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水闸施工工艺流程与质控对策

2022-06-07 11:19叶建河
山西水利 2022年1期
关键词:闸墩水闸底板

叶建河

(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0)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工程无论是数量还是范围都在增加,水闸作为岭南地区水利工程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水利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核心部分,对延长水利工程设备使用寿命,确保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起着关键作用。

1 水利工程水闸施工工艺流程

在水利工程水闸施工项目中,为了保证施工效果,要整合具体管理要点,确保设施施工细节满足设计规范,减少安全隐患问题的留存,提高水闸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效果。

首先,相关部门要落实完整的准备计划,保证材料选购、设备准备、组织人员等工作都能符合水利工程项目安全施工标准。并且,要事先完成围堰区域的预设管理,保证后续施工单元不会受到影响,为整体水利工程施工流程的管控提供保障[1]。

其次,要在基坑挖掘工作开始前进行地形的测绘和放线处理,确保相关测量参数能在获取机构审批后开始施工作业。

第三,灌浆作业、固结灌浆作业、胸墙施工、闸室施工、闸墩施工等同时进行,依次完成上下游翼墙的施工安装作业。

最后,调试闸门,在调试工作结束后撤掉围堰结构,有效平整施工区域的土地情况,等待验收,在验收达标后才能投入使用。

2 水利工程水闸施工质控对策

以陈屋边水闸工程项目为例,水闸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建筑物级别提高一级,水闸和连接土堤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闸址区交通及生活区附属设施等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考虑与潼湖围防洪标准一致,采用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100年。正常蓄水位为5.00 m,设计洪水位9.63 m,校核洪水位为9.68 m,项目区地质环境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地质环境

在明确水利工程水闸施工流程的基础上,要按照标准化施工管理方案对具体工序予以管控,提升质控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控制每个工序的质量效果,维持水闸施工项目的整体效果。

2.1 基坑挖掘质控对策

在准备工作验收结束后,就要开始基坑挖掘处理,要结合施工设计方案和地质环境参数的具体设计,严格依据标准工序的内容完善相关操作,从源头完善施工内容。因为水闸施工作业本身对技术要求较高,加之水闸的长度较长、断面较多,因此,在开挖作业中要选择适配的断面,在优化施工工程量的基础上减少资源浪费。需要注意的是,在基坑挖掘施工作业中,要严格依据腰线落实具体工作环节,确保施工结果和设计相匹配[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重要问题,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要扩大宣传力度,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作用,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层信息,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并鼓励有爱心的个人和社会团体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

2.2 混凝土工程质控对策

在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对混凝土材料予以监督和管理,以保证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第一,要确保混凝土质量参数满足预期设计标准,并且在施工项目开始前及时进行质量检测工作,着重关注质量要求和应用效果。

第二,混凝土配置,要依据实验取得的比例和规范,避免骨料离析问题对其整体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并且,针对一些较为关键的施工区域,要利用钻芯法完成取样测试工作,检测、评估工程混凝土实际强度,最大程度保证混凝土使用质量。

第三,要指派专人管理混凝土材料,保证相关工序都能按照标准化流程开展,并且及时纠偏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质控综合的角度提升管理水平。

2.3 金属结构工程质控对策

在水闸施工过程中,要依据水利工程整体施工规划,有效落实规范化管理和技术管控标准,确保工程能依据设计方案,落实金属结构施工方案。尤其在作业开展后,要对金属结构原材料、加工技术流程和施工质量予以监督,确保工程项目总质量符合预期。在金属结构施工项目中,要采取厂内生产、分片以及整体运输等方案,然后在现场进行各个金属结构元件的组合安装,以保证能在提升施工质量水平的同时,合理加快施工进度。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落实及时质量检验、分析机制,杜绝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场地进入施工环节。

除此之外,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也要结合工艺规定严格遵守焊接工艺的标准,提升结构总体施工质量[3]。

3 闸室施工质控对策

作为整个水闸的主体结构,闸室是挡水和调节水流的关键实施,包括底板结构、闸墩结构、闸门结构、胸墙结构以及工作桥等辅助结构,依据底板和闸墩不同的连接方式,主要分为整体式水闸和分离式水闸。整体式水闸的平底板抗震效果较好,对于中等密实以下的地基环境,利用整体式底板具有一定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沿着水流的方向设置变形缝,将整体闸室分为若干个组成段,防止热胀冷缩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破坏,每个闸段的长度一般控制在20 m以内;分离式结构底板的基底压力参数较大,对于中等密实度以上的地基,选择这种方式较为适宜[4]。

