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双线桥中的移动模架施工技术

2022-06-07 09:09吴洪波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模架牛腿主梁

吴洪波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引 言

目前我国处于道路梁桥建设发展的快速期,现浇连续桥在梁桥建设应用中十分广泛[1],随着该应用的不断深入,传统满堂支架施工方法受限严重,高效安全的移动模架施工技术得以推广[2],并在公路、铁路梁桥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刘家峰等[3]结合我国箱梁桥建设实际,比较了不同移动模架施工方案,指出移动模架施工法已作为重要施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建设中。谢发祥等[4]以工程实例为基础,介绍了国产全自动移动模架的施工过程及改进措施,为同类型施工方案提供了参考价值。冯国春、赵平华等[5,6]阐述了移动法制梁施工技术,设计出简易仰拱移动模架装置,并为实际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刘幸福、臧华等[7,8]结合了实际工程特点,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创新实践,通过梁体的线性控制,提高了移动模架施工的整体精度。

2 工程概况

新建松花江位于哈尔滨市道外区和松北区的特大桥,包括哈齐线和滨州线。全桥总长约3.1 km,桩号起始点为(DK1+811.48)~(DK4+876.43),距既有铁路桥下游中心约60.0 m。

哈齐、滨州线采用双线简支箱梁、双线连续箱梁和四线系杆拱连续梁。其中,0#~35#墩、42#~78#台之间为双线桥,36#~41#墩之间为四线桥,36#~53#墩采用四线共用基础,承台并置。其中42#~51#墩共计10孔箱梁采用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

本次客运专线使用移动模架现浇34.5 m箱梁,缺少相关施工工艺借鉴,需结合本工程特定情况,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另外,本桥架梁工期较为紧张,为不影响整个标段工期的进程,需保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基础上,适当提速高效施行。由此,本工程设计施工方案拟采用两套移动模架,其中博瑞移动模架(即B型)自滨州一侧投入使用;通联移动模架(即A型)在哈齐一侧投入使用。

3 结构组件安装

采用MZ模架造桥机,包含两个钢结构主梁支承模板系统,与传统满堂支架施工相比,去掉了桥面下方的模板支架,模板系统由牛腿支撑于承台上,施工便捷,是桥梁施工广泛采用的先进工法之一。

工程中跨箱梁共34.5 m,墩高位于16.5~21.5 m不等,结合整体施工特点,预采用下行式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方案,设计的牛腿部分被当前施工阶段占用,部分用于下一孔桥墩承台施工阶段,可实现牛腿的不间断利用,提高施工速率。移动模架系统由牛腿、主梁、导梁等共计7部分组成,各部分均配有液压、电气系统。

3.1 牛腿组装

牛腿的主要作用为传递荷载,荷载通过施加于推进平车,借由牛腿进一步传递到承台。牛腿采用Q345B的横梁式钢箱结构,单件重量15 t,总长18.2 m,包含横梁与竖向支腿。牛腿支撑在承台上,竖向支腿通过螺栓与墩柱固定。三组牛腿左右均设有推进平车2台。为便于螺栓安装,每个托架与立柱的接口处搭设龙门式脚手架,吊车配合人力使用尖头撬棍安装螺栓,然后依次安装主油顶托架、顶升油顶、横联及顶紧支座。固定结束后,校准牛腿顶水平面,安装推进平车。

3.2 主梁组装

移动模架系统主梁材质为Q345B的钢箱梁,在施工控制中,主梁产生的刚度变化范围不应大于1/700施工跨径。钢箱梁截面尺寸为1 772×3 080 mm2(B型,共6节),800×3 150 mm2(A型,共10节);上、下翼缘板厚为20 mm,腹板厚为12~16 mm,每一节钢箱梁通过高强螺栓与下一节钢箱梁连接。在两端的钢箱梁外侧设有导梁,各有两节,且均由高强螺栓连接。将主梁分节运输至桥墩处进行安装,现以B型架设到滨州侧为例,介绍安装过程。

首先在50#~51#墩之间滨州侧原地面搭设临枕木垛(2×2.5 m),枕木中心距离墩身中线22.7 m,枕木垛上方焊接一个尺寸为1.6×2.0 m2的临时钢管支架,枕木垛加钢管支架高度比台车上平面低50 mm。从场地运输前安装成2节24.3 m与1节13.33 m,使用汽车吊将B型主梁吊装到平板车上,运至施工栈桥,分别将两段主梁使用履带吊运抵墩旁架设到临时支架上,然后人力配合四台50 t千斤顶安装主箱梁之间连接板。另一榀主梁采用相同安装方法。其中,A型主梁从场地运输至墩身旁,可搭设临时支墩进行架设。

3.3 导梁、底模横梁组装

支架前进过程中的引导及承重由两侧导梁承担,移动模架前后导梁长度分别为22.8 m、19.6 m,均分为两节,吊装任务可由1台50 t履带吊完成,可在安装完毕的导梁挂设吊篮,便于后续施工开展。导梁安装简图见图1。

