诗人,你也早已在台湾出版了《灰鸽早晨的话》,你清新而富现代感的文字与我在教科书中读到的范文完全不同,擦新了我对散文的想象,但我从来没见过你。上课那天,我走进教室,一个头发掩着半边额头和耳朵的青年在擦黑板,大家坐下后,青年转过来展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原来他就是梁秉钧。我没想过梁秉钧这么年轻,所以感觉很亲切。梁秉钧很随和,很喜欢笑,但上课却很认真,在班上,他向我们介绍刘以鬯、利瓦伊陵、杨际光、马朗、何达、昆南、李英豪、叶维廉……还有好多作家和作品,使我们认识到原来香港有这么多出色的诗人和小说家,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我们应该熟悉却又陌生的世界。

课程结束后,一班同学问梁秉钧还有什么新课程,他说大家如对文学有兴趣,不如搞一个读书会吧。于是慢慢地聚集了一班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一起看书读诗谈小说,由此慢慢熟络起来,及后并发现原来他和我曾就读同一小学(不同分校),难怪一见如故。读书会开了几次后,梁秉钧忽然说,这次不要讨论别人的作品了,每人带一篇自己的作品来讨论吧。我们都呆了,梁秉钧却哈哈地笑。就此,在他的诱导下,开始了我们的创作生涯,并参与了他有份创办的《大拇指半月刊》的编务工作。那几年,我们在他的家中度过了好多个排版赶稿、谈文艺、谈生活、和他的儿子以文嬉戏的晚上,《中午在鲗鱼涌》诗中出现的海边、码头、地盘、生果档、篮球场、杂货店,你写过的《民新街》,变为现实场景,开始了我们四十年的友谊。

1978年,梁秉钧赴美深造,我大学毕业,踏入社会工作。在商业社会中过文艺青年的生活并不容易。我和朋友开的一家专卖文史哲书籍的小书店在支撑了三年后亏本结业,《大拇指》艰苦经营,经常要编辑自掏腰包,才能维持下去。尽管如此,大家仍努力做一点事,希望为文学出一点力。1979年冬天,机缘巧合,透过朋友联络上沈从文和吴组缃两位老作家,那些年,香港久无内地作家消息,沈从文又是我喜爱的作家,所以我们二话不说,立刻自费上京访问两位大师。那是一个难忘的经历,我们在白雪纷飞的北大朗润园访问吴组缃,在小羊宜宾胡同的昏黄灯光下与沈从文夫妇夜谈。两位杰出的小说家写作风格不同,性格大异,沈老温文儒雅,吴老爽朗率直,但他们的学问为人,都使我深深敬服。特别是沈从文先生,受尽打击,但仍然默默耕耘,充分表现了老一辈知识分子的高尚人格。

回港后,我分别在《大拇指》第115、116期(1980年4月1日和15日)刊出了《攀山的人——吴组缃先生访问记》和《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两篇文章,以记其事,并表达我的敬意。由于当时港台关于内地作家的报道不多,所以专辑的反响颇佳。之后,我曾将文章寄付沈、吴二老,当时沈先生没有回复,吴先生却先后两次回信。

你记得吗?1980年底,你从美国寄了一封信给我,里面写了两首诗,《病愈》《菜园》。

病愈

庭中花草骤然发长了

一只苍蝇碰着玻璃

地板上躺着雪梨皮

冬瓜汤冒着腾腾的气

软绵绵的脚

蓝的心溶和着母亲的笑

飞在蓝的天空里

菜园

南瓜藤懒懒地伸着手

穿黄背心的萤火虫

从旺丫头颈上飞走了

苋菜笑迷着两片荚

石榴花朵朵红

——哩啦哩呢啦

银姑娘满头绒花

你在信中说:“李孝聪:找到这两首诗,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是你一个老友记许多年前写的。也斯十二月一日”。“老友记”?除了梁秉钧外,我认识的诗人不多,印象中也记不起有谁写过这样的诗,究竟是谁?一时间,摸不着头脑,脑海中只升起你“考到你了吧”的有点促狭的笑容。

