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视角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育和践行
——由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引发的思考

2022-06-08 03:17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养老职业素养

李 淼

(长春人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量由2010年的1.76亿扩大至2.55亿,在人口总量中占比由13.26%提高到17.80%。我国人口不但呈现老龄化特征,同时伴有“高龄化、空巢化、少子化、边缘化、诉求政治化”等特点(即“六化叠加”)[1],老龄化问题严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重点关注民生福祉方面,提到“让脱贫人口不返贫”“让养老服务更贴心”“让无底保障更精准”三点要求,以及“使养老服务更贴心”倡议,涉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发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了包含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养老服务人才需求日益规模化、刚性化。

职业素养首次被提出,是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职业核心素养,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2]职业素养是职业的内在要求和行为规范,是一个人在职业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既包含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形象等显性素养,又包含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隐性素养[3]。大学生职业素养就是指驱动大学生能够产生高绩效、可预测、可测量的各种潜在个性特征的集合[4],是可以通过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人特征。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参赛作品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5],竞赛全面考核了参赛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与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精神,推动了产、学、研融合互促。通过“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重要的实践途径。基于此,本研究在“以赛促学”的视角下,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融合,探索研究养老服务人才职业素养提升策略,对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 职业素养培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与部分本科专业的办学特点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对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多数院校倾向于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只突出工具价值与经济功能,而忽视对其职业素养的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短缺,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职业精神的培育已经成为各类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1.1 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完善

老年服务与管理是一个特殊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对象是老年人,用人单位以能力导向和责任导向来选择人才,但是学校对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问题。

一是社会能力的缺失。由于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单向、被动式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养老服务专业技能和理论技能,也使其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

二是心理能力的缺失。由于为老服务人员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不足,加上待遇相对偏低、工作强度大等因素,导致该专业学生专业情感较差,缺乏学习热情、养老情怀和专业认同感。

三是知识能力的缺乏。灵活有效的学习环境是这个专业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在传统课堂中,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往往相背离,学生在实习时由于缺乏理论知识的支撑而导致实习的效果不佳。多数院校目前对于养老服务专业的教学评价仅以考试、实习为主,难以进行学习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转化。

四是职业能力较弱。除了课堂效果不佳这个原因,还有就是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多数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多数学校实训基地有名无实,仅是“门面的装饰”,并没有真正进行合作,同时也缺少对现有基地的监管机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不仅难以学到养老服务的职业核心技能,还容易损害他们的为老服务热情,不利于其职业精神的培育和养成。

1.2 职业精神教育不重视

目前,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对生命教育的课程配置存在一定缺失。一是高校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缺失。虽然部分高校比较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为其开设一些有关课程,但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高校的生命教育课程缺失。二是高校课堂生命教育的教学缺乏广泛性。根据调查发现,由于高校课堂时间有限,多数教师并不会在通识类课程或者专业类课程中进行生命教育的拓展。三是教师对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较低。一些教师本身并不是很了解生命教育的相关理念,很难进行相关的讲解,因此不具有积极性;另外,由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受到与学生的交流、课程次数、个人原因、学校政策和学习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好推进。四是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对生命教育的需求。笔者于2019年1月进行的“关于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认知”调查发现,77.36%的学生认为生命教育非常有必要在所学专业课的授课中进行,大多数学生认为生命教育应当包括对于心理健康教育(94.97%)、生命意识及价值观教育(89.94%)、生理卫生教育(88.05%)、安全知识教育(86.79%)、生命情感教育(86.16%)。学生认为在高校可以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有69.18%的同学认为可以开展生命教育课程,有68.55%的同学认为可以在心理健康咨询中进行,有63.52%的同学认为可以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形式等。

1.3 实践效果不佳

校企合作内容的“碎片化”、合作形式的“表面化”,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的表现,同时也进一步消解了校企合作的系统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利于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由于学校在实习中投入的资源较少,经费、教师、监管、评价等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导致实践教学环节与职业能力需求不匹配,学生难以界定两者的相关性;与学校合作的订单企业较少,导致岗位机会较少,影响学生的实践环节设计与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与实践教学内容不统一,缺乏可操作性,可行性较差;在教学管理中采取粗放式管理,实习项目较灵活,无法形成长效实训机制,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多数学校实训基地名存实亡,仅是“门面的装饰”,并没有真正进行合作,同时也缺少对现有基地的监管机制;学生的实践成绩笼统,缺少评价衡量的指标说明,教师仅根据签字或盖章来评价成绩,科学性不足。由于各个环节的缺失,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不佳,实践效果不佳。

2 “以赛促学”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选择

职业素养的形成除了需要课堂中教师的讲授,还需要在实践中反复训练和强化并最终内化于心,成为在实际工作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行为习惯。借鉴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反映出的职业素养要求,以参与竞赛项目的视角,针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出几点对策或建议。

2.1 明确课程教学中的职业素养教育目标

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课程职业能力分析结果,明确其承载的职业核心素养目标。例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本课程关于培养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目标为:要掌握社会研究方法的体系结构,通过实践式教学,强化学生对调查技术的掌握和对具体调查技术环节的灵活操作,促进学生使用调查技术的规律意识的进步,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小组,根据社会实际,有目的地选择调查课题,在调查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与社会调查的技巧,针对社会问题,能独立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对调研的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并撰写调查报告。同时在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工匠精神”“职业素养”“改革创新”“生命教育”等思政育人元素。

