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筑结构设计中BIM 技术的应用

2022-06-10 03:16陈亚琴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2年5期
关键词:施工图设计方案结构设计

陈亚琴

0 引言

在建筑行业结构设置方面,BIM 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现阶段,BIM 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但是,由于BIM 技术具有独特优势,可将建筑整体结构、机械工程等相融合,因此深受建筑行业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通过将BIM技术引入至建筑结构设计中,可实现工程信息共享,优化结构设计理念,促进建筑结构设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另外,通过将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可显著节约建筑结构设计环节成本投入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因此,对BIM 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迫在眉睫。

1 BIM 技术的概念与作用

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CAD 技术被推广应用于我国建筑行业,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影响较大,可改变传统图纸手工绘图设计模式的弊端,避免反复手工修改设计图纸而影响设计效率。从21 世纪开始,建筑工程结构类型、构件构造形式已发生较大转变,二维表达方式已暴露出很多不足,而通过将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行业,可为建筑结构设计、项目建设以及管理提供新思路。BIM 即为建筑信息模型,在信息化时代,BIM 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中,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将BIM 技术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可展现出独特的优势。

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全过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包括方案设计、结构计算、绘制施工图以及碰撞检测,如果依然采用CAD 技术,则各个阶段相互独立,配合难度比较大,不同专业之间协同设计难度比较大。对此,可利用BIM 技术,其作用如下。

1.1 设计工程图纸可改动

在建筑工程结构图纸设计中应用BIM 技术,对于所有信息,均可在模型中获得,在项目建设中后期,如果施工要求发生变化,或者由于施工现场条件因素需对图纸内容进行调整,则设计人员可针对性对部分数据信息进行调整,进而显著提升施工图纸调整效率,减轻设计人员劳动量,同时保证图纸信息调整符合实际需要,避免对项目建设进度造成不良硬性。

1.2 设计数据信息化

BIM 技术为信息技术软件工具,具有智能化优势,其主要内容在于信息管理。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BIM 技术可展现出良好的附带信息特性,通过创建BIM 实体模型,便于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通过数据库查询所需数据资料,进而促进设计效率的提升,同时,通过应用多方数据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保证获取所需数据信息。因此,在具体的结构设计阶段,如果设计人员需了解部分数据信息,仅需选择对应的点即可,不仅有利于设计人员准确把握相关信息,同时还可保证所获取信息的整体性。

1.3 工程项目实体模型三维化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BIM 技术,主要可展现出其三维化特征。对于建筑工程模型,可利用BIM 技术形象化展现,设计人员通过创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即可在BIM 技术平台上了解整个建筑工程中不同结构之间的关联,避免构件之间、设备之间发生冲突,避免对后续施工活动的顺利开展造成不良影响,提升施工进度。

2 BIM 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2.1 在方案确定阶段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确定方面,要求关注两点内容,其一为建筑工程主体格局,其二为建筑工程外形艺术,对此,要求建筑结构师以及设计人员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而通过应用BIM 平台以及相关软件、技术,便于二者之间高效沟通,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结构设计。另外,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前,要求确定项目建设区域,对项目建设区域地质条件、水文环境、周边建筑工程、地下管线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分析,保证探测所得数据的完整性。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特征,在结构设计中,通过应用BIM 技术,即可对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直观地展示出项目建设环境特征,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便于制定适宜的设计方案。

2.2 在流程规划阶段的应用

通过将BIM 技术应用于结构设计中,可实现3D 设计,在创建建筑三维模型后,在模型中可全面展示出项目建设和管理相关信息数据,在此过程中,要求设计人员对设计全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结构师以及设计人员之间应当强化沟通交流,从建筑功能、结构力学等多个方面,对建筑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对于设计所得结果,可采用BIM 技术直观的展现,不同专业工程师再相互交流,对设计方案进行细化调整。在建筑结构初步设计阶段,可利用BIM 平台新建结构样板,导入与建筑工程设计相关的数据资料,再创建建筑三维模型,在获取平面结构后,设计人员与工程师共同参与各类构件布局规划,同时,对于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检验分析,据此优化项目设计方案,同时还可开展碰撞检测,避免不同构件之间发生冲突。在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创建完成后,还可联合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项目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检验分析,在此过程中,可利用BIM 数据应用实现接口交换,便于对数据进行直接转换,同时还可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和调整,据此提升建模效率。