1981年梁秉钧短暂回港,谜底解开,原来这是吴组缃先生的旧作。你们身在美国却没有忘记《大拇指》,读到我写吴组缃的文章,想起在搜寻数据时在郑振铎和章靳以所主编的《文学季刊》上读过这两首诗,于是便寄来和我开个玩笑。你们很喜欢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批作家,如沈从文、冯至、卞之琳、吴兴华、辛笛、穆旦、郑敏、汪曾祺……你在专栏中便提过他们多次,梁秉钧说过,他觉得他们的作品有某种精神和特质在里面,所以他在美遍读三四十年代诗作,重新寻找这些当年被人遗忘了或低估了的作家,还先后发表了《寻找一位诗人》(给辛笛)(1981,1984,1985)、《怀想一位诗人——给吴兴华》(1983,1985)和《给苦瓜的颂诗》(1988,1989)等诗。在一个访问中,他提过《给苦瓜的颂诗》,写的是如沈从文等老一辈经历过“文革”的老作家,诗中写:

等你从反复的天气里恢复过来

其他都不重要了

人家不喜欢你皱眉的样子

我卻不会从你脸上寻找平坦

的风景

度过的岁月都折叠起来

并没有消失

老去的瓜

我知道你心里也有

柔软鲜明的事物

疲倦地垂下

也许不过是暂时憩息

不一定高歌才是慷慨

把苦涩藏在心中

是因为看到太多虚假的阳光

太多雷电的伤害

太多阴晴未定的日子?

我佩服你的沉默

把苦味留给自己

在田畦甜腻的合唱里

坚持另一种口味

你想为人间消除邪热

解说劳乏,你的言语是晦涩的

却令我们清心明目

重新细细咀嚼这个世界

在这些不安定的日子里还有

谁呢?

不随风摆动,不讨好的瓜沉默

面对

这个蜂蝶乱飞,花草杂生的世界

《给苦瓜的颂诗》写于1988年,距我们访问沈先生已多年了,但你知道吗?读到这首诗时,我想起了沈先生夫妇身处的狭小房间,两人共享的小桌子,沈先生面上的皱纹,沈夫人粗糙的手掌,他们宁静而安然的神情,感动极了。原来当年我们都在寻找我们欣赏的作家、诗人,先后留下文章/诗,希望以文字肯定他们所代表的价值,歌颂在混乱乖离世代中的良好素质。

故事还没有完结,2015年农历年初一的早上,无意中在张新颖著的《沈从文的后半生》(2015)一书读到以下一段文字:“此外香港中文大学学生出了个《大拇指》专刊(沈先生以为《大拇指》为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所办刊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之前曾有中文大学同学往访)。有二三篇访问记,都写得极有分寸,也有感触。事实上,这些年轻人可料不到为我叫屈是不必要的……至于别人的‘抱不平’,也只会增加我的负担。为他们‘明天’担一分心!因为事实上我已得到的比应得到的好处过多,虚名过实,易致奇灾异祸,我哪里还会感到什么不平?”想不到,在三十多年后竟然意外地看到沈老的响应,很高兴原来沈先生记得我们的访问。沈老的这段文字间接成为《给苦瓜的颂诗》的脚注,我一方面为沈老所遭受的“雷电的伤害”,所经历的“阴晴未定的日子”感到难过;另一方面为他“把苦味留给自己”“坚持另一种口味”的苦心而感动,梁秉钧实在太了解沈先生了。

1987年《大拇指》在艰苦支持了十二年后终于停刊了。《大拇指》能持续了十二年,其实已是一个奇迹,但心里难免仍觉遗憾。结束后,一班朋友各为生活忙碌,较少见面。我也由当年的文艺青年而变为人师、人父,进入了人生的新阶段。以往习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一下子要在工作和生活上照顾人,偶尔还要在复杂的人事间周旋,一时间有点难以适应。遇上想做的事总做不好,好像一切总是徒劳,不免失落,有时便会有些怀疑,思考应怎样走下去。一天,读到梁秉钧的这首诗:

我看着你停在那里,像刚成长

的爬虫

犹豫地看着前面

我想问:喂,要不要帮忙?

