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中的习作指导策略

2022-06-09 22:31杨春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4期
关键词:支架导图习作

杨春

习作,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智慧课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成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焦点。教师要充分发挥智慧课堂的优势,找寻新媒介与习作教学契合的切入点。利用智慧课堂的数据反馈,提高习作指导的精准性;利用智慧课堂的互动性,丰富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要创设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作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让学生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文。

笔者欲阐述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智慧课堂的优势,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标将第二学段和第三学段(3~6年级)的学生写作称为习作。习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然而,习作难却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因缺乏兴趣、素材、方法,使习作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一项很大的负担。

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在安徽蚌埠落地,智慧课堂建设成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焦点。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以习作教学为突破口,以智慧学习平台作为新的学习媒介,实施精准教学,在观察、构思、表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助力学生的智慧成长。

一、课堂内外联动,找准习作指导的起点

1.巧用思维导图,了解习作思维

学情分析是促进教学精准化指导的基础。面对一篇习作,学生的素材究竟有哪些?学生们会如何构思这篇习作?如果教师课前就能了解,对于课堂上的指导将更符合学生的需求。思维导图的应用,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前,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为学生提供的一份作文提纲,在习作前编写习作提纲,是为了帮助学生将脑海中出现的与习作相关的材料进行梳理,选择出自己认为更适合于本次习作主题的材料内容。之后,教师呈现不同形式的思维导图,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将绘制好的思维导图发至学习平台“七彩任务”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浏览。教师在查阅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习作思维,知道他们对于“二十年后的家乡”的想象大多体现在生活智能化、环境治理成效等方面。在充分了解学生习作思维的基础上,教师调整习作指导设计,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作为典型作业进行讲评,让学生们的选材广度、准确度都得到提高。

2.利用前测数据,了解表达基础

前测数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又一种方式,智慧学习平台中“习作智批”功能就可以实现。在三年级下册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时,要求学生将习作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平台自动识别转化为电子稿,为所有学生进行批改,并形成数据分析报告。教师浏览“习作智批”的情况,了解到习作中除了一些个性问题,还普遍存在着重点不够突出、实验过程描写不够细致等问题,为课堂上的精准教学提供了可信且可靠的依据,使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在“智能批改—聚焦问题—针对性指导—个人修改—再次评议”的环节中,学生得到了最需要的帮助,习作能力在短时间内有明显提高。

二、实施精准指导,助力习作质量的提升

1.素材重现课堂,文字描述更准确

描写可以使习作更加生动丰满,但如何进行描写则是大多数学生面临的习作难题。此时,视频引路、素材重现、聚焦观察是很好的指导方法。还是在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中,教师针对学生“缺乏描写”的问题,将一位家长有意识拍摄的“鸡蛋漂浮起来”的视频进行播放。先将视频放慢速度播放,引导学生进行动作分解,提高学生动作描写的准确性、连贯性和生动性。再将鸡蛋在水中的变化定格,让学生感知鸡蛋的变化。素材重现,对习作进行精准指导,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表达的能力。

2.习作支架推送,习作表达更轻松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是以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的一种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支架,为学生的习作架起一座桥梁。

学生不知写什么,就给他们资源支架。执教《黄山奇石》之后,进行写法迁移,可是学生没有见过这么多奇石,或者说即使见过也没有仔细观察过。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资源支架,利用平台中的资源库丰富资源类型,为学生提供了30多种奇石的图片,并对比较珍贵的石头进行了文字说明,在虚拟的空间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奇石展览”,以丰富学生习作资源。

学生不知怎么写,就给他们策略支架。如思维导图、句式推送就属于策略支架。在学生“参观”过奇石展之后,教师可以将支架分享给学生,学生看着教师拟定的以“奇石展”为题目的习作思维导图,读着以先概括后具体的形式表述的句式,欣赏着运用多种修辞描写的句段,触发了自己的选词、构段、表达。

最后,还可以给学生提供范例支架。将范文推送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终端,边勾画边交流习作精彩之处,在交流的过程中,强化规范的语言、精彩的描写之魅力,很好地拉近了学生阅读输入到表达输出的距离。

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终端中承接着教师传递的学习任务,独立学习,有不同的学习进度、不同的欣赏角度,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接受,形成自己独特的不同层次的创作。

三、运用多元素材,丰富表达效果

1.听、说、写、画融合,让学生喜欢习作

习作的素材是多元的。创作源泉并不一定只局限于现实生活,学生可能通过欣赏一段优美的音乐,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继而写成一篇散文;可能是通过观察一幅乃至多幅精美的图片或动画,了解一个现象,描绘所见,发表所思;可能是在收听新闻的过程中,某一个事件引发了关注和思考,抒发体会。

习作的创作表现形式也是多元的。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分段制作成演示文稿,并插入相关的图片增添习作的画面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习作用简单的动画来表现情节的变化,并配上画外音,让静止的文字活动起来;还可以将自己不同年级创作的同主题习作汇编成集,运用所学过的信息技术进行版面设计、封面设计。而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这正是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力。

2.多个文本融合,让习作成为创作

让习作成为大家一起做的事情,學生会更有激情、更有动力。

师生共创,教师以平等的姿态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生生共创,学生以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观察和感受。学校开展了“童心向党”红歌比赛,比赛之后,教师写了一篇下水文《童心、红歌,向党情》,文中描写了一个个片段——和音乐老师一起选歌、课余时间坚持排练、比赛前的服装道具准备、赛场上学生的深情表演。当教师将这篇习作发布在学习平台“七彩任务”栏目中时,瞬间引发了学生的回忆。此时,教师在栏目中布置任务:“赛前赛后,肯定还有许多老师不知道的事情。参加红歌比赛的过程中,你内心的感受愿意分享给大家吗?每人写一个小片段,写完后,大家查阅其他同学提交的片段,作出评价。”最后由教师将所有内容编辑在一起,并配上活动的照片,出版了《童心向党》习作特辑,发给了每一位学生,成为他们小学生活中的一段难忘经历。

习作是对生活的表达,智慧课堂应用系统可以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的40分钟内,为学生提供精彩纷呈的社会画卷和生动活泼的历史长廊。习作是交流的载体,智慧课堂应用系统是一种新媒介交流平台,其及时性、互动性和大数据的分析功能,让习作交流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以“智”启智,激发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创造力,从而让学生写出流淌生命的佳作。

(作者单位:安徽蚌埠第一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猜你喜欢
支架导图习作
基于ABAQUS的某轻卡车蓄电池支架轻量化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