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念村“焕新记”

2022-06-17 00:59
农家参谋 2022年2期
关键词:牌坊农耕监委

走进南乐县寺庄乡古念村,只见亭台楼阁映入清水池塘,崭新住宅沿街鳞次栉比,儿童乐园、文化广场、农耕文化体验园应接不暇。昔日小村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旅游胜地。

古念村位于南乐县城西北3000米处,过去人居环境较差、可耕地较少、缺少支柱产业,如今,经过驻村帮扶,古念村产业兴旺、景色秀丽,村民喜笑颜开。

挖掘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旅游开发

“以前广场旁边的坑塘臭气熏天,现在经过整治,水面能照出人影、岸边也都种上了树,看着游来游去的小鱼儿,心里就得劲儿……”谈起村里的变化,78岁的闫现法老人高兴地说个不停。

闫现法老人所说的坑塘,过去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不但影响生态环境,还存在安全隐患。2020年年初,古念村打响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攻坚战,在县乡两级的支持下,村里拿出30余万元,全村老少齐上阵,铲杂草、清淤泥,打通坑塘堵塞處,昔日塘内的臭水变成了一泓清澈见底的碧水。随后,古念村以该县“拆违建、清垃圾、铺胡同、绿墙根”活动的开展为契机,遍植杨树、柳树、桃树等绿色植被,绿化总面积10余亩,修建新式厕所174座;利用上级项目资金兴建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安装了74盏路灯,对村内全部道路进行了硬化。经过辛勤整治,一步一景的美丽乡村画卷在豫北大地徐徐展开。

村子的生态环境好了,村民们向着美好生活前进的劲头儿更足了。“咱们村离县城近,又种植有葡萄、黄桃等,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应该让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发展生态旅游……”去年12月份,该县以“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比武、大提升”为抓手的能力作风年活动启动后,县委组织部第一时间到古念村进行实地调研,为该村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该村应依托背靠县城城区的优势,将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开发,吸引城区居民到村里观光旅游。

该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经过和党员群众的民主协商,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手中撂荒、闲置的10亩土地,聘请专业人员统一规划。目前,该村集瓜果采摘、菜园认领、耕作劳动等项目于一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园初具雏形。

“爷爷这个是什么?”

“这个叫小麦,我们平时吃的馒头,还有面包,都是用它的果实做的。”

2021年3月26日,在南乐县寺庄乡古念村的农耕文化体验园里,一位老人正带着自己小孙子给春麦除草,“孩子从小在城里生活,基本的农作物都不认识,带孩子体验农耕生活,对他们以后成长也有好处”。

“农耕文化体验园项目,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5万余元收入。此外,我们还搭上了县里森林公园项目的东风,将村里的集体土地有效利用开发,每年村集体增收30余万元。”谈及古念村未来发展,该县县委组织部派驻古念村第一书记赵伟宇说。

2021年2月初,古念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伊始,通过深入开展谈思路、议发展、定目标、晒规划、干实事的“谈议定晒干”活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该村充分利用毗邻县城的优势,将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开发,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流转村民手中撂荒、闲置的10亩土地,聘请专业人员统一规划,打造了集瓜果采摘、菜园认领、耕作劳动等项目于一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园。该村将农耕文化体验园平均划分成 100块,以每块500元的价格出租给县城区居民,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村民提供“一对一”的指导种植服务,在让城市居民过了一把田园生活瘾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为本村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俺把地流转给村集体,每年不仅发租金,每个月还多500块收入,村里真是给办了件大好事。”脱贫户张秀珍笑盈盈地算着收入账。

据悉,自2021年3月初开园以来,仅半个月时间,该村就已出租农耕文化体验土地20块,村集体增收7600元,带动12户群众增收1.2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通过举办一系列农耕活动,扩大我们农耕文化体验园的影响力,进一步促进村民和集体增收。”古念村党支部书记李进常说。

村民集体当“摊主”,强村又富民

“老板,来两份炒酸奶。”晚上,南乐县寺庄乡古念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上的夜市游人如织,贫困户闫玲霞的炒酸奶摊位前又排起了长队。“受疫情影响,我没有外出务工,村干部动员我摆个摊,不但不要租金,而且村里还免费提供用电,今天晚上又挣了300多元,党的政策真是好!”看着面前的人群,闫玲霞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该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规范管理,探索党社共建、资产租赁、三资入股、服务创收、产业融合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支持鼓励农村党组织结合实际发展主导产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提升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截至2020年,该县有集体经济的村占比由原来的44%上升到98.5%,三分之二以上的村年收入5万元以上。