要不要我来帮你升上去?

但我在我这人的窗子里

只能从过去的经验,从面对的

言语

寻找令你升起的理由

你停在那里,圆圆的、笨笨的

不知是在继续努力

还是想不如回到被窝里再睡

一觉

努力加一把劲吧,我说

我在黎明的光中

在白色空气的边缘静静等待

我再回到书上那些时而肯定

时而犹豫的文字,逐渐的

我感到了比较实在的温暖

望出窗外,你已经慢慢升高了

读着读着,我不禁笑了,梁秉钧这家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传统颂诗对君主歌功颂德,神话中的太阳神威风凛凛,这个太阳不但没有这种气势,还害害羞羞、圆圆笨笨、带点犹疑,梁秉钧大概是在写自己吧。但再想一想,咦,这不单是他自己,也是我和你。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这样的时间,在生命的转折点踟蹰不前,梁秉钧这首颂诗,与其说是歌颂,倒不如说是鼓励。我仿佛见到梁秉钧带着笑对我说:“兄弟,喂,要不要帮忙?”他的诗就有这种力量,读他的诗,好像朋友在跟你谈话、开玩笑、打气,使你觉得舒服温暖,用近年流行的说法,有一种疗愈的作用。你同意吗?

1988年,我转职到语文教育学院任教,同时开始回香港大学修读研究院。当时学院在上环,我每天从地铁站出来,穿过楼梯街,经过文武庙回到办公室。对,就是梁秉钧写过的楼梯街。当然我没有穿木屐,但穿过楼梯街时我的确想起了衣裳竹、磨铰剪铲刀和跳飞机,那是我们那一代庶民生活的典型事物,也看到高楼建了起来,车声渐渐碾碎游戏歌的童音,感受到旧日香港街道风情的消逝、时代的转变。你不也曾在文章中抱怨上天和地产商把我们的城市变得愈来愈陌生吗?你应该最有资格在这方面说话,因为你喜欢逛街又喜欢拍照,还出版过《书与街道》和《也斯的香港》等谈香港街道的书。

如果回港大的话,我就由学院往山上走,沿般含道回到香港大学。附近有很多历史建筑,除刚才提到的楼梯街,还有文武庙、青年会(鲁迅曾在此演讲)、孙中山先生曾就读的港大医学院,但也有不少上面提过的新楼盘,那時香港大学也在扩建、装修,到处都是木板和棚架。那时梁秉钧在香港大学英文及比较文学系任教,办公室就在我读本科学位时上课的陆佑堂。陆佑堂是一座古典的英式红砖建筑,有长长的回廊,高高的拱窗,优雅的庭园,穿越铺了老式瓷砖的通道,走在灰尘、阳光、阴影和棚架间,特别感受到新旧时空交替的感觉。

偶尔我在山上的教育学院下了课,走过陆佑堂看见二楼梁秉钧办公室的门开了,就会走上去找他聊天。我们不常见面,但见面总有很多话说。那时候,中英谈判开始,旧的将要过去,新的未曾到来,很多事情变了。以前生活虽然不稳定,但仍有余暇办文艺刊物(如《四季》《大拇指》),但现在连发表诗的空间也少了。谈到语文教学,梁秉钧也有很多想法,面对很多人对香港文学,特别是对诗的批评与误解,他尤其感到不平,很想多做一点事改变现状,但各方面的阻力也不少,面对这种情况,我经常只有无奈,他却总想在隙缝中努力。在《老殖民地建筑》一诗中他说:

把废墟的意象重新组合可否

并成新的建筑头像是荒谬的

权力总那么可笑相遇在走廊

偶然看一眼荷花池在变化中

思考不避波动也不随风轻折

我知你不信旗帜或满天烟花

我给你文字破碎不自称写实

不是高楼围绕的中心只是一池

粼粼的水聚散着游动的符号

1989年,忘了是在报纸或杂志(那时他的诗经常在其他非文学性的刊物上出现)上看到他一首配合梁家泰的摄影的诗,十分喜欢,但总找不着诗集,与梁秉钧聊天时提起,他就在堆满了书、论文、录像带的小山中翻山倒海地找了一轮,然后从不知哪个角落里拉出了一本薄薄的书,笑笑说:“幸好还有一本,送给你吧。”这本梁家泰《中国影像:一至廿四》现在仍好好地放在我的书架上,诗与摄影的配合丝丝入扣,呼应精彩。集子中的一首短诗这样写:

总是那巨大的头颅向我们皱

眉,有声音说:

这是现实,你们的责任是去临摹,

这是中心,你们的视线得向这

儿集焦。

但事情逐渐没有那么稳当了,

我梦见

那头颅也在犹豫顾盼,有许多

观看的角度:临摹的手在摸

索,眼睛望见模糊的边界。

这便是梁秉钧,在时代转折的时空,一方面欣赏昔日的美好事物,但又不沉溺于怀旧之情,不愿意被固定的框框局限,总在寻找不同观看事物的角度,希望改变、扩展模糊的边界。在香港大学那几年,他游走于不同领域,他的边界愈来愈阔,还不断越界。每次见到他,他总在做不同的事,也不知道应叫他做写诗的梁秉钧,还是写散文和小说的也斯,或是学者的梁教授,或是……

你还记得吗?1997年,梁秉钧转到岭南大学中文系任讲座教授。2002年,梁教授邀我到岭大和他的学生谈创意写作教学。那天,梁教授送了一本《书与城市》的新版给我,我有这本书的旧版,用你的名字(也斯)出版,但新版却改了用梁秉钧。也许是他自己也搞糊涂了,还是你再没以前那样执着?

讲座完了,大伙儿到大荣华吃晚饭。既然到了大荣华,当然要听食神韬哥讲食的故事。韬哥的艺术,你最清楚了。吃过滋味的“炒长远”,知道了背后寄托的人情;尝过韬哥秘制的酱油,才知道调味也大有学问。这时,我不禁想到梁秉钧的食物诗。之前不是提过梁秉钧对有些人对新诗的批评感到不平吗?他有时会为此发一点牢骚,但过一会儿,又没事了,甚至会自嘲一番。我看到这首诗时,真不知好气还是好笑:

他们说

洋葱并没有

什么了不起,活该

它近来一再受到批评

尽管穿着乡土的外衣

它的姓氏听来就不可信赖

自况的诗看得多,但哪有人这样描述自己?以洋葱喻新诗,我想到了当年和他在陆佑堂聊天的话,梁秉钧以诗来反驳外界的批评。

剥开的过程里也触动了我

那股辛辣爽甜澄明又暧昩

要找新的字词去说分明

怎的却老被贬说太容易

坦开自己教人看清楚

他们裹着长袍呷茶说

风雅的花事和灯谜

我寻找另外

的文字

那一年,另一首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咸虾酱》,他说:

亲爱的朋友,我不知怎样向你

解释

我们这里有人老觉得这是拿不

出去的东西

不过是小街的文化,天空上盘

旋几只老鹰

庇荫的树木寥寥可数。池塘里

养出过什么好东西?

