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突破学生的思维

2022-06-09 06:24戴新珠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1期
关键词:深刻改变开放

戴新珠

摘要:心理學家马克斯韦尔·马尔茨曾经说过:“所有人都是为成功而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但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有成功。那是因为每个人使用头脑的方法不同。”虽然每个人都有思维,但是思维的质量有差别。高质量的思维可以引领生活的各个领域,相反不良的思维则会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思维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小学数学课堂更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作为培养下一代人才的教师,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良好思维方式的责任,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思维的突破。

关键词:改变,开放,缜密,深刻

思维是人最本质的资源,它又是足以影响人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来适应新环境,解决新问题。知识不等于智慧,拥有较强思维能力的人才是拥有大智慧的人。放眼如今的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学生掌握更多知识上,一味地让学生做很多简单重复的练习,忽略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课堂上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也在逐渐消磨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思维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小学数学课堂更要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的思维能力迫切需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教师应该用智慧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有所突破。

一、打破常规,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思维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导致思维的定势,思维定势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偶然改变一下教学模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的定势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其中有一个给三角形画高的环节,大部分老师受认识三角形的影响,给学生展示的三角形一般都是水平放置的。学生很容易就会想到水平方向的底边对应的高,因为老师也没有提出画几条的要求,所以很少有学生会进一步思考三角形其它两条底边对应的高(如图1)。此时,学生的思维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即使通过老师的再次引导,学生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底边以及对应的三条高。由于受学生先入为主的影响,学生会对水平方向的底边对应的高记忆尤其深刻,对三角形其它两条边对应的高记忆不深,特别容易被忽视。这样的学习结果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三角形的其它知识有很大的影响。要改变学生的这一思维定式其实也很简单,教学时只要改变一下三角形呈现的位置。如果给学生呈现的三角形不是中规中矩水平放置的(如图2),让学生在倾斜位置的三角形上画高,学生的呈现的三角形的高有的是这条底边上的高,有的是那条底边上的高,有的画出了一条高,有的画出了两条或者三条三角形的高。此时,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了三角形的高。

课堂上教师只是有意识地改变了三角形的呈现方式,然而就是这一个小小的改变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了。学生的对高的理解不再受水平放置的三角形的局限,片面地认为三角形只要一条从上到下的高,而是根据三角形高的概念展开了开放式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能获得更准确更全面的知识。课堂是学生发展思维的练武场,老师要不断改进原来死板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尽量给学生提供更活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

二、适当留白,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习惯于一个问题只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这个习惯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种思维的约束,往往让人只看到事物或现象的一个或少个方面。认为只找到了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了,不愿意或根本想不到要去寻找第二种乃至更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单一不够缜密。往近处说,当学生遇到越来越复杂的问题时,就会出现顾此失彼、漏洞百出甚至难以应付的现象;往远处说,它间接影响了学生将来对生活以及工作的判断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中,像“小明和小红的步行速度分别是100米/分钟和80米/分钟,两家之间相距500米。如果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分钟小明和小红还相距多少米?”这样的题目,学生很容易解决。这样的练习一定程度上只是让学生重复操练了相遇问题的解题模式,思维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且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的定势,误认为类似这样的问题都是相遇问题。如果把这个问题改一改,把其中“相向而行”的信息去掉,让学生比较两个实际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就会发现“小明和小红”行走的方向可以灵活多变的,绝对不止“相向而行”这一种。通过进一步研究,学生发现,两个人的行走方向可以是“相向而行”,也可以是“相背而行”,还可以是“同向而行”。“同向而行”时还有快的前和慢的在前两种情况。有时候教师给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要总是面面俱到,有时候可以适当留白,增加学生的思维的空间,给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考虑问题的机会,让学生慢慢地学会考虑问题的全面性,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

三、继续延伸,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

教学的本质不仅在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然而有很多学生对于已经涉及过的问题尚且能够勉强应付,但对于一些新颖的题型或者综合性比较强的实际问题很难找到突破的方法了。反思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老师以题讲题的现象比较多,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得到深刻地发展。解题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的思维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刻研究问题本身的前因后果,导致学生解题只是依葫芦画瓢,对问题的思考缺乏深刻性。要改变练习的观念,更要改变学生思维的深度。从目前利益来看或许对解决当下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帮助,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学生从中学会了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解题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特别是像选择题这类的练习,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局限于让学生找到正确的答案,忽略了其他答案对问题是的实际意义。例如高年级数学中有如下一个选择题: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懂题意,还要让学生能够看懂图意。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蓄水池的特征和折线之间的关系直接找到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排除法找到正确答案。对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明白选哪个,为什么选那个。但是如果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比这个问题更具挑战性的实际问题时,学生还能应付自如吗?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当学生找到正确结果后我们老师还可以做些什么?就如以上问题我们可以继续问:“如果用图1表示水的深度h和注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那么你们能想象出这蓄水池的样子吗?”这样的问题学生觉得很新鲜,在学生的潜意识下,很少关注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也很少去思考不符合的原因,以及思考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怎么修改题意才能符合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学生得到了一题多练的效果,学生对题目中所涉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学生能经常接受这样的思维锻炼,那么学生的思维也能得了更深刻的发展。

在每一个人的一生中,无论是学习阶段还是生活阶段思考无时无刻不在左右人的行为,因此人的思维能力以及思维品质将会影响人一生的所有行为。一个不善于思考的人,往往会在学习和生活上失去方向,走上歧途;相反,如果一个人具备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深刻地思维模式,那么这个人会具备超出常人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人的任务,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陈旧的、机械的、浅层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目标更多地聚焦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开放和深刻。

参考文献:

[1]《思维风暴》鸿雁编著

[2]《重塑学习》朱德江著

猜你喜欢
深刻改变开放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