借助2021年“挑战杯”竞赛平台,参赛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间形成有效沟通、研讨闭环,以“社区老年人需求的调研报告”作为参赛出发点,提交参赛作品。课题以J社区为例,通过对社区空巢老龄人口进行养老服务需求的微观数据调查,获得空巢老龄人口的基本特征、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养老服务需求以及社会支持情况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一方面,结合空巢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和社区养老服务的供给展开研究,有利于了解空巢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主观感知和利用情况,从供需差异中发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空巢老年人养老服务的路径,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为吉林省开发老年友好型居住环境提供措施依据和参考,对下一阶段吉林省共建共享发展中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促进“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研的目标为:第一,获得城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基础数据;第二,在对养老服务微观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社区养老服务与空巢老年人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发现需求与服务之间存在的问题;第三,设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空巢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可行路径,具体包括“专一式、传承式陪伴,满足老人互助需求”“提供喘息式服务”“开展特色社区老年活动”,进而提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对策。在学生进行实际调研中,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课程的调研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统计分析技术等,克服一切困难,通过构建总体研究框架、设计调研问卷和访谈提纲、细化丰富研究内容、不断打磨与推敲、挖掘项目创新点、优化案例与图表等处理,最终形成《基于J社区的调查分析的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及社会工作介入路径调研报告》。作品也获得了省赛二等奖的殊荣。将养老服务职业精神元素有效融入项目实施和专业课教学的过程,确立三维课程目标,通过确立能力、知识和素质三项目标结合教学情景,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综合考虑,力争实现职业精神的全程渗透[6]。

2.2 以序列项目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入知识讲解、技能训练指导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也强调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参加比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序列项目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养老实习报告会、助老志愿活动、学术报告、校企合作、养老服务产业论坛、养老服务技能大赛等。

以参加相关竞赛活动为例,在本次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明确学生职业素养要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第一,指导教师要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一对一指导,针对社会环境要素,采取小组指导的组织形式;第二,以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职业精神为导向,明确参赛选题方向、参赛类别、参赛方案,要求学生考虑周全,并自愿组成参赛团队;第三,设计小组任务分工单,明确本次比赛的项目分工,提升团队成员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强化质量意识和规则意识;第四,通过布置学生完成项目任务书、项目申报书以及通过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理解能力、理论表达能力、定量分析处理能力和办公软件使用能力;第五,在每个阶段性的工作项目完成后,要求参赛小组制作项目PPT进行模拟汇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PPT制作能力和整体布局与协调能力;第六,经过反复修改与丰富,最终形成参赛调研报告(包括文字、案例、统计分析、图表、问卷设计、调查过程资料等材料的创作、整合),培养学生以项目参与感、实践获得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依托的职业情感认同[7]。在项目总结的教学设计时,采取线上会议形式,要求项目组成员进行汇报,主要围绕收获的知识和技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团队分工与合作情况、参赛过程的价值、对本专业的认识这五大维度进行经验交流,结合教师评价,提高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

2.3 构建职业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

第一,在教学中构建模块化教学框架。在教学内容上,构建模块化课程框架,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心理能力、知识能力、职业能力为模块框架,如图1所示。构建模块化课程框架是基于养老服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包括四个基本模块,即实现学生四方面的能力。基于“反思性实践”的基本理论,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程实践、活动实践、见习实践、社会工作、社会志愿活动实践等,充分展现与发展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以项目或课题为主导进行人才培养,将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深入探索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以强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为重点,以提升安全意识、法治教育为宗旨,有关专业课程重点向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老年照护等领域倾斜,适度拓展社会工作、心理学、医学、营养学、沟通技巧等基础知识。

图1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模块化课程学生能力培育

第二,针对评价对象,按照最新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行业标准、职业政策和岗位要求,对学生在岗位实习、专业比赛、课题项目做出过程性评价,结合最终结果做出结果性评价。“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8],这也是符合《关于教育支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提高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质量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构建人才培养培训的评价机制、评价准则,这不但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工作,也是培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的必要环节。过程性评价中要帮助学生寻找在项目进行中出现的问题,个人进行评价;结果性评价中要针对学生项目实施过程的问题进行诊断,小组进行评价,同时提出相应建议,目标就是培养学生专业认知能力、自我获得感,明晰个人实施和团队互助存在的问题,提升学生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给予项目的结果性评价或课程结束时的完结性评估。经过多个项目的积累,构建职业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包括老年服务知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老年服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老年服务意识(思维意识+内在动机)、为老服务能力(个人能力+技术能力)四个评价的维度(表1)。

表1 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3 结语

职业素养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各类涉老领域职业技能大赛或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从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方面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改革和发展的机会,它不仅是学生之间的竞赛平台,同时也是每名老年福祉领域教师和院校间学习与交流的平台,“以赛促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育、激励以及检验机制[9],围绕“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这种教学模式,开展提升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训练,以期更好地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角色转换,为养老服务者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教学思路,培养应用型为老服务人才。

猜你喜欢
养老职业素养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职业写作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我爱的职业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