2.3 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整个建筑工程空间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至关重要,这一设计环节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建筑工程内部、外部空间结构分布、建筑整体外观等等,而通过应用BIM 技术,可创建建筑立体结构设计方案,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设计人员可直接查看建筑立体结构模型,对不同结构的空间分布情况、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优化调整。

2.4 在建模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BIM 技术的本质进行分析,其属于建模设计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BIM 技术,可创建建筑工程三维立体结构模型,将二维立体平面图转变为三维立体结构,进而充分展现出BIM 技术的可视化优势,便于设计人员直观地观察建筑工程结构模型,检查各类构件布局规划情况。另外,通过应用BIM 技术,还可对不同构件进行碰撞检测,及时找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不合理部分,并与各方相互沟通交流,找出安全隐患,及时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

2.5 在构件设计中的应用

构件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点以及难点,在构件设计环节所包含的类型比较多,包括板式结构构件基础、板式结构楼梯等等。另外,钢结构、各类预制构件比较常见,在各类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范围广泛,而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中,一般可选择现浇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因此,在具体的构件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当对项目整体结构、建设目标以及设计需求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的结构类型,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构件设计方案。

2.6 在碰撞检测中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利用BIM 技术进行碰撞检测,能够有效减少结构设计变更问题发生率,同时还可显著降低项目维护所需成本。BIM 技术已被推广应用于粒子碰撞物理分析中,不仅能够实现各类信息数据充分共享,同时还可实现协同设计目标,展现出整个建筑工程中各类构件所营造出的几何关系,充分发挥BIM 技术在碰撞检测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某通信机房工程结构设计中,建筑工程结构的总体高度为25m,总面积为17 953m,在该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采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首先,采用BIM 技术创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然后对管线构件进行自动化布置,保证能够获取文件相应的建筑结构力学计算原理模型,对此,工程师可以手动方式将管线文件进行连接,然后对各类管线、设备文件进行自动化布置和监控管理。在碰撞检测中,BIM 技术的优势显著,可创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便于及时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改进调整。

2.7 在施工图设计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需将二维图纸作为重要依据,如果施工环境、施工技术工艺发生变化,则要求设计人员多次修改调整,工作量大,并且还会造成施工效率降低。而通过应用BIM 技术,可创建建筑工程三维立体模型,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均可直观地观察图纸内容,为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不同专业内容,包括建筑结构设计、水暖电设计等等,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即可据此对各类设备和材料进行采购,同时编制施工方案。在BIM 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核心建模软件包括RevitArchitecture以及RevitStructure,二者均将参数化设计作为基础,在建筑三维模型创建完成后,对于各个标高平面视图,可转变为施工图,如果在项目建设中出现设计变更,可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直接调整,促进施工图设计效率的提升。

3 BIM 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3.1 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总面积为4 136m,在该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耐火等级要求能够达到2 级标准。该建筑工程上层结构共8 层,下层结构2 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期限为50 年,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能够达到7 度以上。

3.2 BIM 技术应用流程

(1)对项目建设场地进行勘查,确定项目建设场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相关数据。(2)确定本工程建设目标和要求,包括使用年限、建筑荷载、施工内容等,对于所有数据,均输入至BIM 数据库中。(3)对于整个项目,应用BIM 系统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了解不同构件的设计情况、施工成本、技术要点等,为项目建设过程管控提供参考。(4)采用Revit 软件创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在该项目设计中,BIM 技术的应用流程如图1 所示。

图1 BIM 技术应用流程图

3.3 构建结构模型

该建筑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结构设计中,应当将不同构件的连接位置作为设计重点和难点。在本工程结构设计中选用BIM 技术,首先需对各个射线以及列元素的一般特性、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在各个构件连接设计完成后,执行各类参数。另外,在利用BIM 技术创建建筑工程三维模型时,可对各类构件的设计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在调整完成后,对不同构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自动化更新,促进设计效率和精度的提升。