该县寺庄乡古念村的“地摊经济”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古念村充分发挥邻近国家森林公园、环城公路等区位优势,村“两委”班子利用“先锋贷”资金30万元,引进观光小火车、喊泉、儿童乐园等娱乐设施,并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小吃等资源,在入村主街道、广场开发村内夜市,吸纳贫困户、致富能手等人员为经营业主,摊位免租金,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既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收益,又拓宽了群众收入来源;既让贫困群众享受到了劳动致富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更彻底去除了他们“等靠要”的思想包袱。同时,为提升夜市体验,该村“两委”干部还自发参与安全管理、卫生保洁等服务,保障市场经营平稳有序。

“自6月底开始运营以来,我们村夜市摊位总数达到30个,其中贫困户摊位就有9个,短短10来天时间,已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村集体增收6000余元,摆摊群众增收3万余元,真正实现了强村富民的统一。随着夜市在周边乡村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相信我们古念村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师军帅自信地说。

建设廉洁乡村,促进乡村治理

寺庄乡古念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讲话精神向基层延伸为指引,打造出一个领导班子清廉、党员队伍清正、村级事务清爽、乡风民俗清朗、干群关系清新的“五清”廉政乡村,涵养风清气正的廉政文化氛围。

走进村子,迎面即可看到“古念村”牌楼与“六旗六栏”驰道其上,与时俱进更新纪检相关法律法规、会议摘要、讲话精神等信息,长时间冲击受众群体的视觉,在潜移默化中收到良好的廉政宣传效果。

穿村而过的小河旁建有“清风亭”与“六有”标准宣传画、70名廉洁人物故事景观长廊。通过河上小桥,就是廉洁教育广场,该广场由“党员干部十慎”“人生七笔账”“脱贫攻坚决胜年专项行动”“违法典型案例曝光墙”“廉洁寄语”等部分组成,以身边人说身边事,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进一步加强古念村党风廉政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古念村村委大院外的建筑是“心中四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四个建筑采取双手托起心中责任的形象,彰显出古念村干部执政为民初心。院内设有村务监督委员会会议室,安装信息化监督系统终端机,内有“阳光账本”等村委、政务信息,随时接受村民查询、问询,实现监委会成员皆有作为,起到示范作用,带政风促民风。

村内监委会从加强重大决策、严格财务支出、落实惠民政策、开展民主评议四个方面扎实开展监督,做好“支村两委”与村民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村民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一是在人居环境中,成为搜集问题线索的“情报员”。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村民提出的230余条建议通过村监委会整理归纳,放在了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讨论稿中,提交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审议,使得古念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更针对、更合理、更接地气。过程中,村民又不定时地到施工现场,“找茬”“挑刺”上报问题50余条,在监委会监督下一一得到整改。尤其是坑塘治理项目,原来的古念村小河,生产污水乱排进河、漂浮物覆满河面、淤泥阻塞,村民怨声载道。监委会主动收集民意民愿后,向“支村两委”提议借着全乡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的春风,从不断提升乡村品位、改善乡村形象着手,“查源头、堵污染、净水体、铺栈道”,将古念村小河打造成为树绿水清的休闲娱乐观光地。

二是在移风易俗中,成为推动孝道文化的“引导员”。每月農历初六,古念村村民聚集一堂举办“给全村老人包一顿饺子”活动,监委会积极参与进来,负责对活动中村民的捐款与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将名单与明细在村委院内张贴表彰公示,积极弘扬家风、民风、村风,营造尊老敬老、厚养薄葬、和谐友爱的大美古念村孝道文化氛围。

三是在脱贫攻坚中,成为扶贫政策落实的“服务员”。古念村监委会成员勇挑重担,数次遍访全村94户416人贫困户,深入走访已脱贫户稳定脱贫存在的隐患和不足、未脱贫户存在的短板和差距、建档立卡外特殊群体存在的致贫风险,仔细了解他们的民生诉求,实地为贫困户们落实解决金融贷款、残疾鉴定、大病报销、危房改造等各类问题23项。

