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症或源自童年创伤

2022-06-10 22:37张敏婷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利尔疗法兄弟

张敏婷

19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曼哈顿住着一对兄弟:他们彻底与外界隔离,弟弟每天在夜深人静时外出疯狂收集各类报纸、书籍、家具、乐器等废弃物。为了防止盗贼,兄弟俩在屋内各处设有自制防盗陷阱和机关。很快,房子变成了一座迷宫,电线捆绑的废品和垃圾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隧道。某一天,弟弟不小心被机关绊了一跤,接着被房屋中倾倒的130多吨垃圾砸死。失明和瘫痪的哥哥因弟弟死后没有食物也很快饿死。直到邻居闻到异味报警,警察在将近三个星期的清理中,才在垃圾堆下找到两兄弟早已腐败的尸体。这就是科利尔兄弟的故事,他们患有严重的囤积症,囤积症甚至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科利尔兄弟综合征”。

收集和储藏物品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行为,但有正常的适应性行为和病态囤积之分。根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病态囤积症的诊断标准为:①难以丢弃或放弃物品,不管它们的实际价值如何,这种行为持续了一段时间;②这些行为出于“保留它们”“丢弃会痛苦”的认知;③囤积的物品已经影响正常生活空间;④这种囤积引起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受损;⑤囤积行为不由其他病理原因造成。

绝大多数囤积症患者生活在垃圾如山的房间里,他们足不出户,每天就靠捡垃圾和外卖为生;他们也没有意识去清理生活环境,并不介意和垃圾为伍。囤积症患者与偶尔懒惰、生活杂乱的普通人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对所有东西有著极端的情感依恋,如果有人收拾、清理或拿走这些东西,他们会感到极度焦虑不安或受到威胁,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而且,很多囤积症患者有伴发的精神疾病,常常失去工作、社交和娱乐。

据研究,囤积症主要由遗传因素以及童年所受到的心理创伤等引起。有些患者可能是由于小时候物质匮乏,对于未知的未来过度恐惧;或经历过内心创伤,对某些物品过度执着,患者往往是因为在过去没有能力得到这些想要的东西,出于补偿心理,现在就要囤些物品来弥补。

目前对囤积症的治疗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和综合疗法。其中最主要的是认知行为疗法,即心理治疗。囤积症患者的显著特点是对物品存在不合理的执念,不能控制囤积行为,且难以觉察囤积带来的严重后果。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并对囤积行为进行控制,例如教会他们设定目标,学会组织和解决问题,练习分类和丢弃等。

如果你亲友中有囤积症患者,建议:①避免争吵,不要威胁对方或在未经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扔掉东西,大规模地清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们通常会重新开始囤积东西;②注重教育,和患者沟通囤积的危害,提前做好安全保障,例如注意火灾隐患、堵塞厕所等;③劝说就医,囤积患者通常还存在身体或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身体残疾、慢性疲劳、关节炎、肥胖、抑郁或焦虑等,最好能劝他们及时就医。

猜你喜欢
利尔疗法兄弟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我没错”和“我应该”
“网红少女”的模拟人生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跟你做兄弟是会上瘾的
落难两兄弟
恶搞版《奔跑吧兄弟》
《奔跑吧兄弟》搞笑逗图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