在本工程结构设计环节,首先利用BIM 技术创建三维模型,然后再应用Revit 软件创建建筑结构分析模型,对于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位置,均可视为节点,不同构件通过节点即可自动化连接。在模型创建过程中,要求对建筑工程结构柱、结构板、梁等进行综合考量。模型创建要点如下:(1)选择适宜的样板文件。(2)与建筑工程BIM 模型进行连接。(3)创建轴网,并确定标高参数。(4)在上述三个步骤完成后,即可创建样本文件以及构件族。(5)对混凝土梁柱结构进行合理设计。(6)创建混凝土楼结构板。(7)对模型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不足并优化调整。在模型创建完成后,应当对视图显示结果进行分析,并创建初步模板图。

在建筑工程结构模型的创建过程中,要求保证标高参数的合理性,如果需对部分构件进行调整,则首先需对标高进行检查和调整,避免出现标高差。软件可发挥“族”功能,但是可能无法满足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所有要求,因此,在结构模型创建和调整中,如果需创建异性构件,则应当独立创建与之相关的族文件,并合理定义相关属性。随着建筑工程量的不断增加,族库中的内容也会逐渐增多,在初始模型创建完成后,其中可能无法涵盖与建筑结构相关的所有属性,因此,应当充分发挥结构面板的作用,根据设计要求增加相关属性以及参数。

3.4 分析建筑结构

在对建筑工程结构的各项性能进行分析时,BIM 技术也可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优势,通过创建数字化模型,可显著提升模型结构稳定性。另外,在BIM 技术相关软件的实际应用中,可发挥参数计算功能以及结构设计效果分析功能,便于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调整,提升结构设计效果。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加强安全防控管理,对此,可选择应用相关软件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Revit2016、ETABS2013 等的应用比较常见。在Revit2016 软件以及ETABS2013 的实际应用中,在数据通信方面可实现双向链接,在两个软件运行使用中,可实现数据交互。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准确计算,即可判断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在建筑结构模型分析中,通过应用Revit2016 软件,能够自动化形成设计数据信息。对于建筑三维模型中的各类构件,可根据定义进行转换,部分构件无法转换,要求对其进行简化处理,再针对这类构件进行设计计算。

3.5 施工图设计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中,通过应用BIM,即可形成三维效果图,对建筑工程结构的三维影像进行全面分析,与传统的二维设计方式相比更加直观,便于设计人员对施工图设计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还可提升施工图设计效率,减少成本投入量。另外,在BIM 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可提供与施工图设计相关的数字信息,并合理设定各类关键性指标,进而避免在施工图设计中出现较多偏差。

在利用BIM 进行施工图设计时,要求对配筋参数进行合理配置。对此,可采用结构软件,对结构设计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并且表达出钢筋符号,如表1 所示。

表1 钢筋符号输入以及输出

在该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混凝土材料选用C30,C30 混凝土的徐变系数为2,墙高达到20.10。在柱与梁结构设计中,选用HRB335 带肋钢筋,而对于箍筋材料,可采用HPB 光面钢筋。在后续施工中,如果需对配筋方案进行调整,则应当对理论配筋、实际配筋进行计算、对比和调整。

在建筑工程施工图绘制过程中,要求创建共享参数,对此,可应用Revit 软件,便于项目参建方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对于文件格式,可采用.txt 格式,如果需要在Excel 中查看文件,则可直接复制共享文件,然后再将.CSV 作为文件后缀,即可查看所需文件资料。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BIM 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了详细探究。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工程体量较大,结构设计过程复杂,要求综合考虑各类影响因素,对此,可利用BIM 技术创建三维模型,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根据施工现场勘查所得数据资料、施工过程数据等,对模型参数进行查阅、调整等,保证项目建设能够高效完成,充分发挥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独特优势。

猜你喜欢
施工图设计方案结构设计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数据中心ECC设计方案研究
高压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探讨PKPM BIM施工图软件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