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阖六气针法”治疗乳腺癌相关性失眠思想探微*

2022-06-16 09:03柳为张东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少阳针法阳明

柳为,张东伟

1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0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1]。乳腺癌合并失眠在乳腺癌合并的症状中发生率也较高,约为20%~70%[2],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早醒,睡眠质量不佳,严重者导致患者抑郁,甚至影响患者抗肿瘤治疗。张东伟为安徽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师对肿瘤相关性失眠的治疗有独特的治疗经验。将运气思想与六经辨证、针刺、六经欲解时等结合起来,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吾师论治乳腺癌相关性失眠经验整理并详述如下。

“开阖六气针法”的基础理论

五运六气学说又称为运气学说,是对天文、地理、气候、人体、疾病、理论等融汇贯通而形成的系统论[3]。六气针法是在五运六气学术思想指导下,结合“开阖枢”、“六经辨证”以及“六经欲解时”理论的针法。长沙马王堆出土医学帛书《阴阳脉死候》首次提及三阳三阴的概念,指出阴阳对应天地,并分析疾病的预后[4]。人体之气具有“阴属性”和“阳属性”,分别为阴气和阳气。阴阳的升降出入和转化处在动态平衡的状态,并遵守开阖枢规律。《黄帝内经·阴阳离合论》又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少阴为枢”,如三阳之开阖枢,“开”者乃阳气渐开,阳从阴生;所谓“阖”,乃阳气渐收之时,由阳即将转阴;所谓“枢”,由阳升转为阳降,乃阳气转枢。同理,三阴之开阖同样如此。阴阳运动后便存在不同的状态,以“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命名[5]。《伤寒论》对“六经欲解时”时间规律有相关的描述,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等[6]。规律如下:①每一经欲解时都为3个时辰时;②三阳经欲解时大多分布在白天,三阴则在晚上;③三阴经欲解时以及少阳经会有部分重合。顾植山教授形象地绘制出六经欲解时图[7],如图1。若机体出现疾病时,六经可以表现出开阖枢不利,阴阳失衡称为该经病。

图1 六经欲解时时象图

“天有六气,人以三阴三阳而上奉之”[8],机体若不能适应六气变化,则容易患病。通过六气针法调节机体不平衡的阴阳,使其顺应天之六气。顾植山教授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描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厥阴之表,名曰少阳”描绘出了“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图2)[9],以此反应三阴三阳相对方位。六气针法选取人体一处部位,作为三阴三阳开阖变化的中心进行施针,而无固定的针刺腧穴,张主任治疗失眠选取头部取穴,或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治疗效果随时改变,灵活变通。

图2 顾氏三阴三阳开阖枢图

张师从五运六气思想辨治乳腺癌相关性失眠

中医学可以将乳腺癌归属为“乳岩”“乳疳”“审花奶”等。而对乳腺癌相关性失眠并没有记载,就失眠症而言,中医学将其归为“不寐”“不得眠”。中医大多认为失眠的病机多为营卫不调,阴阳失和。吾师除此之外认为乳腺癌与失眠都和厥阴气机不畅相关,且二者在厥阴病机上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内经灵枢集注·第八十一》中记载有“膺乃足厥阴阳明之部分……此即乳岩石痈之证也”。肝属木,在天应厥阴风木,主疏泄气机,调畅情志。患者厥阴不舒,肝郁气滞,气机不畅,痰饮停聚胸前,病久化岩,而厥阴日久未能阖阴,阴阳失交,发为失眠,故乳腺癌患者更加容易发生失眠。患者长期失眠,容易诱发抑郁[10],厥阴气机不利,促进乳岩病的发生发展。

人体昼夜都会经历阴阳的开阖枢转变,张师认为其流转的次序为“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太阳”,如环不休。乳腺癌合并失眠的患者其病机在于厥阴气机不利。厥阴位于东南,体阴而用阳,是太阴少阴相合,后接太阳,阴尽而阳生。若厥阴阖之得当,则两阴合,卫阳潜,夜寐安。若厥阴之气阖之不当,阴阳相续不畅,阳多阴少则热,阴多阳少则寒,甚则寒热胶着错杂。表现为睡眠易醒,醒后难以入睡,多梦,伴有上热下寒,情绪焦虑,胸胁胀满等症状。其余三阳二阴气化失常都会影响营卫相合,阴阳相交。如太阴不开和少阴枢机不畅会影响厥阴关阖。太阴阴气始生,得湿助,阴气渐长,而其性本湿,易困阳气,导致卫阳受遏,营阴不生,厥阴乏源。表现为难以入睡,身体重着,纳食不佳等。少阴位于正北,极寒之地,重阴必阳,是阴盛向阳生转化枢机。若少阴枢机不利,阴阳交合不续,表现为早醒或睡后易醒,醒后难眠。若阴多从寒,则伴有四肢厥冷,下利不止。若从阳而化热,则阳相对有余而阴不足伴有心烦,口渴等。太阳为从阴气中逐渐壮大的阳。此时太阳之阳并非充足,易被阴寒困遏。太阳不足者,表现为自觉睡眠质量不佳,困倦疲惫,巳时未醒等阳气受困之象。阳明与厥阴都主阖,分别主阳降与阳生,为寤寐关节节点,可通过调整阳明治疗厥阴不利所致不寐。同样阳明关阖不利,余热成邪,干扰卫阳入阴,阳不入阴,夜行于外,也会影响厥阴关阖。表现为不易入睡,烦躁易怒,大便干结等。少阳为阳气转枢的关键节点。若枢机不利,表现为阳明之气不能阖,还可表现为阳入阴不足,表现为眠浅易醒,伴有烦躁,口苦等不适。