她们在你的追问下抬不起头来

她们好似觉得自己的手脚是

丑陋的

恐怕外人到来否定我们

自己先就与穷亲戚划清了界线

总是寻找一个鄙视的对象、一

个代罪羔羊;

咸虾酱!她们成功地掩藏了

自己的

身世。大家都是那么体面以

致要

献上粉饰过的自己作为调味

仰起头期待认许的目光、一个

嘉许的微笑

咸虾酱是渔村特产,我在渔村大澳住了几年,虾酱蒸猪肉是桌上的家常菜。大拇指时期,文友还曾带以文到大澳来探我,游玩一番后,可能也有买咸虾酱作手信,所以对咸虾酱特别有感情,很高兴梁秉钧为虾酱平反。你对酱料素来特别感兴趣,每次到功德林吃混酱冷面便兴奋得不得了,将各种酱混来混去,不断向我推介:“李孝聪,试试这个,好好味。”我还笑说混账。

梁秉钧不是没有机会吃美芝莲美食,但他更关注被忽略的寻常食物,欣赏街坊饮食中的人情世故。那时有些人看不起香港的本土文化,不想将香港的日常事物和本土面貌呈现人前,但却忘了这就是我们的本来面貌。梁秉钧以食物诗探讨了很多不同层面的问题,成为他的诗的一个新领域。但对我来说,印象最深的还是食物带来的回忆。你在文章中提过,大拇指时代我们常常一起吃饭,有时是伯母煮了饭,有时是到街口吃客家菜,有时过马路到上海小铺吃豆沙窝饼,排版夜了就到路边的潮州打冷摊档,吃大眼鸡和潮州粥,都是平价的地道美食,这些食物后来也曾出现在你们的作品中。那段朴素而充实的日子和“抵食夹大件”的美食令人怀念。梁秉钧洞明食物背后深藏的人情道理,生命学问,所以他的食物诗层次丰富,特别滋味,而对我,食物加上友情,余甘难忘。

2010年7月13日早上回到办公室,打开计算机,如常准备处理排山倒海而来的公务,但这次首先看到的是也斯以下的电邮:

李孝聪,你好吗?我是也斯。上回碰见你,听说你要提早退休。我想你一定有你的道理。你说要办儿童书店,我这方面知道得少,以后有机会很希望多知道一些。

以文和安文回来,以文今天要注册结婚了(星期二3:30在红棉道的注册处)。是办公时间,不敢惊动亲友。他们也害羞,不主张大摆筵席,所以也没有什么仪式。不过如果有机会,倒想跟你和大拇指的朋友喝个茶。他们星期六早上要回加拿大了。也不知你暑假是否在港。若没碰上就下一次吧!祝好。

也斯

当年晚上不肯睡觉,早上赖床,经常缠着我们玩耍的小孩结婚了,我这个叔叔怎能不出席?当时除了高兴外,立刻走进脑海的竟然是这首诗:

我好想成为包裹你的海苔

你可愿意围绕我笨拙的形状?

你能否容忍我满身鲜明的海

胆卵?

我爱你也得连起墨鱼、青瓜和

蟹柳

无数过去的饭团回来扰乱我

们寻找自己

清茶还是清酒犹在千百个路

口上彷徨

梁秉钧以他一贯的幽默,借食物生动贴切地写出了情侣、夫妻相处的微妙关系,但又不止于写夫妻关系,也隐隐道出了香港回归后文化融合的特色。由年轻时的躁动不安,到今日的平和体谅,我们走过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不过当时我想的倒不是这些,而是想象平时好开玩笑的梁秉钧一本正经地向以文读这首诗,训诲夫妻相处之道的情景。