四是在复工复产中,成为集体经济用途的“参谋员”。后疫情时期,为积极防范化解返贫风险、积极推动村民复工复产,古念村引导村民发展“地摊经济”,创造低门槛劳动就业岗位,让村民重拾财富信心。同时监委会对“地摊经济”可能造成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噪声扰民、食品安全等问题充分调研,将征得80%以上村民认可的“实名认证登记管控”与“摊位费充当卫生费”等方案提交给村委决策,并顺利得到采纳,使民生发展与社会治理有效协调。

古念村以廉洁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出一支能监督、敢监督、会监督的村级监督执纪铁军,保证本村村级事务决策、执行与监督的协调运转,为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维护乡村基层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设立乡村“孝道日”,弘扬孝道文化

2021年4月10日,对于寺庄乡古念村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这一天是村里每月一日的“孝道日”,热气腾腾的“饺子宴”上桌了,古念村牌坊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落成揭牌,成为古念村里一道亮丽风景线,不大的村子处处弥漫着喜庆的气氛。

秧歌扭起来,锣鼓敲起来。当日一大早,新落成的古念村牌坊前,早早聚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旭日东升顷刻呈来新境界,雨骤风狂须臾改换旧河山”牌坊两侧的对联引人注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古念村共创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和坚强决心。听说村里要建牌坊,该村群众县工商局退休干部郭志义挥笔题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七十多岁的老党员段留根亲眼看见了古念村的发展变化:“这牌坊真气派,咱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老人站在新建的古念村牌坊前注目良久,感慨万千。

在全村群众的见证下,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同揭开了古念村牌坊的面纱,也掀开了古念村发展的新篇章。

孝道日里,恰逢古念村牌坊落成揭牌,村委大院里更是比过节还要热闹,村里的年轻人都在为今天的“饺子宴”忙活,拌馅、擀皮、包饺子,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热腾腾的饺子上桌,村里120多位70岁以上老人、五保户、低保户等欢聚一堂,品尝着孝道的滋味和幸福的味道,“今年村里喜事多,饺子也好吃,政府真是关心我们老年人!”86岁高龄的郭拴来老人品尝着刚出锅的饺子,竖起了大拇指。

古念村的孝道日源于2018年元月,驻村领导创新提出在村里大力弘扬孝道文化,用孝道带动村风民风。倡议一经提出,得到了村里面年轻人的支持,确定每月的农历初六为该村的孝道日。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弘扬孝道,孝道日里的饺子宴,就是古念村孝道日里的一道特色大餐,每逢孝道日,村里都会摆下饺子宴,邀请老人们聚到一起,吃饺子、话团圆、传家风,孝道之花在古念村悄然绽放。

在孝道日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为古念村牌坊落成揭牌,更具有纪念意义,在这个春天里再出发,让美好的蓝图早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参谋推荐

周边景点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吴村。遗址上建有庙宇和一些碑刻。享殿前檐石柱两根,上雕二龙戏珠和鱼龙变化图案,正面镌刻楹联:“百王景仰治代结绳扶宇宙,万圣崇尊文成书契整乾坤”。

南乐牌坊

被誉为冀鲁豫边区二绝的“大名好城墙,南乐好牌坊”,名不虚传。南乐牌坊多为明后期和清前期所建,分木质结构和石质结构或二者兼之。木构坊为纯木扣合,朱漆涂拱,金箔贴额;石构坊为纯石嵌砌,珍禽活现,瑞兽如生。南乐群坊林立,争奇竞秀,宏伟峻拔,古朴壮观。

南乐文庙

南乐文庙即孔子庙。俗称“黉学”(学堂),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元明以后简称“文庙”。文庙位于南乐县城东南隅“一篑山”旁,主要建筑有大成殿、寝殿、戟门、棂星门、月新斋、时习斋。南乐文庙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小吃

南乐壮馍

南乐壮馍俗称肉饼,已有100多年历史。南乐城旧有刘家壮馍和霍家壮馍。刘家壮馍颇有名气,至今已传三代。刘家壮馍熟后的成品壮馍,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

元村豆腐干

元村镇名产。元村豆腐干历史悠久,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制而成,色呈乳白,咸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是酒席必备佳品。元村豆腐干市场信誉极高,每年春节供不应求。

猜你喜欢
牌坊农耕监委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名单(148名)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漫画天地
农耕感怀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安徽桐城六尺巷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