张主任通过临床观察,发现乳腺癌患者失眠大多发生在凌晨1:00到凌晨5:00之间,以丑时最多。根据六经欲解时理论,提出乳腺癌相关性失眠与厥阴经欲解时关联密切,与太阴、少阴、少阳、阳明,太阳有关。施针时需针对厥阴治疗,并依据伴随症状分析随证施针,切忌生搬硬套。

验案举隅

患者方某,女,64岁。2020年7月12日初诊。失眠6年余。患者2013年确诊为乳腺癌,后行“右乳改良根治术”,术后行化疗6程,后定期复查,病灶基本稳定。自诉确诊乳腺恶性肿瘤以来,夜间失眠,难以入睡,多梦,并于凌晨1:00-3:00左右再次清醒,醒后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口服艾司唑仑片从每晚1粒逐渐加量至每晚3粒,上述症状时有不能缓解。情绪不佳则失眠症状加重,白天精神萎靡,心胸烦闷,四肢发凉,纳食不佳,口干口渴,大便偏干,小便尚可。舌质尖边红,苔少,脉弦细。。处方:施针于厥阴,少阴,阳明,百会引经厥阴。连续针刺7d。

2020年7 月24 日二诊。患者夜间多梦及入睡困难较明显好转,精神状态及双手怕冷症状稍改善,仍有早醒(多为3:00-4:00)、多梦。艾司唑仑片减量至每晚2片,仍有神疲乏力、饮食不佳,心烦焦虑,口苦,大便偶不成形。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施针:针厥阴、太阴、少阳、阳明、百会引太阴,每周针刺治疗3次。

2021年8 月10 日三诊。患者睡眠较前好转,睡眠时间较前延长,仍偶有多梦,生气后入睡困难,双足晨起发凉。艾司唑仑片减量至1片,甚至不用口服艾司唑仑。纳食较前好转,大便成形,1~2d/次,有口干,舌尖偏红,苔薄白,脉弦细。施针:厥阴、少阳、阳明,少阴,百会引厥阴,每周针刺治疗3次。后患者每次于门诊行六气开阖针法治疗,睡眠较前明显好转,逐步停用艾司唑仑。乳腺癌复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按:患者生于1956年12月28日,发病时间为壬辰年正月,岁运太木,客气太阴湿土加临太阳寒水。乳腺癌的形成与先天禀赋相关,其中木郁生火,金木相争,水盛火困与乳癌发病密切。有研究统计出乳腺癌患者更多发生在癸年、壬年、丙年[11],。患者出生岁运太水,终之气厥阴风木加临太阳寒水,体质上更易罹患乳腺癌。而本案失眠发生于丑时,属于厥阴病欲解时和少阴经欲解时。厥阴阴尽阳生,一阳质纯,扰乱心神,伤及营阴,心烦燥热,发为不寐,若阳气不得升发,症见四肢厥冷。合见寒热错杂之证。此时主要通过六气针法刺厥阴,百会引经厥阴,帮助厥阴之气完成阴尽阳生的转化,使营卫顺利完成交接。患者伴随其他症状及舌脉表现提示属少阴从阳化热而致经气不利,故取少阴,纳阳有度。患者就诊时为三之气少阴君火加临少阳相火。燥火太过,取阳明,合阳气,使阳秘。此“双阖”,气机运转,阴阳和合,以解失眠。二诊,患者失眠较前好转,新出现口苦、大便不成形表现。结合患者症状,口苦、早醒时间段是3:00-4:00,为少阳病欲解时。四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阴湿土,阳被湿困,表现为患者大便不成形,故施针于少阳、太阴。三诊患者失眠症状基本好转,仍以厥阴、阳明,少阴及少阳为主,进行施针治疗。

结 语

乳腺癌相关失眠是典型的情志相关性疾病[12],现代医学将乳腺癌相关性失眠病因归结为易感因素、促成因素以及持久因素[13],其大多为疾病本身或者治疗导致的睡眠障碍。西医多采用镇静催眠药治疗[14],但长期应用往往带来一定不良反应,特别是造成依赖性。张主任认为采用六气针法,从厥阴关阖不畅入手治疗乳腺癌相关失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要点把握住患者失眠的病机,从五运六气的角度把握六经在开阖枢过程中阴阳属性的动态变化,结合六经欲解时的理论进行具体施针治疗。同时,治疗肿瘤相关性疾病要把握治疗的“本”和“标”,如乳腺癌相关性失眠,本在乳腺癌,其标在失眠,需要把握住两者的共同因素——情志病的“象”——厥阴。这样才能做到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猜你喜欢
少阳针法阳明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垃圾分类
童心童画
《三千年》
约会
阳明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船期表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