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

2022-06-14 03:32杨勇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实施策略

杨勇

摘要: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探究有效性,对于培养学生知识探究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能够突破以往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和发展,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方法。为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意义,深入研究提高探究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生物探究性;实施策略

由于传统的应试型教学模式在我国实行多年,尽管现阶段已经提出了素质教育理念,但仍有诸多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及,以教师为教学课堂的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这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阻碍,且初中阶段的生物学习是一项探究性的学科,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际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应当加强该方面的研究,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1.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重视程度不足

生物学习作为一门副科,其在课程设置上和教学时间上都远不如其它的重点学科。且初中生物学习长时期受到传统应试型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对探究性的学习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教师不愿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之中。探究性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唯有持续开展才能够让学生获得成绩及能力上的提升。而教师考虑到初中阶段的学生即将面对中考,这使得学生投入到生物学习的时间较少。当下许多生物教材之中都是知识的集中化,使得学生只能进行背诵记忆,没有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

1.2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是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从实际教学来看,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的同时,也需要具有更加广阔的视野,能够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指正。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但事实却是教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却在自身知识拓展方面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引用的教学实例都是一些常见的案例,这些案例对于学生而言已经失去了新意。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也不到位,无法及时的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单纯通过自身的教学习惯所指定的教学计划是很难符合所有学生教学需求。所以,教师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能力,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助力。

2.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开展的积极意义

在我国生物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首先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能够满足现阶段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特点,生物学科作为一门知识丰富的教学学科,其中涉及到了诸多知识,都是需要通过学生进行探究来获取的。其次,探究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置到课堂学习中,调动学生生物学习主动性。最后是在探究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可以提高对生物实验的探究能力,尽然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实践结合。

3.初中生物课堂提高探究性教学有效性策略

3.1提高教师重视程度,提高探究性教学有效性

初中生物探究学习要想得到良好的开展,就需要重视课程教学制度,学校方面应该建立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学校需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定的考察,可以通过对课程进行录制的方式,对教学进行评价。已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并将这种评价所产生的结果与教师实际的奖励机制相联系,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提高教师开展探究教学的其兴,也能够为课堂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探究性教学的全面开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报刊发表等多种形式,对探究学习开展的意义进行宣传,以此来提高教师对该方面的重视程度,为生物探究教学提供帮助。

3.2利用直观的教学工具,提高探究性教学有效性

教师在探究性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之中需要注重對教学方式的优化与突破,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对现有的教学工具进行灵活使用,充分使用一个直观性的教学工具,使生物知识不再抽象,更具直观性、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之中进行知识的求解。

例如:教师在讲解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这一章节内容时,其中的细胞分裂、分化的剁成是教学过程之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可以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更好的展现这一细胞生命的发展过程。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之后,学生对该章节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进而通过实际的探究进行相互讨论,共同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内容,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习质量。

3.3以实验为基础组织教学,提高探究教学有效性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课堂的构建是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重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只有不断的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才能够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的实际参与,才能能更好的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教学平衡点,提高探究性学习有效性。

初中生物教学体系中,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就是将“做”与“教学”整合,进而更好的完成“提高探究性教学有效性”的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好课堂设计工作,使学生在探究中完成知识的吸引,内化,以及知识的二次运用。以“植物生长”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可以以“培育有性生殖类植物”为核心设计课堂探究活动,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株生命周期相对较长,发育周期相对较短的植物展开实验。整个实验从最初的播种工作入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感受植物授粉、成熟等植物生长的过程。在学生进行动手实验操作时,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在必要时给予相应指导,并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探索植物成长的奥秘,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内容设计,学生各项实验能力也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提高。

4.结语

通过对当下初中生物课堂的实际探究,我们不难发现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模式下,教师必须做出转变,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探究性学习模式便是新课程背景下所提出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提升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教师则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探究性学习计划,建设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马麒.初中生物课堂中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21(30):55-5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27.

[2]王玉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学周刊,2021(30):147-14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73.

猜你喜欢
新课程背景实施策略
关于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创新模式
探究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完善小学课程管理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