几个月后,适值《大拇指》的朋友小蓝、马康丽和以文都由加拿大回港,于是大伙儿一起约在铜锣湾饮茶。我补送了英国诗人达菲(Carol Ann Duffy)的诗集《痴迷》(Rapture)给以文作结婚礼物,还跟梁秉钧开玩笑说,你少写情诗,让以文看看其他人的情诗,免得他单是懂得写什么“我好想成为包裹你的海苔/你可愿意围绕我笨拙的形状?/你能否容忍我满身鲜明的海胆卵?/我爱你也得连起墨鱼、青瓜和蟹柳”。他回应以招牌的大笑。那是一次愉快的聚会,也是难得齐集这么多大拇指朋友的聚会。我们一班朋友由年轻时一起开读书会,一起办《大拇指》,转眼儿女成行,四十年的友谊,弥足珍贵。

从电影院中出来,安哲罗普洛斯哀伤草原的慑人影像仍在脑中回荡,你平静地对我说,最近我病了。其实我早在其他朋友口中知道你患病的消息,虽不知道详情,但感到是不容易对付的病。我不知道应说什么,只问你情况怎样。你答说现在没什么,要时间治疗。我劝你多休息,不要太操劳了,好好保重。我知道应该很多人对你说过类似的话,但后来知道,患病后,你比之前更勤力。

2012年,《普罗旺斯的汉诗》出版,后记中说:“近年生病了,不能远行。也写了一些疾病的诗,但还是非常怀念六、七年以来那辑从阳光下的修院和花园开始的诗,那里面有些东西给予我很大的安慰,在不安定的日子中令我抒怀。我自然便也用了些时间,把散乱的诗稿能找到的找出来,整理成书。希望这些零散的阳光和花瓣,也能为其他在逆境中的人,带来一点安慰。”诗集中有这首诗:

一切到了最后可以如此简约

任天气做主

阳光走它走惯的路

带来四时不同的色彩

在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里

也总有柔美的事物

你可以比梨子更绿

比南瓜更多橘色

如今赏尽生命的盛宴

但见:

母亲。婴儿

天空

云朵

一個穿僧袍的人

叶子

花朵

生命的树

我们坐在这儿

看着从玻璃传来光影变化

不同的颜色

在我们的脸上变明变暗

每个人都可以

怀抱希望

也斯,你记得吗?三十五年前,你说马蒂斯喜欢在朋友床边举起自己的画作,像日光灯那样照着他们,他的画那么温暖明亮,有一种康复的力量,可以照得卧病的人好转。梁秉钧这首诗也一样,温煦甜美,有一种疗愈的力量。我多么想将它举在你的床前,使你好转。

在病中,梁秉钧仍忙于带我们欣赏四时的色彩,光影变化,品味生命中柔美的事物。诗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怀抱希望。”也斯,我会记着的。

2013年1月,梁秉钧离开了我们,但你们的文字一直没有离开,之后几年,几本重要的结集陆续出版,其中包括2014年,台大出版的《梁秉钧50年诗选》。2017年,吴煦斌嘱我编一本给中学生读的也斯选集,并写一些赏析作品的文字,帮助中学生理解也斯的作品,我拉了《大拇指》的朋友凌冰合编。借着这个机会,重温了你们几十年的作品,无论是梁秉钧的诗或你的散文和小说,种种往事涌上心头,无限温暖。最近,《梁秉钧50年诗选》要出内地版,吴煦斌嘱我写一篇序,原书已有叶维廉教授的序,对你的诗艺有客观透辟的分析,所以我只是掇拾过往的记忆碎片,结合联系着的几首诗,写成这些零零碎碎的故事以代序。这些诗未必是你最重要的作品,对我却有特别意义,在我生命不同阶段留下印记,标志着我们四十年的友谊,每次重读这些诗,你明亮的笑容,爽朗的笑声,聪慧而有时带点顽皮的眼神便如在眼前,我好像又听到你在说:“喂,要不要帮忙?”谢谢你,老友记。

责任编辑 张 哲

猜你喜欢
大拇指
翘起我们的大拇指
大拇指历险记
大拇指的作用
男人拍照怎么都爱竖大拇指
挡住他
动手指,不痴呆(七)
动手指,不痴呆(四)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只有两节?
该放哪只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