B型底模横梁同为箱型构件,由Q345B的钢板组成,在每一个断面上,采用销子将不同的B型底模横梁连接在一起,B型底模横梁的上侧安置底模板。底模横梁的安装需由1台50 t履带起重机,安装销子时可使用吊篮或者搭设临时平台。

3.4 液压、电气系统组装

结合本文造桥机的施工特点,在移动模架的各部分中,液压系统均包括四项系统功能,独立液压压力级数保持在31.5 MPa,置有独立液压站的控制元件及管路,可对元件进行开关及换向功能操作。台车共包含4个液压泵站,对油缸的功能进行调试。

4 重载试验

重载试验是为了避免箱梁现浇施工中出现风险,对造桥机投入使用前,进行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值测试分析,以确保实际施工安全性。事先模拟造桥机在箱梁施工的加载过程,记录并分析造桥机主梁框架及横梁等其他结构的变形,用于指导后期施工的模板起拱值及安装顺序,实现移动模架施工的整体安全保障。

4.1 试验准备

试验对象为MSS34.5/1000型移动模架造桥机,跨度为34.5 m,参考移动模架的实际工作环境,预计对构件施加1 000 t的总载荷。模拟移动模架使用阶段的位置分布,分析刚度分布的初始态,确定测点位置,布置相应的应力应变测量装置,做好准备工作。

4.2 加载

简支混凝土箱梁长34.5 m,计算重量加上内膜重量,墩顶直接承受重量约为1 000 t。荷载共分为三级施加,第一步均匀加至500 t(50%),待加载稳定,开始第一轮测试;第二步均匀加至800 t(80%),待加载稳定,观察其受力情况;第三步均匀加至1 020 t(102%),在4 h、12 h与24 h观测一次。观测指标包含梁截面的应变、挠度变化量及底模板的变形量,观测结果如表1所示,可知重载试验过程中的主梁及导梁挠度与应力值均在控制范围内,移动模架可在设计使用荷载下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

表1 重载试验观测指标记录

4.3 卸载

卸载方案类似加载方案,共分三级,均匀依次卸载,保持稳定依次至箱梁施工荷载的102%、80%、50%与0%。

5 稳定性验算

5.1 移动模架横向倾覆稳定性验算

图4为MZ34.5B型模架过孔状态下整机横向的受力图,其中:F1~F4分别为主梁及前后导梁的水平风载荷、底模横梁的水平风载荷、外模支撑桁架的水平风载荷和外模板的水平风载荷,风载荷计算时风力按内陆12级风,风压为q=600 N/m2,风力系数为离地30 m高处的风力系数,取值1.39;G为半幅模架的自重。

计算得:F1=18.2 t;F2=0.35 t;F3=3.8 t;F4=11.3 t;G=214.4 t

横向稳定系数计算结果如下

M抗=∑GiLi=214.4 t×0.8 m=171.52 t·m

M倾=∑FiLi=F1×1.525 m+F2×3.63 m+F3×4.936 m+F4×7.321 m=130.4 t·m

横向稳定系数=171.52/130.4=1.33

横向稳定性完全满足施工要求。实际使用中,过孔时风压要小于250 N/m2,横向稳定系数更高。

5.2 移动模架纵向倾覆稳定性验算

由于前后导梁结构和尺寸相同,所以过孔时,前导梁即将走到最前面的台车上时,存在整机向前倾覆的可能,此时整机的纵向稳定性最差,取此工况计算整机的稳定性。

图2 导梁安装简图(单位:m)

如图2所示,q1=0.73 t/m,为前、后导梁自重的均布载荷;q2=1.97 t/m,为外模板及支撑和底模横梁自重的均布载荷;q3=3.16 t/m,为主梁和混凝土配重的自重的均布载荷;

稳定力矩=1 756.8 t·m;

倾覆力矩=811.8 t·m

纵向稳定系数=1 756.8/811.8=2.16,远大于1.33,所以设备纵向抗倾覆性能良好。

6 结 论

以松花江特大桥为背景,在缺乏相关施工工艺借鉴且工期紧张下,提出了MZ34.5简支梁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方案,通过重载试验,检验了移动模架的使用及安全性能,对移动模架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经过分析,整个模架体系的稳定性均满足要求,为近似量级与跨度的其他移动模架施工工程工艺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模架牛腿主梁
注塑模模架快速设计工具开发
王开明:用油画艺术展现最美牛腿
锈蚀钢牛腿节点加固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大跨度双薄壁墩曲线连续刚构桥参数敏感性分析
基于 Workbench 六面体网格的桥式起重机受载主梁有限元分析
奇正模架
大截面梁高支模架倒塌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大型压铸模具铸造模架数控粗加工的高效方法
浅谈高温环境对桥式起重机主梁的影响
变跨架桥机箱型主梁结构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