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2022-06-11 17:35张俊杰刘婷陈艳玲汪海彬张凌艳
科技风 2022年14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心理学

张俊杰 刘婷 陈艳玲 汪海彬 张凌艳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的224篇“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文献进行梳理,从而探析其课程教学研究的现状和热点领域。结果表明:(1)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文献增长并不稳定,2014年最多。研究文献主要发表在一般刊物上,研究主题以教学方法为主,大部分研究缺乏项目资助;(2)关键词分析显示当前研究涉及“教学改革”“教学”“医学生”和“教学方法”等较多,热点领域则集中在“教学对象”“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学;知识图谱

中图分类号:R395.1;G420  文献标识码:A

“医学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医学领域,着重于研究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及规律的一门交叉科学[1]。伴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已逐步融入医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而医学发展的新趋势也对整个医学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加强“医学心理学”教育成为了共识。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的召开,更进一步突出了医学的社会性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广泛性,即更注重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整体健康[2]。因此拓展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视野,培养医学生有效掌握从事临床工作和医学服务所必需的心理学技能成为了医学教育的必然取向。

為此,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逐步将“医学心理学”纳入高等医学教育的知识结构中。1979年,原北京医学院首先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1987年卫生部医学专业基础教材编写工作会议将“医学心理学”列入医学生的36门必修课[3]。《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中,则进一步明确将“医学心理学”作为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强调必须覆盖在医学教育的整个课程计划中[4]。另一方面,学者也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总结,认为“医学心理学”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课程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56]。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如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既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探索“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热点领域。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为平台,以“医学心理学”“课程”和“教学”等为主题对2022年以前的文献进行检索。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人工筛选,删除院校简介、会议介绍等非学术文献,获得有效文献224篇。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共词分析软件BICOMB2.01、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软件Citespace6.1和统计软件SPSS21.0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过程

将224条有效文献题录分别以Notefirst和Refworks格式导出。前者用于Bicomb共词分析,以便提取出发表年代、期刊、作者单位等信息,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运用SPSS21.0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后者用Citespace6.1进行可视化分析,用以获得高频词词频和热点领域图谱。

二、结果与分析

(一)“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1.发表年代分析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始于1984年,从1984年到2021年间文献数量增长并不稳定,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2002年(8篇)和2010年(12篇)出现了突增点,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该年发表文献17篇,见图1。

2.期刊级别分布

分析结果显示,以“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主题的研究在期刊级别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发表在一般性刊物上,共160篇,约占71.4%。

3.作者单位分布

研究结果显示,作者单位分布方面受课程自身影响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各类医学院校,约占69.6%,与其他单位分布的数量差异显著(P<0.001)。

4.研究主题分布

参照已有相关研究[7],将研究主题分为课程性质特征、教学观念理念、教学目标原则、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手段、教学效果反馈和综合性研究等方面。结果表明,研究主题存在显著差异(P<0.001),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手段方面,共有93篇文献,约占41.5%。

5.项目资助分析

文献计量研究显示,约有55.8%的研究未得到任何形式的项目资助,高级别的项目资助则更少,各类资助分布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01)。

(二)“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的可视化分析

1.关键词的词频分析

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结果显示,224篇文献共有关键词220个,关键词的总频次为415次,前20个高频关键词的总频次为168次,约占总频次的40.48%,见表1。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为:教学(22)、教学改革(21)、医学生(21)、教学方法(19)、教学模式(13)、教育(8)、应用(7)、教学效果(6)、心理学(6)、建构主义(6)。这一结果初步揭示了当前“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的概况,即主要涉及课程教学(改革)、具体教学方法模式以及教育应用、教学效果等方面,关键词图谱也证实了这一结果(见图2),其中出现频次越高则图谱中显示的圆圈越大。

2.研究的热点领域分析

用Citespace软件对上述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3。其中模板值Modularity(Q值)为0.75,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值)为0.94。根据相应标准,Q值的范围是0~1,Q>0.3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结构是显著的;当S值在0.5以上,则聚类一般认为是合理的[8]。可见,“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聚类分析结果显著。

对研究热点领域的前5类分析表明:种类#0“医学生”为最大类(25篇),高相似度重点关键词(Top Terms)有医学生、新医学模式、医学院校等,S值为0.98;种类#1“教学改革”为第二类(21篇),重点词包括教学改革、网络教学、学习主体等,S值为0.86;种类#2“医学”,是第三类(20篇),重点词有医学、教育、本科等,S值为0.96;种类#3为“教学”,为第四类(20篇),包括教学、医学心理、改革等关键词,S值为0.96;种类#4“教学方法”,是第五类(19),重点词包括教学方法、教师素质、教学内容等,S值为0.88。可见,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教学对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等。

三、总结与启示

“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相关文献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初步梳理出了“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的现状。从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国家对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日益重视,尤其是《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01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nbsp;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09年)等文件相继颁布之后,将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的内容融入医学专业教学中越发突出。重视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更好地适应科技与临床医学发展、社会和医疗卫生的需求以及不断变化的人口和文化环境的需要。此后,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视逐步显现,并分别在2002年和2010年出现了相关研究文献的突增。研究者们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方法手段、教学理念、教学效果、课程属性、内容体系以及综合研究等方面内容展开了各自的探索,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得到了各类项目的资助。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发现,在众多关键词中,排在前10位的高频关键词依次为“教学”“教学改革”“医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育”“应用”“教学效果”“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这也基本上概括出了当前“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框架。在研究热点领域的分析中,结果进一步显示了“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向医学生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各类教学实践、多种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理念等几大方面。

另一方面,研究同样显示出“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尚有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力度、研究质量、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存在局限。有鉴于此,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研究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多方面予以优化。不仅要注重课程内在的系统性,还要注意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仅要研究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还要能够紧随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拓展丰富的研究主题;不仅要立足于问题,还要立足于课题申报,开展多学科、多方法的交叉研究;不仅要立足于课程教学,还要注重实训、实践和实证,共同促进“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树桥,杨艳杰.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

[2]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服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创医学教育发展新局面——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OL].北京:中国政府网,2011,http://www.gov.cn/gzdt/201112/13/content_2018605.htm.

[3]王挺,杜文东.中医药院校应加强医学心理学教育[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04):237239.

[4]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2016年)[R/OL].北京: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2017.https://medu.bjmu.edu.cn/cms/show.action?code=publish_40288 01e6bf38f43016c2d29728c0350&siteid=100000&newsid=d91 d5b2d7d354188bc219375c0bb0bce&channelid=0000000015.

[5]赵秋振,李荣,史宝林,等.医学心理学课程发展困境与改革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2):104106+110.

[6]胡佩诚,李心天,邓云青,等.医学心理学教学二十年的回顾与展望[J].医学教育,2000(03):35.

[7]汪海彬,徐俊华,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研究的现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8(02):102106.

基金項目:安徽中医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8 xjjy_zd013);安徽省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jyxm1746);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21jyxm112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0A0240)

作者简介:张俊杰(1981— ),男,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心理学。

*通讯作者:刘婷(1985— ),女,安徽宣城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媒体传播研究。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医学生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报》2021年度审稿专家名录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跟踪导练(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