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022-06-17 22:18余曦李燕燕
体育时空 2022年10期

余曦 李燕燕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047-02

摘  要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我国休闲体育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现如今,很多国家的休闲体育产业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发展水平,比如美国、英国和日本都是体育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体育综合竞技水平也比较高。体育产业规模比较庞大,民众对休闲体育活动有更高的参与度,对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价值。现阶段,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美国、英国和日本的高校都有专业开设和调整的自主权利,可以结合学科发展调整专业内容,从而让专业可以可以和市场需求密切联系。综观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体育专业发展历史,可以看出休闲体育专业设置比较科学,也在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分化改革,已成为了世界各国人才培养学习的样板。本文分析了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多方面提出了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  美、英、日高等院校  休闲体育专业  人才培养经验  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休闲体育产业也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休闲体育可以加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受到国民消费习惯的制约,因此发展比较缓慢。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产业还是探索阶段,地区间发展也不够均衡,产品数量不多、国民参与度也不够。美国、英国和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在休闲体育方面的高等教育理念已经比较成熟,人才培养模式也更加科学。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依靠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的专业设置能够决定休闲体育发展的效果。本文根据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总结我国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设置的不足,以期为我国休闲体育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带来帮助和参考。

一、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高等院校所大学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高校必须认识到人才培养和休闲体育教育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人才培养和学生教育方面都比较欠缺。我国高校现阶段比较缺乏系统和专业性的教学方式,这也是我国高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美国、英国和日本的休闲体育业已经为他们带来了很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休闲体育产业属于社会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促进人们的发展,给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强大的动能。我国和美国、英国、日本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也导致我们会有不同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阶段和管理体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休闲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目前,还有我国休闲体育产品质量并不高,国民项目休闲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为此,应参考美国、英国和日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出探索。

二、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理论探索

(一)美国大学体育系课程设置和教学状况

美国高校可以自由的根据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体育院系能够结合地方实际需求,设置体育教育专业内容,还可以培养更多体育人才,美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方向紧密相关,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已经成为了美国大学体育系人才培养的方向。美国大学体育系的课程更加重视自然科学的内容,其中也包括生物科学、医学、运动学等学科课程。在课程中可以构建很多体育相关的新的专业,比如休闲、娱乐体育等等。美国大学体育系课程设置更加全面,会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视创新性和综合性。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美国高等院校一般借助科学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发挥,也会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

(二)日本大学体育系课程设置与教学状况

在日本明确提出了教育立国的基本方针之后,很多日本的高等院校也在结合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改善课程管理,有很多课程的自主权。因此日本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能够迅速扩展,教学质量也能更好的提高。結合高校教育的条件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能够更好地调整培养人才的目标,也可以不断改进课程类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办学方向已由传统的体育教师培养转向多方面专门人才的培养,体院可以分为详细的小专业,开设的课程的种类比较多,能够更好地培养综合的新兴人才。日本大学体育院系开设课程数量比较多,也在大量增设选修课、注重学科理论的同时还在加强传统体育和地域特色体育的特色。学校有很多种类的选修课,能够更好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兴趣。

(三)英国大学体育系课程设置与教学情况

英国大学高等院校基本上采用学术性培养和专业性教育同时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院校体育课堂设置方面,首先会强调基础课,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拓宽了体育的培养方向,能够更好地适应人才社会的竞争,为学生未来的和为高层次的进一步学习提高奠定基础。其次为保证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符合社会经济规律,也可以结合体育休闲娱乐,还开设了体育专业课程等边缘学科。英国的体育教师教育模式分为中小学和大学两种,由大学体育系来安排学生的受训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可以由他们自行选择,可以不受学校的就业方向限制。

三、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对我国体育专业设置的启示

(一)鼓励高等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创办特色专业

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大学更加注重市场导向,而且也有更多的自主权,能够及时调整自身专业的内容。我国本科体育专业设置更加重视政府倾向,在政府的监管引导下进行,大学调整专业设置的自由度比较小,不可以随时根据市场需求去开设专业,专业经常会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可以给予大学一定的自主权,让高等院校可以顺应市场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并且可以灵活地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学习国外高等大学休闲体育专业的个性化,鼓励高校发挥出自身的办学优势,吸引更多的生源。B8E17489-CA14-4DBD-811B-6E54E82D38C1

(二)构建专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互补设置专业组合

我国体育专业建立初期,体育教育属于我国体育专业唯一的方向,后来逐渐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进入了我国体育专业设置的内容,不过还不符合我国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我国大学教育的就业市场趋向饱和,学生就业困境比较明显。通过分析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大学专业,我们应当适当调整体育教育专业的开设比例,对有良好专业师资条件的高等院校保留体育教育专业,对于综合性大学则可以删减体育教育专业,鼓励这些大学利用跨专业师资发展非体育教育专业。也应当不断新设和调整专业,也可以聘请综合类大学的教师,构建专业院校和综合大学互补开设专业组合。

(三)明确专业培养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为了更好地明确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借鉴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准确开设体育专业课程的内容,并且完善设置中体育项目对应的理论课程,保证休闲体育教学内容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方面还没有非常明确的专业目标,在专业定位方面也不够准确,一些高等院校的专业目标比较模糊,也会影响高等院校体育相关专业课程的设置方向,无法确定更加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不会利于体育人才培养。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借鉴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明确自身的专业培养目标,才可以保证休闲体育专业的良好开展。

(四)全面多元化建设休闲体育专业

高等院校应当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去调整专业设置,并且也要从大众身心健康出发。现阶段,我国大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也逐渐明确了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扩大了人体健康市场。通过总结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閑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可以让我国体育专业呈现更加多元化的体育专业,并且结合我国人体研究发展休闲体育专业。

(五)着力培养全面素养的休闲体育人才

和美国相比,我国缺少体育行业运营管理方面的人才,限制了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想普及休闲体育文化,需要加强体育明星的示范作用。首先,要提高教育改革中休闲体育的教育地位,加强对高等院校休闲体育教育的支持,也要加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科学的设置体育课程内容。结合自然教育结合,增设体育管理和休闲体育方面的课程和专业,培养更多的休闲体育管理人才,让高等院校可以和竞技体育充分接轨,让体育训练更加常态化,提高体育设施的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英国和日本这种教育发达国家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非常多样化,而且其专业分类比较细致。高等院校一般都会有专业调整的自主权,也可以针对社会需求对专业设置进行不断的改革。专业调整能够结合跨学科的发展,也会紧密联系市场的需求,陆续增设很多关于大众健康、娱乐休闲的专业。在美、英、日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启示下,可以更好地进行我国本科体育专业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中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自主权,鼓励各大高等院校体育院校结合自身条件去创办有特色的专业,进一步明确我国体育专业培养的目标,保证体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经济发展和人们意识的转变,可以更加关注大众健康,加强对健康、娱乐休闲等专业的重视也是未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趋势。

★基金项目:2021年湖北经济学院校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TY202102)。

参考文献:

[1]彭文革,李晓光,谢铁兔.台湾地区运动与休闲教育兴起的背景及专业人才培养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08):1038-1040.

[2]陈琦,倪依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15(07):5-10.

[3]于楼成.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4(07):171-172.

[4]董运宝.如何让体育专业学生快速转入学习状态[J].成才之路.2014(04):95.

[5]代青.体育专业学生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7,15(31):152+154.

[6]杜秀磊.休闲体育专业人才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模式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3):135-136.

[7]张京杭.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8):149+134.B8E17489-CA14-4DBD-811B-6E54E82D38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