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中葡有望摘帽,威龙亏损4亿元,葡萄酒上市公司去年过得如何?

2022-06-09 00:42
葡萄酒 2022年6期
关键词:年报茅台亏损

近日,多家葡萄酒上市公司陆续发布了2021年的年报。通过与往年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本土葡萄酒业依然在经历产业升级转型的阵痛,尚未完全恢复元气。2021年,本土葡萄酒行业集中度更加明显,头部企业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有上市企业亏损超过4亿元,但也有更多的上市企业一举扭亏为盈。其中,还有企业有望摘掉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标签,重新赢取市场与消费者的信任。

截至发稿,除了因审计机构进场时间较晚而发布延期公告的芳香庄园外,其他葡萄酒上市企业均已披露去年营收与利润等相关数据。

去年已披露的13家上市葡萄酒企业实现了整体营收超55亿元,同比增长7.09%,但整体净利润却尚未突破5000万元大关,仅为前年的十分之一。

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销售收入总计为90.27亿元,而其中超六成来自13家上市葡萄酒企业。头部葡萄酒企业的销售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更加明显。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们整体实现了小幅正增长,但营收规模却并未同步提高,这意味着头部葡萄酒企业进入存量博弈的阶段,而不少业内中小企业竞争失利,在“洗牌”中被甩到了后边。

莫高、威龙等出现了亏损情况,怡园和王朝等品牌成功止亏为盈,而张裕和茅台葡萄酒则交出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单,本土葡萄酒产业在2021年整體向好,正在逐渐恢复元气。

承压中的亏损阵痛

值得关注的是,13家已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对旗下葡萄酒业务的重视程度与运营能力已然出现了分化。首先值得关注的是威龙股份和莫高股份,两家在整体净利润数据上都出现了下滑,甚至是亏损。

威龙股份尽管实现了4.74亿元的营业收入,但净利润方面还是亏损了4.14亿元,与上年同期亏损2.2亿元相比,亏损扩大高达88.4%。其年报中称其主营业务收入大幅下滑,连带净利润下降较大,造成融资渠道和成本增加,现金流量紧张。

而来自莫高股份的年报显示,其2021年营业收入约为1.4亿元,同比增长5.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9870万元,在此情况下,公司决定不进行利润分配。

我们发现,在莫高股份2021年营业收入构成表中,降解材料及制品这一项占比高达45.69%,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已然翻倍,现已成为莫高股份的第一主业。在对葡萄酒产业表现出“志不在此”后,莫高股份面临着几年以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的窘境。

除此之外,同为上市公司的宁夏法塞特葡萄酒庄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度也亏损了811万元。对于造成亏损的原因,该公司认为,主要是受到了产品销售市场萎缩、下游需求不振的影响。加之自身经营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导致旗下葡萄酒业务营业收入、毛利率下滑。

同样,皇台酒业和伊珠股份也出现了亏损的状态。两家分别在2021年完成营业收入9088万余元和2283万余元,但看同期净利润依然还是亏损状态。

从本轮年报来看,好几家葡萄酒上市公司依然在承压,尽管它们在年报中都向投资者与市场解释亏损的理由,甚至释放出2022年第一季度运营良好的消息来稳固信心,但年报公布后其股价依然出现了短期回落,业内外人士对几家报出亏损的葡萄酒企业在2022年的营业情况持观望态度。

扭亏为盈的积极信号

今年,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了多家葡萄酒上市企业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这无疑是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期的积极信号。例如,楼兰酒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595万余元,同比增长39.4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3万余元,较上年同期有着明显的扭亏为盈趋势。

同属港股的几家葡萄酒上市公司这次均交上了让人满意的成绩单。

怡园酒业2021年营收8469.3万元,同比增长40.6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74.00万元。通天酒业也实现营收2.08亿元,同比增长93.1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33万余元。

王朝酒业得益于中高端产品销量扩大,其中白葡萄酒销售更是亮眼,增长幅度约60%。王朝酒业去年全年实现收入3.06亿港元,同比增长28%,如果不把2020年售卖酒堡的收益计入的话,王朝在两年时间里实现了经营层面的扭亏为盈。

同样“转危为安”的还有两家被认为有较高风险、存在退市可能性的葡萄酒企业,那便是ST通葡与*ST中葡。

ST通葡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11.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6.45万元,而其在2020年时亏损6792.1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ST中葡表示,因旗下成品酒收入大幅增加,年度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129.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0万余元,并称已符合申请撤销股票退市风险警示的条件,拟向证交所递交相关申请。

若*ST中葡能在未来顺利“摘帽”,无论是对自身发展还是对本土葡萄酒产业而言,都将会是引人关注的好消息。

尽管业内外依旧认为本土葡萄酒产业尚未完全恢复元气,但数家头部葡萄酒上市公司在2021年显著转好并接连摆脱亏损状态,这一消息在某种程度上或意味着葡萄酒品类消费转暖的契机即将到来,这无疑能提高大家的信心。

稳中向好的扛旗者

张裕是本次公布年报的13家企业中唯一的净利润过亿元的企业,其营业收入高达39.53亿元,几乎占去13家企业营收总和的七成。

尽管依旧未恢复至疫情前年净利润11亿余元的“鼎盛状态”,但营业收入与净利润两项指标同比上年还都实现了正增长,并已完成了2021年年初制定的营业目标。

我们发现,张裕去年的两个“大动作”都有在本次年报中被提及。新设立的龙谕事业部此次也被寄予厚望,被认为是未来张裕能更好地突破高端葡萄酒市场困局的关键存在。

而与京东、天猫等电商渠道以及抖音等短视频媒介进行合作,也被张裕认为是能进一步实现品牌宣传、拉高线上销量的重要举措。

高端化与新兴市场都是本土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2022年张裕对这两个领域的运营成果值得期待。

除了老牌的葡萄酒龙头企业,“白染红”企业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据相关媒体报道,茅台集团旗下的葡萄酒业务曾召开年终总结大会,2021年茅台旗下葡萄酒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超九成,并达到了净利润2035.11万元。

尽管这是茅台葡萄酒自2018年起全年净利润首次下降(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398.88万元、1429万元、3265.14万元),但在这个被品牌定义为“品牌新纪元”的年份里,茅台葡萄酒也做到了进一步扩大品牌化宣传的工作。

即便也曾出现过“经销商捆绑销售”等传闻,但大众市场对于茅台葡萄酒产品的认知还是有显著的提高。

“茅台葡萄酒是飞天茅台的附属品”等刻板印象正逐渐被更新取代,这对于茅台葡萄酒业务而言,或许是比短时间内拉高销量和利润更重要的事情。

未来的本土葡萄酒产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相比前些年,当下疫情带来的影响逐渐在变小,复苏的希望在前方。

然而,本土葡萄酒产业依然处在低谷期,其中缘由复杂且多样,既与销售渠道建设不够有关,还与产品本身品质不过硬、影响力有限有关系。

在未来,打造产区名片以及推出精品化大单品,是头部上市企业应该多多思考的问题。此外,如何顺应电商潮流,把握好“95后”甚至是“00后”的新生代消费群体,会是本土葡萄酒产业走出低谷期、重新实现销量增长的关键战略。

猜你喜欢
年报茅台亏损
茅台冰淇淋销售火爆
牙科界茅台来了
辣椒之争
文化茅台建设之我见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
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亏损超百亿元
沪深上市交通设施产业板块2013年年报主要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