3.1 施工次序

为了维持工程项目整体水平,在闸室施工过程中,要依据标准化施工工序落实作业内容,避免资源浪费,并且在施工规划进度范围内完成相关操作。

第二,要秉持先重后轻的施工原则,有效避免两者之间的沉陷差,从而保持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

第三,要秉持先高后低的施工原则,对一些高度较大且需要分层次浇筑的位置,或是高层建筑物,要采取先行浇筑控制的方案,与底板和闸墩同时进行浇筑处理,提升上部桥梁和启闭设备安装的规格,最大程度维持整体施工和综合效果;再安排翼墙施工、消力池施工等工作单元。

第四,要秉持穿插施工原则。将一些次要项目,在服从主要项目的同时,穿插落实施工作业[5]。

3.2 浇筑作业

混凝土类水闸会依据温度缝和沉陷缝划分为不同的结构块,在水闸闸室施工作业中,要结合不同的接缝分块落实相应的作业。若是分缝的间隔较大,则要依据整体施工设计方案适当缩小浇筑面积。在整体项目施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结合浇筑块尺寸参数,从高度、体积和面积三个层面,有效落实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并且保证相应操作流程的规范性。

在浇筑块划分工作的同时,要综合考量材料的供应情况和人工调配状态,以确保整体浇筑次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后续制定施工项目的整体计划方案提供保障,也能大大提升整体施工环节的质量水平。

3.3 闸底板施工作业

第一,混凝土浇筑施工,要采取逐层浇筑的方式,如果底板厚度不大,拌合站的生产能力有限,则采取台阶法或者是斜层浇筑法均可。

第二,在反拱底板的施工作业中,要按照标准工序落实相应作业。目前,较为常见的两种施工工序如下:

(1)先浇筑闸墩和岸墙部分,然后浇筑反拱底板。主要是为了避免水闸各个位置产生的自重,造成整体施工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首先要将自重较大的闸墩、岸墙先进行浇筑控制,各部位要快速、均衡地升高到顶部[6]。值得注意的是,岸墙施工作业中,要检查墙后回填土的夯实效果,保证填充高度要到顶部,确保预压夯实效果符合预期后,才能浇筑反拱底板,保证底板受力的均衡性。

(2)反拱底板和闸墩、岸墙的施工作业要同时进行,一般是地基状态较好的情况下,或者是对一些排水措施较差的砂性土地基环境采取这种方式。

3.4 闸墩施工

闸墩的立模情况和混凝土浇筑效果,是决定闸墩整体质量的关键。

第一,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要遵循“铁板螺栓、对拉撑木”的施工原则,确保立模处理效果符合预期,先完成平直模板的工作,然后完成墩头模板的工作。而在翻模施工作业中,一次性至少要立三层模。当第二层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到腰箍下侧边缘位置时,第一层模板内相应混凝土需要达到标准的脱模强度,以便直接拆除第一层。要维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减少冷缝问题。并且,要在圆孔位置穿入对销螺栓,有效避免模板的倾斜问题[7]。

第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和质量要求,保证混凝土浇筑工序的规范性,要确保每块底板上的混凝土都能实现均衡上升,也要对流态混凝土的入仓方式予以管控。一旦落差参数在2 m以上,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流态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要在仓内间隔2~3 m设置一组设置对应的流管结构,依据分段浇筑的方案有效利用混凝土,提升整体施工流程的质量水平。

4 结语

在水闸施工作业中,要积极发挥项目质量控制的优势,结合标准化施工流程和规范进行施工作业,提升精细化施工管理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实行全过程施工管控,以提升水闸施工单元的质量水平,为水利工程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闸墩水闸底板
湖南省水闸工程维修养护等级划分分析
浅析现代化技术在水闸工程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施工技术研究
浅析赵家堡子电站溢流坝闸墩配筋方式
三河口拱坝底孔闸墩预应力锚索布置方案设计研究
闸墩迎水面角度对拱坝挑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有关水利水电工程中水闸设计的探讨
水利水电施工中滑膜技术的应用探析
板上叠球
复杂条件下大断面硐室底板加固技术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